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推荐阅读:我真没想坑儿子啊浮世三千,揽月为仙综影视:阿十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心痒难耐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炮灰女配囤货后,别人流放她度假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被贬三年,皇帝跪求我登基!

    “只可心悟,不可口评?”
    伍子胥咀嚼着这句话,眼睛顿时一亮。
    确实,如果不能折服对手,怎么算胜?
    相差无几,或许会出现谁也不服谁,或者口服心不服。
    但是相差极大,大到无法逾越时,所有语言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又空洞。
    就像刚才的武比。
    无论是王子阳还是黄相,自己都无可战胜。
    双方的差距不能以里计。
    自己都生不出再次挑战的心思和念头。
    但是说到治国……
    伍子胥傲然一笑,自己治国的成果不如黄相,但那是因为吴国百姓不给力。
    单说理论,自己绝不会输给任何人。
    “那好,就依黄相!”
    大黄点了点头,“来者是客,就请伍相出题吧。”
    伍子胥没想到大黄这么敞亮。
    他思考了一下。
    这道题很关键,必须得找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
    这次的比试也很关键,换了其他地方,根本不会有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
    必须提一个事关吴国的难题。
    赢了,自然好。
    输了,也算是为吴国问策。
    总之不亏。
    伍子胥思考再三,选定了问题。
    “敢问黄相,如何处理国家的垃圾?”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本以为双方会在一些高屋建瓴的领域进行争辩。
    却没想到,伍子胥上来就掏下水道。
    国家中的,垃圾?
    伍子胥点了点头,说起自己来姜国时的遭遇,以及路过宋国时的见闻。
    “这些贪官污吏,借助手中的权力为非作歹,于国于民都是垃圾。敢问黄相,这些垃圾该如何处理?”
    龙阳冷哼一声:“这等败类,当然是杀了!”
    翁胖子抹了把汗,“王子殿下,咱们姜国风清气正,断然不会有这种人。”
    孔黑子捋着胡须说道:“伍员提的问题,肯定不会这般简单。他们论道的核心,应该是如何从根源上解决这种问题。士农工商,都有‘垃圾’,贪官污吏可以一刀杀掉,但是那些奸商、贼工、地主呢?”
    听了孔黑子的剖析,众人顿时凝重起来。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
    商人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投机倒把、囤积居奇,这种事屡见不鲜。
    工匠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敷衍了事、鱼目混珠,这种人比比皆是。
    农民影响有限,作恶也不会波及太多人,但每一个农民都有变成地主的可能,地主的危害就大多了。
    这些人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都是垃圾。
    这就好像无比重要的考核中,对手问出“一加一等于几”。
    如果大黄简单回答“杀”,就中了伍子胥的圈套。
    一时间,所有人都紧张的看向大黄。
    大黄笑了笑。
    老师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应该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要跳出当前的维度,把问题扩大、上升,从更高维度入手、剖析、解决。
    看到大黄的笑容,伍子胥心中一咯噔。
    不知为什么,他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伍相说垃圾就是官员中的败类,我不敢苟同!国家不是单纯由官员组成,也不是单纯由人组成的,而是人和物共同构成。上古先民所说社稷便是如此。所以,国家的中的垃圾,不单单指人,还应该包括物。”
    伍子胥被大黄吸引了注意。
    他顺着大黄的思路去琢磨,果然是这个道理。
    上古先民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而是社稷、江山、天下。
    同样的道理,国家的垃圾应该是社稷的垃圾、江山的垃圾、天下的垃圾。
    大黄双手负于身后,淡淡说道:“我们姜国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垃圾。”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包括龙阳等人。
    “姜国的垃圾?谁?我弄死他!”
    龙阳转向翁胖子,“你知不知道是谁?”
    翁胖子连忙摆手,“不知道!不知道!我不知道!”
    “这都不知道,要你何用?”
    大黄接着说道:“姜国人口暴增,除了本国居民,还有许多外国人。他们在城中吃喝拉撒,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垃圾、制造垃圾。”
    听到这话,翁胖子顿时长舒一口气。
    “王子殿下,此垃圾非彼垃圾。”
    龙阳翻了个白眼,“垃圾就是垃圾,还需要分类吗?”
    翁胖子不敢顶嘴,只能揣着袖子,静静听大黄和伍子胥论道。
    “这些人随手丢弃果皮纸屑,随地吐痰,他们带来的牲口坐骑也会在城中拉尿。就连他们脚底、车轮上粘的泥土,也会令城中污浊不堪。”
    翁胖子连忙向龙阳表功,“王子殿下,我那城管衙门雇佣了很多人,专门清理城中的垃圾。不说别的,光是每天铲出来的泥土,都有上千斤啊。”
    其他人听到这话,全都惊讶地瞪大眼睛。
    每天光是入城人、车携带的泥土都有上千斤。
    这还是城管衙门清理出来的,没清理出来的岂不是更多?
    泥土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垃圾。
    大黄接着说道:“除了这些,还有木匠作坊的锯末、木花。刚开始,他们拿这些东西烧锅。可是后来,锯末和木花太多了,烧锅都用不完。”
    “而且这些锯末、木花燃烧之后产生的草木灰,总是需要清理的。城管衙门的人每天都会去清理木匠作坊的草木灰,用来掩盖街道上的秽物,然后把这些泥土、秽物连同草木灰一起清理出去。”
    “老面神作坊也产生很多发酵的残渣,这些残渣味道很不好,非常难闻。刚开始他们想把发酵的废水、废渣直接排进沟渠。可是我制止了他们。”
    “沟渠是下水的地方,不是藏污纳垢的地方,更不是任由人们排泄污秽的地方。”
    “而且,这些污秽进入沟渠后,并不没有消失,它们只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还有稷下饭庄,每天都要产生很多厨余垃圾、泔水。”
    “还有……”
    大黄一样样列举,众人无不动容。
    他们没想到姜国每天产生这么多垃圾。
    更不知道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
    伍子胥竖起手掌,说道:“黄相,垃圾哪里都有,也不光是姜国。这种事情与我们所论的道无关吧?”
    “怎么无关?”
    大黄不理会伍子胥,呵呵一笑说道:“为什么乡村里就没有垃圾呢?”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063/22595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