第516章 有冥顽不灵之辈,当杀无赦

推荐阅读:离婚后,绝美老婆哭晕了身为炼丹师,一颗丹药涨一年修为聚宝仙盆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官声之巅峰权力流氓帝师:爆改扶苏黑道太子爷天下长宁直到成为男主们的爱欲逍遥四公子

    反叛军与秦国的军队,都是如此。
    军队的力量,都是从平民中来的。
    古代的人,以农业为生,有事就打仗,没事就耕田。
    脱了盔甲,扛起了锄头的农夫。
    披甲戴甲,放下锄头,拿起兵器,便是能战之士。
    军队,就是这些平民和平民的子女。
    百姓无路可走,围聚在黄巢周围,同朝廷官员发生了多次武装冲突。
    黄巢以其侄黄揆、黄恩邺等八人为响应王仙芝的号召,起兵造反。
    由于大旱,朝廷不作为,官员们的反抗直接导致了唐国的灭亡。
    元代后期,黄河发生了严重的水灾。
    各级官吏对救灾专项经费的各种克扣,致使所剩不多。
    官府不仅搜刮了河岸上所有能吃的东西,还把男女老少都拉到了工地上。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一出,各地的农民起义军蜂拥而至,元朝从此一蹶不振。
    这也是朝廷逼迫百姓无法生存的原因。
    明朝末年,清朝末年,也是这样。
    每一个朝代的灭亡,都会伴随着农民起义的爆发。
    虽然农民起义已经被镇压,但也如同一阵风一样,掀起了诸侯造反的大旗。
    “安民,安民......没有百姓,就没有军队。”
    嬴政恍然大悟,霍然起身。
    他看向陈墨,目光炯炯:“先生可有安民之策?”
    怪不得,陈墨会把韩非叫来,原来是有原因的啊!
    韩非是负责制定法律的,所以把韩非叫来,就是要按照陈墨的吩咐,将百姓们的安居乐业给实现了。
    在嬴政的逼问之下,在韩非的逼视下,陈墨终于开口了。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还在实行分封制。
    或者说,井田制。
    当时有私田和公田之分,私田就是靠自己开垦出来的。
    因此,奴隶主、贵族们都在积极地开垦自己的土地。
    出现了“民不愿出力”于公田的情景。
    一个要缴税,一个不用缴税,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所以私田越积越多,公田就越无人耕种。
    各诸侯国为了提高田赋,不得不打破公田与私田之别,进而统一征税。
    首先,鲁国颁布了一条名为“初税亩”的法令,宣称公田和私田均按亩征税,这是当时鲁国实行的一项制度。
    接着,商鞅又在秦国推行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的私有权。
    提出了“废井田、开阡陌”,允许人民开发土地。
    《战国策》载商鞅曾“断阡陌,教百姓耕种打仗”。
    所谓“阡陌”,就是“井田”之间的灌溉渠道和纵横道路,纵的叫“阡”,横的叫“陌”。
    与井田制相比,开垦田地的好处更大,也更容易获得民众的支持。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才有了吞并六国的资本。
    “你是说,让百姓种地?”
    嬴政想了想,有些为难的说道。
    想要让所有人都有地可种,谈何容易?
    但最根本的问题是,这片土地并不在他的手中。
    而是掌握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手中!
    陈墨点头道:“没错,首先要把那块地拿回来。”
    “四海之内,皆为帝王之地。所到之处,无不臣服。”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土地是国家的。
    但自耕农、贵族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与占有只有使用权。
    可持有,不可买卖。
    嬴政成为了天下最大的地主。
    嬴政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问题是,就算我们把所有的土地都分给了他们,他们的生活又该如何改善呢?”
    古代朝廷的经济来源,就是税收!
    不管你做什么生意,做不做生意,都要缴税。
    这叫“人头税”!
    尽管“人头税”这个术语起源于西汉,但“人头税”却早在西周末年就已萌芽。
    嬴政在位时,赋税之猛,犹如猛虎下山。
    但又不能拒绝。
    没有税收,国家的钱从哪里来?
    没钱怎么搞建设?
    如何才能平定蛮族的入侵?
