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拜访府学
推荐阅读: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走上人生巅峰,从双修功法大成开始、觉醒万道之心,看我凭假修真、我向大帝借了个脑子、惊!全位面都对我家宿主恋爱脑、开局人皇境,我被反派养成神、袖手扶摇林凡陈嘉仪、末世:我在安全屋内观看求生游戏、游戏降临: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武极第一婿、
大乾府学的老大称为教授,从九品。负责管理府学日常事务,教导学生,主持考试等。
孙山再次见到教授,发现还是十年前的那个教授,也就是他当初的老师。
拱手行礼:“学生拜见任教授,多日未见,一切安好?”
孙山如今是沅陆县知县,正七品。跟任教授比,品级更高。
不过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虽然孙山不是任教授所谓的入门弟子,但他毕竟从府学走出来,所以行学生礼也没错。
任教授轻轻地扶起孙山,笑了笑说道:“孙进士,很高兴你回来。这一路上,可辛苦?”
于是孙山和任教授又开始东扯西扯。
孙山扯赴京赶考的经过,已经讲述了很多遍,信手拈来就可以说,完全不用草稿。
任教授跟孙山聊府学的近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孙山跟任教授说熟也挺熟,说不熟也不熟,比陌生人好一些。
毕竟当初孙山在府学跟任教授没有什么直接来往,大家只相互照面熟悉而已。
任教授此时此刻非常后悔当初没有慧眼识明珠,竟然看不到孙山是潜力股。
如果当初知道孙山能有金榜题名的一天,肯定收孙山为徒,悉心教导。
任教授在府学教书多年,知道漳州府学生的情况,想到新朝以来,漳州府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成功赴京赶考,不由地绝望。
幸好他接手的时候漳州府教化就不好,至于在他手底下不好,那也不关他的事。
反正自个非常尽心教导。不是他没用,是学生苗子不行。
当然让他一个举人出身的教授教出进士,的确有难度,更不能怪他。
想当初孙山在府学读了几年,之后请长假到岳麓书院进学,任教授美美地送上祝福,希望他能读出好成绩,鹏程万里。
岳麓书院毕业后,果然一考就上榜,即使最后一名,也拿到赴京赶考的资格。
任教授当初还想到名校读书就不一样,孙山一个末等秀才都能成功晋级,恨不得自家儿孙能到岳麓书院读书,只是苦恼没关系,也没有金钱支撑门路。
任教授以为孙山能考上举人已经是极限了,毕竟还是最后一个上榜。
对他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倒对同一届的陆语鸣有信心。
结果,不用多说。
孙山第二次成功赴考后,一考又上榜。更邪乎的还是最后一名,任教授对此也服气了。
反而满怀希望的陆语鸣连续三次落榜,最后不得不去谋官了。
任教授感叹世事无常,想不到飞的最远的竟然是平平无奇的孙山。
任教授欢喜地说:“孙进士,当初听到你高中,我可太高兴了。咱们漳州府终于走出一位进士。多亏有你,漳州府终于从无到有。”
其实漳州府的成绩还是垫底,只不过实现零的突破,官员也好,百姓也好,大家都很欢喜。
有一就有十,有十就有百。
地转天旋,万事开头难。
孙山给漳州府土著学子开了个好头,只要考上,就会比孙山厉害。
谁叫孙山成绩依旧垫底呢。
孙山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回答不下十遍了,温温柔柔地说:“能成为漳州府一个进士,我也很荣幸。希望在我之后,漳州府能出现更多的进士。”
孙山又跟任教授扯来扯去,车轱辘的话不停地说。
最后孙山说道:“任教授,这次从京城我带了一批乡试,会试卷子。我想放到府学供学子使用。其实咱们漳州府的学生并不差,只是府学条件实在艰难。
哎,想要走出更多的进士,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博做群卷。
我在京城的书院参观过,看到里面不少书籍我们漳州府没有,甚感难过。
书本我是没办法带回来,卷子倒是能整理归纳出来。这次我印刷了好几份,想把一份留给府学,以供府学学生参考。”
孙山给桂哥儿使了一个眼色。
桂哥儿立即打开包裹,把厚厚地叠卷子递了上来。
任教育愣了愣,看着厚厚的卷子,思绪万千,紧紧地握住卷子。
感动地说:“孙进士,想不到你竟然给府学带回这么有用的卷子,有心了。”
任教授再次打量着孙山,长得又矮又瘦又黑,或许路途的艰辛,脸色显得非常憔悴,并没有进士的意气风发,也没有进士的恃才傲物。
孙山好似还是初见的那个孙山。
平平无奇,却一鸣惊人。
孙山自己进步就算了,还打算拉着老乡们一起进步,这种宽阔的胸襟,世上也是少有的。
府学虽然只走出了一位进士,但还走出了好些举人。
目前为止,也就只有孙山还记挂着府学,还想帮学生更上一层楼。
怪不得孙山能考上进士,这份至善至纯的心性,他不考上,还能谁考上呢?
