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推荐阅读:我真没想坑儿子啊浮世三千,揽月为仙综影视:阿十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心痒难耐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炮灰女配囤货后,别人流放她度假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被贬三年,皇帝跪求我登基!

    龙阳虽然在“闭关”,但并不影响他随时接收外界消息。
    翁胖子每天都会悄悄拜会,向其汇报外的大小事务,龙葵也会将搜集来的故事汇集成文送给龙阳。
    当晚,龙阳便知道了“焚我残躯、熊熊圣火”这句话。
    也知道了“屠魔勇士终成恶魔”的故事。
    与外面的人不同,龙阳清楚知道姜十三“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黑历史。
    也知道姜十三死在大黄等人的围攻下。
    肉身被毁,元神被朝阳焚灭。
    “所以,这就是你们给十三的结局,是吗……”
    “十三善心行恶举,最终成为飞天蜥蜴,却又在烈火中永生,回归光明……”
    “世人都以为十三会继续前行,却不知,十三已经尘归尘,土归土……”
    废墟中埋葬的,不仅仅是飞天蜥蜴与恶魔,还有姜十三的过往。
    龙阳摇头叹息一声。
    对于姜十三的命运,他满心遗憾。
    但对于《大侠姜十三》的结局,他挑不出半点毛病。
    如果非要挑骨头,那就是太短了。
    但无论如何,姜十三留得清白在人间。
    不像之前,满城风雨,造谣中伤,诽谤污蔑。
    最终,龙阳凝神静气,端坐在桌案前,提笔书写起来。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唯光明故。
    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龙阳仔细体悟着几句话的含义,再将之契合到姜十三的人生中。
    他突然发现,这段话完全是为姜十三量身打造,是姜十三精神意念的浓缩。
    不说姜十三,便是自己,如果能拯救全城百姓,也会义无反顾投入光明、投入火焰。
    舍尽一切,只为照亮天地、温暖众生。
    “姜国还有太多疾苦,需要更多像姜十三那样的人。”
    说完,龙阳再次提笔,重新书写。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
    一遍!
    又一遍!
    每一次,龙阳都会有新的认知。
    然后,龙阳悟了!
    仿佛咬破蚕茧,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世界变得更加宽广、高大、澄澈、明亮……
    以往都是习武练剑中才能突破和提升,却没想到这次,练字也悟道。
    “我龙阳,果然是天才!”
    随即,他运笔如剑,凝聚精气神,再度将“焚我残躯、熊熊圣火”这段话写了一遍。
    案上剑气弥漫、火光升腾,种种异象持续十个呼吸才缓缓平息,隐没到文字中。
    “十三,你放心的去吧!你追求的道,也是我追求的道!我会继续守护姜国,守护你焚尽残躯带来的光明!”
    许久许久,龙阳才缓缓搁笔。
    城隍庙前再次排起了磕头的队伍。
    人们心中既是对姜十三的怀念,又是对城隍庙的感谢。
    感谢城隍老爷,将这个故事带回姜国,展示给众人。
    胡五、胡六被迫营业。
    不过他俩充分发挥上课时睁着眼睡觉的天赋,来一个人、盖一个章、发一个券,睡觉干活两不耽误。
    城隍庙下,岳川和众鬼一起吸食。
    鬼物们吸收的是人们情绪强烈波动时散逸的细碎能量。
    直到这一刻它们才明白,原来不光吓人,让人感动得痛哭流涕也一样可以获得能量。
    岳川吸收的则是香火之力。
    刚才那一下涌入上万香火之力,规模之大把岳川都惊呆了。
    之前羡慕老面神一天一万。
    但老面神的香火来源是千家万户,而自己,就这一波啊,姜国这一座城而已。
    一波之后,人们再叩拜已经没有香火之力的产生了。
    但岳川还是如约给他们发了美食券。
    做人要言而有信,做神仙更是如此。
    不过岳川疑惑:
    “按道理,这些人感激的是姜十三,叩拜的也是姜十三,可为什么信仰之力都到了我身上?”
    “姜十三魂飞魄散,消泯于世间,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这些香火怎么都应到我身上了呢?”
    岳川琢磨来、琢磨去,只能将其归咎为,此姜十三非彼姜十三:一个是真实存在的三次元活人,一个是文字工作者笔下勾勒的二次元虚拟人物。
    “难道说……作为这个纸片人的创造者,我理应拥有其一切,就如之前的蝗庙一样。”
    这……
    岳川灵光一闪,他脑海中浮现出上辈子看过的一句话。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可以理解为树立品德,秉持操守。
    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可以理解为建功立勋,守境安民。
    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可以理解为发表言论,著书立作。
    这就是历代名士倍加推崇的“三不朽”,达到三不朽,才可以封圣。
    历史上符合三不朽标准的寥寥无几,传统儒家认为只有四个人: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另一个观点则认为只有孔子、王阳明、曾国藩。
    孔子在立德、立言方面为万世师表,被称为圣人。然而在立功上,孔子并无建树,在鲁国,政治理想得不到施展,周游列国,又惶惶如丧家之犬。
    孟子被称为亚圣,与孔子一样,在立德、立言方面完美,在立功上乏善可陈。
    朱熹有立言,无立功,德行巨亏,直接出局。
    唯独王阳明、曾国藩当之无愧。
    岳川忍不住思考自己。
    立德,自己书写“文以载道”,虽然有造纸的功劳,但其中也包含了宏伟远大的志向。
    立功,自己拯救姜国百姓,获得功德奖励,外加一个蝗庙,虽然不大,但确实给了。
    立言,自己宣传“姜十三”,虽然没有功德奖励,但是获得了香火,以后谁说得准呢?
    照这样说,“三不朽”不仅仅是家国百姓们认可圣人的标准,还是功德发奖励的方向。
    “立德难!对个人要求极高极高,我要不是两世为人,站在先贤诸子百家万代的肩膀上,也生不出文以载道的志向。”
    “立功说易也易,说不易也不易!除了自身,还有诸多外部因素,变数太多了。”
    “反倒立言最为简单,也最容易实现!”
    想到这,岳川暗下决心:明天就是《大侠姜十三》的结局了,一定要奉上一场完美的谢幕。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063/22590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