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推荐阅读:多子多福,从娶妻开始争霸天下封神我是萧升我就是你们的天敌掌门师伯新收了个女徒弟我以机缘觅长生笼中青雀(重生)年代文草包妹妹回城了锻造师:开局逮到校花偷我异能锁御兽时代,我开局神级天赋君向潇湘我向秦

    陈墨不紧不慢道:“第一件事,就是开学堂。”
    “免费上学的意思,就是让学生免费学习。”
    韩非皱眉道:“这要是在全国范围内都这么做的话,那得花多少钱?”
    “我看了一下秦国的赋税,的确比其他地方要富裕一些。”
    “但你也知道,战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再花钱建学校,我怕金山银山都不够。”
    而且,这还不只是学堂的费用。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收费了。
    比如课本,比如教师工资,比如教育资源等等。
    这可是一笔巨款啊。
    陈墨淡淡一笑:“谁说要政府出钱了?我问你,秦国和其它国家,谁才是最富有的?”
    韩非想都没想就回答道:“做生意的,像你这样做生意的。”
    “嗯?”
    陈墨微微一怔。
    “做生意就做生意吧,干嘛要把我也算进去?”
    韩非呵呵一笑:“听红莲说,吕不韦那边的生意,都被你接手了,而且做得更大了。”
    “紫女,弄玉她们几个,可忙不过来了。”
    “光是这个月的收入,就相当于韩国一年的收入。”
    “这不像你这样的生意人么?”
    陈墨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神色。
    我有那么多钱吗?
    这一点,他还真不知道。
    生意上的事,都是紫女在管,赚钱的事,自然是由她来管。
    自从来到秦国之后,陈墨就再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不是韩非提醒,他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赚了这么多钱了。
    不过话说回来……
    我们家虽然赚了不少钱,但也花了不少钱。
    之前惊鲵就告诉过他。
    若不是有紫女这个摇钱树,接管罗网之后。
    就算是他们,也负担不起。
    罗网、流沙要养活那么多人,那么多吃饭的人,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陈墨摸着下巴道:“既然商贾如此富有,为何不请他们出资兴建书院呢?”
    韩非闻言,苦笑一声:“我们都知道,商人就是一群贪得无厌的家伙,想要他们交出钱,比杀了他们还难。”
    见陈墨的表情不对,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不是说你,也不是说紫女。”
    陈墨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
    “商人虽然赚了不少钱,但他们的地位却很低。”
    士、商、工、商,自周朝以来,商人的地位便一直处于弱势。
    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东西。
    但是,没有商人,一个国家是无法发展起来的。
    在各个国家中,商人为国家提供的税收是一笔庞大的数目。
    同时也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没有这些商人,一个国家的经济就不会兴旺。
    现在的齐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齐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自然也就诞生了许多商贾。
    也正是因为如此,齐国才能一跃成为七国之首。
    虽然现在齐国并不提倡武力,但实力却是不容小觑的。
    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背后有雄厚的资本做后盾。
    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其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商人们交的税!
    在这个时代,人们总是在享受着商人带来的便利,却又对这些辛勤劳作的蜜蜂不屑一顾。
    宋朝就有这样一篇文章:“士、农、工、商,四者为业。”士为学,农为耕,工为器,商而通,是谓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商人虽然职业不同,但都是一样的职业。
    故四民是社会的基础人民,是国家的支柱和基石。
    商人在秦国的地位本来就不高。
    自商鞅变法重农轻商以来,商民地位急剧下降。
    秦王朝的兵,官,民皆有人身,财产,婚姻的权力。
    但是,商人、赘婿和后父三类人的权利却是有限的。
    秦国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
    认为农耕为本,商业为末。
    这也是为什么商人会被歧视的原因。
    但在陈墨看来,适当抬高商人的身价也没什么不好。
    商人赚钱是没错,但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能力。
    尤其是在战国战乱之时,更是如此。
    各国之间做生意,都是提心吊胆的。
    每一个国家,都会对他们进行严厉的谴责。
    商人心中苦涩,却不敢多说什么。
    说着说着,陈墨才说出了正题:“我们可以借着办学堂的名义,让他们出钱办学校,给那些捐款办学校的人一些优惠政策。”
    “通过这种方式,商人们的地位提高了,生意也就更好了。”
    “做生意,才是赚钱最好的方式。”
    “经济发达了,国力增强了,军队自然也就上去了。”
    韩非想了想道:“学校的事情,也算是解决了。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他抬起头,有些尴尬地看了陈墨一眼:“陛下......似乎很不喜欢商人。”
    “嗯。”陈墨微微颔首。
    嬴政痛恨商贾,最大的原因就是吕不韦。
    “所以你才要劝他?”
    韩非诧异道:“我去劝他?”
    难道不应该是你吗?
    你比我更会说。
    陈墨一脸认真道:“是你想变,还是我想变?你是想要儒家的教化,还是想要我的教化?”
    “连学校的事情都处理不好,还谈什么教化?”
    “方法我已经告诉你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韩非一咬牙,劝就劝。
    再说了,如果我惹恼了秦王,你也会保护我的。
    “如果学堂开起来了,老百姓怎么舍得把孩子送去读书?”
    陈墨继续说道:“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制度了,那就是科举制。”
    韩非奇怪道:“什么是科举制度?”
    陈墨解释道:“凡入书院之人,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在读书之时,定期参加科举,以科举为官,为平民百姓谋得一条出路。”
    现在的官员或者是世袭的,或者是经过察举法选拔出来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政是没有希望的。
    而科举制度则使任何一名参选者都有成为官员的机会。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自己的国家服务。
    另一方面,也能削弱士族垄断的局面。
    而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就是鲤鱼跃龙门的契机!
    一旦进入官场,那就是一步登天。
    在这种阶级的变化面前,没有几个人能够无动于衷。
    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控制考生参加考试的数次。
    被淘汰的人,将无法参加接下来的考核。
    陈墨整理了一下思路:“学校可以分层次,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287/24327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