任教授激动地说:“孙进士,你给的卷子府学会好好珍惜,会存在藏书阁,供学子使用。希望学子们能记住你的心意,能不负你的期待。”
孙山微微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任教授,言重了。我只不过尽了一些微薄之力,不足挂齿。”
顿了顿继续说道:“将来如果遇到更好的书籍,我也会带回府学。府学的学生好,府学才好,府学好,漳州才更好。我们都是身为漳州人,不管留在漳州,还是身处外地,时刻地盼着漳州好。”
任教授想不到孙山竟然说这样“天下为公”的话,也按照这样的训条去做,自愧不如。
任教授惭愧地说:“我在府学十年,府学还是没什么变化,走出的举人,进士更是寥寥无几,羞煞旁人。”
孙山赶紧安慰地说:“教授,莫要这样说。府学这种情况,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教授兢兢业业地教学,已经尽力了,不要自责。”
孙山苦笑地说:“外面的书院,不仅书籍多,还大儒多,我们府学比不上,只希望府学以后能一点一点进步。”
孙山跟任教授又聊了一会儿,临走前又打了秋风。
嘿嘿,任教授怎么也要给他封个利是,恭喜贺喜他蟾宫折桂。
孙山摸了摸薄薄的一张红纸,肯定是银票。
嘿嘿,好想知道包了多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孙山再次见到教授,发现还是十年前的那个教授,也就是他当初的老师。
拱手行礼:“学生拜见任教授,多日未见,一切安好?”
孙山如今是沅陆县知县,正七品。跟任教授比,品级更高。
不过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虽然孙山不是任教授所谓的入门弟子,但他毕竟从府学走出来,所以行学生礼也没错。
任教授轻轻地扶起孙山,笑了笑说道:“孙进士,很高兴你回来。这一路上,可辛苦?”
于是孙山和任教授又开始东扯西扯。
孙山扯赴京赶考的经过,已经讲述了很多遍,信手拈来就可以说,完全不用草稿。
任教授跟孙山聊府学的近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孙山跟任教授说熟也挺熟,说不熟也不熟,比陌生人好一些。
毕竟当初孙山在府学跟任教授没有什么直接来往,大家只相互照面熟悉而已。
任教授此时此刻非常后悔当初没有慧眼识明珠,竟然看不到孙山是潜力股。
如果当初知道孙山能有金榜题名的一天,肯定收孙山为徒,悉心教导。
任教授在府学教书多年,知道漳州府学生的情况,想到新朝以来,漳州府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成功赴京赶考,不由地绝望。
幸好他接手的时候漳州府教化就不好,至于在他手底下不好,那也不关他的事。
反正自个非常尽心教导。不是他没用,是学生苗子不行。
当然让他一个举人出身的教授教出进士,的确有难度,更不能怪他。
想当初孙山在府学读了几年,之后请长假到岳麓书院进学,任教授美美地送上祝福,希望他能读出好成绩,鹏程万里。
岳麓书院毕业后,果然一考就上榜,即使最后一名,也拿到赴京赶考的资格。
任教授当初还想到名校读书就不一样,孙山一个末等秀才都能成功晋级,恨不得自家儿孙能到岳麓书院读书,只是苦恼没关系,也没有金钱支撑门路。
任教授以为孙山能考上举人已经是极限了,毕竟还是最后一个上榜。
对他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倒对同一届的陆语鸣有信心。
结果,不用多说。
孙山第二次成功赴考后,一考又上榜。更邪乎的还是最后一名,任教授对此也服气了。
