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如此好文,当为案首!

推荐阅读:我爹不可能是反派天命反派,从逆徒冲师开始陈厉秦悦雅七零,易孕娇妻被绝嗣军少宠哭了牛二狗的妖孽人生海彤战胤绝色生骄修行不老实,师娘赶我下山祸害师姐!谁说他修仙天赋差的?玄幻:解忧半仙摊

    唱保环节有惊无险的完成。
    唐易按照考牌的编号找到位置坐下后,从挎包中取出笔墨砚镇纸摆好,等待放题。
    考桌上面,衙役已经提前放好了一叠白纸,其中有数张画好了横线格式,这是答考题用的,另外有两张纯白纸,便是草稿纸。
    这里的县试,只需要考一场,两篇八股,一首五言六韵诗,只考一天。
    很快,唱保结束,两百多考生,全部进入考场。
    随着一声锣响,县试正式开始。
    有数名衙役举着一个牌子,站在台前。
    牌子上面便是考题。
    唐易朝着考题看去。
    两题八股文,第一题出自《论语》,第二题摘自《中庸》,都是正常的考题。
    试贴诗的题目,却不是“赴考”,而是“春雨”二字。
    县令大人这个题目,也有意思。
    现在正是开春的时节,这个题目正好应景。
    看到这个题目,唐寅不由轻轻一笑,也不知道昨日那个押题的考生,会不会吐血。
    昨日在同福楼,信誓旦旦的说,县令大人写下赴考二字,县试诗词,必然与此有关。
    多少考生听了他的,把心思用在这上面了。
    考场上,一名考生,看到诗词题目的时候,脸色瞬间变成了猪肝色。
    就因为他的一句话,许多考生回去后,纷纷潜心研磨,把心思放在“赴考”题目上。
    现在诗词却是“春雨”,可以想见,县试之后,他得遭受多少白眼。
    看完试题,唐寅没有第一时间作答,而是取出草稿纸,在上面将考题,一一墨写下来。
    沉思片刻之后,这才开始在草稿纸上作答。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上午匆匆过去,唐寅已经答完一题,匆匆吃了带来的干粮,趴在桌上,眯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保持头脑清醒。
    这才爬起来,继续答第二题。
    两道题目答完,时间也来到了申时。
    唐寅将草稿纸上的文章,仔细检查了一遍,这才伸了个懒腰,活动一下筋骨。
    随后,将答卷取出,用镇纸压住,研好墨,端坐好后,开始执笔,将文章抄录在答卷上。
    抄录的时候,唐寅很是认真,将自己多年来,练字的功底完全发挥出来。
    很快,两张漂亮的答卷,便完成了。
    看着上面行云流水般的字体,唐寅很是满意,自己多年的练字,终于没有白费。
    又将答卷检查了两遍,没有问题之后,唐寅将答卷收好,开始研究五言六韵诗。
    “春雨”这个题目,在古代很常见,经过这么多年,前人已经将这种题目,写出花来了。
    要想写出来,其实很容易,按照格式写就是了,只要不是太出格,就没问题,但是要出彩,却很难。
    然而,这个问题,对于唐寅来说,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个世界和自己所在的世界,不同,很多诗词,这里都没有。
    随便拿出一首,都能够将这里的土包子震撼到。
    想了想,唐寅便决定,用诗圣的诗词。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词,在后世,可谓是如雷贯耳,名气大的很,寥寥几句诗词,就将春雨时节描绘了出来,用词老道,用字传神,简直把春雨给写活了。
    唐寅下笔如有神,一首诗词,很快抄写在答卷上。
    刚刚写完,身后就传来一道声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诗!”
    唐寅扭头看去,就看到王县令,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自己的身后。
    王县令却是不管他,依旧沉浸在唐寅的诗词当中。
    王县令也是进士的出身,自然知道诗词的好坏,方才,他只是好奇之下来看看,这个国舅爷的得意学生,到底是什么水平。
    刚才他强出头,给唐寅作保,等于就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虽然有国舅爷这棵大树为后盾,但是到底还是担心的。
    要是唐寅才学一般,自己这番表态,即便不会有事,于名声也会有损。
    过来之后,正好赶上唐寅写诗,这一看之下,王县令顿时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就凭这首诗词,其他人就没法诟病。
    如此诗才,想必文章也差不到哪去。
    日后,若是有人问起来,他也有个爱惜人才,不忍有才之人错失县试的借口。
    既讨好了国舅爷,又捞了名声,简直是一举两得。
    王县令看向唐寅的目光越发的温和。
    “吾,不错不错,这是本官近些年来,看过最好的诗词了。”
    王县令的话,顿时引起了一众考生的注意。
    那些考生们,眼见王县令夸赞唐寅的诗词,不由得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然而,更加夸张的还在后面。
    王县令也不管现在还在考试,朝着唐寅问道:“你可答完了?”
    唐寅有些懵逼,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王县令闻言,立马拿起唐寅答卷就看了起来。
    打开考卷,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笔行云流水的簪花小楷。
    王县令情不自禁的赞了一句。
    “好字!”
    说着,又继续看了下去。
    题目本就是王县令出了,什么题目、立意他都清楚的很。
    看到唐寅的破题承题,王县令就更是满意,不住的点头。
    看完两篇文章,王县令顿时大喜。
    “如此好文,当为案首!”
    王县令话音落下,众人皆惊!
    此时,所有的考生都看向了王县令。
    当堂阅卷,也不是没有,但是王县令这么夸张的,还是第一次见。
    “案首?”
    “县令大人,这会不会太草率了?”
    一些自诩才华过人的考生,顿时就不满了。
    然而,王县令却当没看到。
    唐寅的文章水平确实出众,即便是他不给走后门,拿个案首也有资格。
    最关键的是,他“尽心照顾”唐寅的事情,得让上面知道啊。
    就是要夸张!
    就是要引起其他人不满!
    要是有人上告,那就更好了!
    此事闹大了,必然会捅上去。
    说不得,会落入太子皇后耳中,那么自己官运亨通就指日可待啊!
    当然,他刚这么做,就是基于唐寅的文章,确实水平很高,他不怕人来查!
    唐寅不知道王县令的小心思,顿时满脸的诧异。
    “自己的文章,真的有这么好?”
    一时间,连唐寅自己都不确定起来。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950/21588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