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1章

推荐阅读:我真没想坑儿子啊浮世三千,揽月为仙综影视:阿十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心痒难耐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炮灰女配囤货后,别人流放她度假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被贬三年,皇帝跪求我登基!

    小墨点头,“如果两地官吏互换文书,这还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贪点表面上的钱财。”
    “可如果上级核查差旅,紧抓清廉,小吏们为了文书不得不亲自跑一趟。”
    “这一趟没有任何公事,没有产生任何效益,但它实打实的消耗了人力、物力、车马。”
    “所以,官府不得不新招几个小吏,用来保持日常运转。”
    “然后往复循环,又有小吏去‘公事公办’,官府继续招募新的小吏,甚至设置新的官员、职位。”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很多,非常多!”
    “所以,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了吧?”
    “你知道他们种出来的粮食究竟都被谁吃了,又是怎么吃掉的了吧?”
    王家三郎心惊胆寒。
    因为,小墨说的都是真的。
    官僚系统越来越庞大,类目越来越多,职位越来越全。
    表面上看,干活的人年复一年增加,每个官员胥吏都有干不完的活,每个都在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可是……
    百姓的负担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年复一年增加。
    以前,王家三郎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他懂了。
    因为有太多官员胥吏在“空转”、“瞎忙”。
    就像很多家庭主妇。
    一刻都不能清闲下来。
    从两眼一睁就开始忙,打扫、清洗、擦拭,直到月上枝头。
    自己忙,还要指挥家庭成员一起忙,谁敢歇一会儿就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一个个累得腰酸腿疼,结果呢?
    家还是那个家,人还是那群人。
    看似干了不少事,清理出不少垃圾。
    实际上整个家庭一分钱进账都没有,每个人还都憋了一肚子火。
    如果干活过程中磕磕碰碰打碎了什么,反倒还亏损了。
    典型的“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
    这是傻么?
    不!
    只有忙起来,才能显得他们重要,显得他们不可替代。
    如果整日清闲,国家还能正常运转。
    别说他们的职位,就是整个衙门都得一波砍掉。
    整日这么瞎忙,根本没法沉下心来干实事,更别说学习、修行、精进。
    哦,当然!
    也可以搞一些“学习班”、“进修班”,美其名曰提高专业素养,提升业务水平。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空转”、“瞎忙”。
    然而不同地方的官僚和衙门都能因此获利,自然一致称赞。
    王家三郎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巨子,怎么才能除掉这些天杀的蛀虫?”
    小墨摇头叹息,“说起来很简单,只是做起来就难了。”
    “巨子,您说,我干!”
    王家三郎手掌按剑,杀气腾腾。
    小墨嘴角勾起,“岳先生说过,针对此弊,唯一的对症良方就是——精兵简政!”
    王家三郎浑身一颤。
    “精兵简政”四个字就像惊雷,狠狠轰在脑门上。
    没错!
    就是这个!
    说得对!
    真是太对了!
    王家三郎眼睛里光芒闪耀。
    “巨子,咱们姜国‘官不出城,权不下乡’防止的就是这个吧?”
    “乡村归土地庙和守土人自治,没有任何治理成本,更没有任何怨言和纠纷。”
    “所花费的,也就是供奉给土地庙里的香烛、鸡蛋。”
    “城镇归城隍庙和诸多鬼物,治理成本就更低了,基本不会出现以权谋私。”
    “活人不畏惧刑律,大不了一死,鬼物却畏惧没有来生,兢兢业业做功德。”
    “这不正是岳先生说的‘精兵简政’吗?”
    小墨仔细想了想。
    好像真是这个道理。
    官不出城、权不下乡,跟精兵简政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员队伍精简到不能再精简。
    不是裁撤人员的问题了,是压根没有人。
    土地庙周围,都是本地的百姓。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说话做事有底线,有顾忌,九泉之下都是要见祖宗的。
    不会像官吏那样,动不动就抄家灭门。
    城隍庙更别说了,下辖全都是鬼物。
    不领工钱,不吃饭菜,成本无限趋近于零。
    它们连人都不是,更不存在“人情往来”。
    最重要的是当鬼差的原动力。
    都是为了做贡献,做功德。
    消除身上的罪业,以求来世当人。
    谁敢“空转”、“瞎忙”,占着职位不干活,同僚第一个举报。
    “巨子,我们真的要驱逐郑国国君、权贵、豪强?”
    “没错!他们就是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全都被搬走、移掉。”
    “巨子,搬走这三座大山,我们在郑国也施行城隍庙、土地庙的治法?”
    “当然!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治理方法!”
    “巨子,如果土地庙和城隍庙不来呢?”
    郑国,毕竟是中原国家,天子亲封的诸侯国。
    赶走国君和所有权贵大臣,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如果再跑过来圈地盘,给郑国百姓当靠山……
    王家三郎觉得,土地庙和城隍庙不敢这么做。
    “巨子,郑国背后的,是天子,是天神,那土地庙和城隍庙,不是他们的对手吧?”
    小墨没说话,只是神秘一笑。
    “天子,他有多少人马?中原诸国最穷苦的百姓,又有多少?”
    王家三郎隐约明白了小墨想要做的事。
    “巨子,就算天子不行,那他背后还有天神呢?”
    “哈哈哈!”小墨笑了,“我们背后也有姜国啊!”
    嗯?
    王家三郎一阵疑惑。
    姜国,怎么跟天神相提并论?
    但是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
    纵观古今,天下间可有比姜国更富裕的国家?
    再说实力,姜国便是比起大禹,比起炎黄时代,也不遑多让吧!
    最重要的是潜力!
    历史上的大禹时代、炎黄时代,是他们的巅峰。
    而姜国……
    才刚刚开始。
    姜国还很年轻!
    姜国还有无限的未来。
    而自己和巨子,就是这无限未来的一部分。
    自己和巨子正在做的事情,注定要载入姜国史册,成为姜国万丈光芒中的一缕。
    明白了这个道理,王家三郎哈哈一笑。
    笑得铿锵,笑得豪烈。
    “巨子,我来为你牵马!”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063/22604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