反而满怀希望的陆语鸣连续三次落榜,最后不得不去谋官了。
任教授感叹世事无常,想不到飞的最远的竟然是平平无奇的孙山。
任教授欢喜地说:“孙进士,当初听到你高中,我可太高兴了。咱们漳州府终于走出一位进士。多亏有你,漳州府终于从无到有。”
其实漳州府的成绩还是垫底,只不过实现零的突破,官员也好,百姓也好,大家都很欢喜。
有一就有十,有十就有百。
地转天旋,万事开头难。
孙山给漳州府土著学子开了个好头,只要考上,就会比孙山厉害。
谁叫孙山成绩依旧垫底呢。
孙山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回答不下十遍了,温温柔柔地说:“能成为漳州府一个进士,我也很荣幸。希望在我之后,漳州府能出现更多的进士。”
孙山又跟任教授扯来扯去,车轱辘的话不停地说。
最后孙山说道:“任教授,这次从京城我带了一批乡试,会试卷子。我想放到府学供学子使用。其实咱们漳州府的学生并不差,只是府学条件实在艰难。
哎,想要走出更多的进士,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博做群卷。
我在京城的书院参观过,看到里面不少书籍我们漳州府没有,甚感难过。
书本我是没办法带回来,卷子倒是能整理归纳出来。这次我印刷了好几份,想把一份留给府学,以供府学学生参考。”
孙山给桂哥儿使了一个眼色。
桂哥儿立即打开包裹,把厚厚地叠卷子递了上来。
任教育愣了愣,看着厚厚的卷子,思绪万千,紧紧地握住卷子。
感动地说:“孙进士,想不到你竟然给府学带回这么有用的卷子,有心了。”
任教授再次打量着孙山,长得又矮又瘦又黑,或许路途的艰辛,脸色显得非常憔悴,并没有进士的意气风发,也没有进士的恃才傲物。
孙山好似还是初见的那个孙山。
平平无奇,却一鸣惊人。
孙山自己进步就算了,还打算拉着老乡们一起进步,这种宽阔的胸襟,世上也是少有的。
府学虽然只走出了一位进士,但还走出了好些举人。
目前为止,也就只有孙山还记挂着府学,还想帮学生更上一层楼。
怪不得孙山能考上进士,这份至善至纯的心性,他不考上,还能谁考上呢?
任教授激动地说:“孙进士,你给的卷子府学会好好珍惜,会存在藏书阁,供学子使用。希望学子们能记住你的心意,能不负你的期待。”
孙山微微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任教授,言重了。我只不过尽了一些微薄之力,不足挂齿。”
顿了顿继续说道:“将来如果遇到更好的书籍,我也会带回府学。府学的学生好,府学才好,府学好,漳州才更好。我们都是身为漳州人,不管留在漳州,还是身处外地,时刻地盼着漳州好。”
任教授想不到孙山竟然说这样“天下为公”的话,也按照这样的训条去做,自愧不如。
任教授惭愧地说:“我在府学十年,府学还是没什么变化,走出的举人,进士更是寥寥无几,羞煞旁人。”
孙山赶紧安慰地说:“教授,莫要这样说。府学这种情况,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教授兢兢业业地教学,已经尽力了,不要自责。”
孙山苦笑地说:“外面的书院,不仅书籍多,还大儒多,我们府学比不上,只希望府学以后能一点一点进步。”
孙山跟任教授又聊了一会儿,临走前又打了秋风。
嘿嘿,任教授怎么也要给他封个利是,恭喜贺喜他蟾宫折桂。
孙山摸了摸薄薄的一张红纸,肯定是银票。
嘿嘿,好想知道包了多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265/34584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