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圣人买报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李讲写了一部镇国级别的孩童读物。
    此消息一出,顷刻间便引爆了整个大唐,宛若亲手掀起了一场地震,人声鼎沸。
    “真的假的,世安侯又写出了一部镇国吗?”
    正在排队的读书人全都大吃一惊。
    算算时间,李讲这个月,已经写出两首镇国,一首天下知了吧?
    这般成绩,就算是圣人也该满足了,因为自大唐建国以来,从古至今,也就只有李讲做到,绝无仅有。
    而即便是这样,李讲似乎还觉得不够胃口,又写了一篇镇国。
    这叫众人如何说?
    想来若是诗狂还活着,定然要再度气得跳脚,这又是他一辈子都做不到的成就!
    “是真的,而且另外的《千字文》和《百家姓》也非常了不起,文成贯州,同样是对孩童而言,不多见的精品读物。”
    这人连忙点头,说道:“诸位家里若是有蒙童,用这三部作品来开智再好不过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一对夫妻若是两情相悦,举案齐眉,自然会将彼此的孩子当做宝贝般宠爱。
    平日里,许多家长为了孩子,那是恨不得将天上的月亮都摘下来。
    更别说此刻只是一份几十文钱的报纸了。
    此言宛若一团火星,直接将队伍里的一些家长给点燃了。
    一群人购买《长安报》的情绪热情得可怕,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将长安保亭给夷平了一般。
    但还是有人提出疑问。
    “《三字经》通篇简洁简单,感觉并没有惊为天人的句子,为何能镇国?”有人疑问道。
    这位少年方才金丹境,刚刚推开文道的大门,看不出《三字经》里面的玄妙之处,所以现场向修为高的儒生请教。
    “这你就不懂了,《三字经》是简洁不假,但却绝对不简单!”
    一位年长的读书人满脸的推崇,说道:
    “短短的两千多字,不仅涵盖了文学、历史、人伦义理、忠孝节义,而且最关键的是,”
    “世安侯为了增添趣味性,让孩童愿意学习,还在各地民间取材了诸多故事,融入其中。”
    “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天啊,虽然是第一次听说,但却让老夫倍感惊奇,这就是孝道的力量啊!”
    “蒙童完全可以通过《三字经》,对世界建立起初步的认知,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此人未开口之前,众人还当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先生。
    而当他说完之后,一群人如同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这《三字经》竟然这么厉害?”有人震惊道。
    “果然没有无缘无故的镇国啊……天道不会判错,镇国自有道理,只是先前我等未经点拨,看不清!”有人道。
    “先生,多谢您的教导,敢问先生尊姓大名?”先前开口请教的少年恭敬道。
    “哈哈哈,老夫邬还墨,一个乡野村夫,不值挂齿,走也!”男人哈哈大笑,转身离开。
    “邬还墨……邬还墨……”
    有人皱着眉头,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个名字,感觉很熟悉,像是在哪里听过一般。
    直到后面的人不耐烦的戳他的背,“喂,你发什么呆?队伍往前了,快动啊。”
    此人才如同触电般浑身一颤,猛然想起,惊声道。
    “邬还墨?那不就是邬家那位活着的圣人吗?他居然亲自来买《长安报》?!”
    这句话一出,现场宛若雷动。
    别说是排队买报的人了,就连长安保亭里的伙计都呆住了,全都如遭重击。
    对啊……邬还墨这名字,可不就是邬家那位活着的圣人吗!
    一位活着的圣人,刚刚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与他们一起排队,一起买报。
    而且,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简析了李讲的作品,毫不掩饰的大加称赞。
    还有什么行动,能比这个宣传效果还好的?
    邬还墨的出现,成为了《长安报》大卖特卖的一大爆点。
    让许多原本还在观望,认为孩童读物不值得花钱,花时间的人行动起来,跟风买书。
    仅第一天的功夫,光是洛阳城内,李讲这一期发行的《长安报》,便卖出去了超过百万的销量。
    这比上一期卖了七天的销量还高,让无数人惊叹,李讲就是李讲,文名太可怕了,简直如同猛龙过江。
    如此惊人的声势,在以往,也就只有某位大儒封圣之后,推出自己的圣道之作,才会引发这般的轰动。
    而李讲,只是出了一期报纸而已!
    世安侯府。
    同文堂。
    周雪真、李言量以及韩修业等人齐聚在此。
    几乎人人的手上都捧着最新一期的《长安报》,看得两眼放光,惊叹连连。
    “世安侯之才,真是令我汗颜。”
    周雪真看得最快,反复阅读了好几遍了,眼中的惊艳之色仍旧没有消退。
    身为圣人,他的目光非常深远,一遍便洞悉了《三字经》、《千字文》以及《百家姓》的潜力。
    他心知肚明,这三部作品推广出去。
    不出三年,整个大唐,各个地区的蒙童质量都将明显提高。
    别看见效好似很慢,但只要稍微将目光放长远一些。
    十年,二十年以后,等这些蒙童全部成长起来,大唐的国力该多么强盛?
    光是圣人的数量,都将间接多出几位!
    而这一切的功劳,几乎都可以算在李讲一个人的身上。
    可想而知,如今的李讲有多么可怕……
    四极境的他,已经拥有了圣人才独有的,笔动国运的能力!
    “周圣人抬举了。”李讲谦虚道。
    圣人与李讲对话,一般人自然不敢随意开口,安静旁听。
    “李讲,你是有心填补孩童读物这块空缺的吧?”李言量若有所思道。
    文相发生意外,李讲岌岌可危。
    现在形势很危急。
    这位圣人为了保护李讲,不再隐居,直接住进了世安侯府,震慑世人。
    “有这个想法,老祖,我打算将这三部作品,列为义务教育的必学教材。”李讲道。
    在这个世界,无论在阴间还是人间,关于儿童的读物其实都少之又少。
    几乎所有的读书人,只要有条件的,起步就是圣人经典,完全没有考虑能不能学会,吃不吃力。
    因为很多人都认为,看不看得懂,学不学的会是一说。
    至少作品本身不能存在问题。
    而圣人经典,作为一位圣人的代表之作,用来给儿童学习,可谓是杀鸡用上了牛刀,无论如何也出不了差错。
    这种做法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日,未曾变化。
    但李讲却知道,这对于字都没认全的孩子而言,非常不好。
    如同揠苗助长,过度太快,少了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过程。
    许多孩童因此学得相当吃力,其实都不叫“学”,是在死记硬背。
    直到慢慢长大,才逐渐理解。
    而这个长大的时间,则白白的浪费在了死记硬背之上。
    死读书,读诗书,成什么样子了?
    正因如此,思来想去,李讲才特意将这三部经典搬了出来,供天下人学习。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987/33915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