    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所谓的“人头税”,更是让他们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从十五岁到五十岁,
    一年一百二十钱,商奴二百四十钱。
    像陈墨这种身家丰厚的人,自然不会在乎这点小钱。
    但普通人就不一样了。
    想要天下安定,就必须减税,减轻他们的负担。
    嬴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明白了陈墨的意思。
    可不收的话,国家的财政又要垮掉了。
    嬴政深深地看了陈墨一眼,说道:“如果有办法,既能减轻百姓的压力,又不影响税收,那就再好不过了。”
    “有。”
    陈墨早有预料,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平静地说道。
    嬴政的双眼,瞬间亮了起来。
    他只是说试一试,却没有想到,陈墨还真有办法,这让他很是意外。
    “先生有何高见?”
    既能继续收税,又能改善百姓的生活。
    大家都过得很舒服,谁还会想着造反?
    如此一来,便如陈墨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费一兵一卒,就把反秦势力的威胁给瓦解了。
    陈墨向嬴政比了个手势:“摊丁入亩。”
    嬴政愣住了,韩非也愣住了。
    这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的名词。
    韩非重复道:“摊丁入母?”
    陈墨纠正道:“亩,一亩地。”
    “土地……土地……呃,先生,你是说,将税收附加到田税之中?”
    嬴政的声音响起。
    陈墨斩钉截铁道:“不错,摊丁到亩,取消人头税,征收赋税。”
    所谓“摊丁入亩”,就是不再缴纳人头税,而是将“人头税”分摊到田赋之中,由耕种的农民负担。
    土地越多,负担越重。
    这样一来,土地不多或没有土地的农民就可以减轻负担。
    以前交不起人头税的庄稼汉,为了生计,往往会投奔地主。
    成为地主的佃户或家庭奴隶。
    在这种情况下,人头税由地主和豪绅来负担。
    而地主、豪绅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往往会向官府虚报佃户、家奴的数目,以达到逃税的目的。
    不过,摊丁之后,就没有人头税了!
    贫农的负担轻了,便不愿再受地主的剥削。
    他们会主动脱离,自立门户。
    这样的话,国家的税收就会增加。
    国家税收不受影响,但农民们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土地少的,可以少交一些。
    土地越多,收入就越高,交税也就越多。
    理想中的国家,就是两千年后的样子。
    不只是种地,国家还有补贴呢。
    陈墨也想这么做,但现在不一样了。
    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
    当务之急,还是解决百姓疾苦,稳定民心,铲除反秦势力。
    让秦国有足够的时间发展!
    韩非忽然道:“你真是一个天才!”
    也不知道陈墨是怎么想出来的。
    陈墨摸了摸鼻子,一脸的愧疚。
    韩非,你太高看我了,我不过是个小偷而已。
    “摊丁入亩”最早由清朝雍正年间提出,并在当时实行。
    减轻了失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劳动者享有更多的人身自由,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韩非。”
    嬴政这才从震惊中恢复了过来。
    “臣在。”
    韩非正襟危坐,静待下文。
    嬴政沉声道:“朕命令你,立即将今日所议之策写出来,立即执行。”
    “喏。”
    韩非不敢怠慢,严肃点头。
    陈墨忽然说道:“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我们可以在一些地区先试一试。”
    嬴政、韩非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
    “那依先生的意思,在哪里试比较好?”
    “遗楚。
    那是曾经属于楚国的地方!
    还有一个很简单的理由。
    第一个原因,就是楚国曾经是六国中最顽强的。
    虽然现在已经被剿灭,但也有人提出异议。
    至于第二点,那就简单多了。
    楚国,就是农家的大本营!
    “安定民心,虽能安定天下,但若有冥顽不灵之辈,当杀无赦。”
    临走的时候,陈墨突然开口说道。
    “朕省得。”嬴政点头道。
    其实就算他不说,嬴政也知道该这样
    我给你吃的,给你地,让你过上好日子。
    如果你们还有闲心和我作对,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离开书房没多远,陈墨便看到赵高风风火火的跑了过来。
    “国师大人,求求你救救我吧!”
    陈墨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赵大人修为大进,气血旺盛,身体健康,哪里有什么大碍?”
    赵高阴沉着脸,一脸的猥琐。
    听到这里,他都快哭了:“小的在陛下面前失态了,陛下一定不想再见到小的,还请国师大人帮帮小的。”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287/24329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