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我要御驾亲征

推荐阅读: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牛二狗的妖孽人生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乒坛大魔王我是限制文的女配没有人形就对了,因为我是仙啊!江湖,美人,少年郎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封建老祖宗重生之乘风而起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且说这大周朝堂上,偏生有桩古今未闻的奇事。
    那龙椅宝座上竟坐着一老一少两位帝王,倒不似前朝你死我活的架势,反倒透着几分家常戏谑的意味。
    新皇贾环,对这皇位并无多少留恋。
    当初登上皇位,实在是被时势逼迫,身不由己。
    他满心满眼都是朝堂革新与百姓安稳,甚至一门心思要把皇位禅让给那还不满三岁的太子。
    就像那远离尘世喧嚣、一心向佛之人,对皇位的尊荣与权势,只当是过眼云烟,丝毫不放在心上。
    再看退位的老皇帝,本应在后宫安享清福、悠然度日。
    无奈贾环再三诚挚恳请,言辞殷切,情意深厚,最终还是拗不过,只好再度出山,替贾环这个“偷懒皇帝”操持诸多繁杂的政务。
    太上皇年近古稀,身子骨却十分硬朗。每日卯时,天色尚早,便准时起身前往御花园。
    在那晨曦微光中,悠然打起一套太极,一招一式沉稳有力,尽显矍铄之态。
    随后,迈着稳健的步伐,精神饱满地前往御书房,投入到繁忙的政务里。
    他这一生,在朝堂争斗的漩涡中摸爬滚打,历经无数风雨,对权谋之道早已运用自如,处理政务也是游刃有余。
    只是偶尔面对贾环甩手不管、诸事推诿的样子,也会忍不住摇头苦笑。
    那神情就像看着自家调皮捣蛋、总也长不大的孩子,既生气又无奈。
    但每当想起贾环求他出山时,那一声饱含恳切的“父皇”,他心里就甜滋滋的,如同吃了蜜一般。
    贾环自幼寄养在贾府,对这个突然出现的亲生父亲,内心深处一直有所排斥。
    平常若不是有事相求,绝不肯轻易叫一声“父皇”。
    可太上皇就在这一声声带着功利的“父皇”中,被哄得晕头转向。
    竟也渐渐习惯了这种忙碌却充实的理政生活,仿佛这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时,太上皇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奏折,还会兴致勃勃地去找贾环,满心想着分享自己理政时积累的治国心得。
    可贾环每次都摆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恭恭敬敬地垂手站立,认真聆听。
    可一转身就把那些金玉良言抛到九霄云外,全然不当回事,就像那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顽童。
    这日,太上皇下了早朝,回到御书房批阅奏折。
    一眼瞧见昨日不见踪影的玉玺,此刻又端端正正地摆在案头,不禁无奈地笑了笑。
    “这孩子,竟还拿着玉玺去他养母跟前炫耀,亏他想得出来。”
    他轻轻摇头,嘴角却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宠溺的笑意,眼神中满是慈爱,恰似春日暖阳般温暖柔和。
    随即,看向一旁候着的夏守忠,开口问道:
    “秀女选拔的事儿,可都安排妥帖了?
    虽说新春佳节事务繁杂,但这事儿干系重大,容不得半点差池。”
    夏守忠赶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躬身赔笑道:
    “太上皇尽管放心,奴才都已精心筹备周全,一应事宜皆严格依照规矩操办,必定不会出一丝差错。
    就像那精细的苏绣,每一针每一线都精准无误。
    便是这过年期间,奴才也丝毫不敢懈怠。”
    太上皇微微点头,表示满意。
    他之所以愿意出山,再度卷入朝堂纷争,自有一番考量。
    一来,贾环虽胸怀革新的壮志豪情,一心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可行事风格过于跳脱,毫无章法。
    朝堂局势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他实在放心不下。
    二来,他本就是个念旧重情之人,四王八公曾是他忠心耿耿的左膀右臂。
    往昔一同并肩作战,共渡风雨,情谊深厚如同刎颈之交。
    如今,尽管这些家族兴衰各异,命运不同,但那份往昔的情谊在他心中依旧沉甸甸的。
    他也想在朝堂上,凭借自己的力量,为他们的子孙后代谋个安稳前程,不至于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中没落。
    然而,在这一点上,他与贾环存在不小的分歧。
    贾环对四王八公的态度,和先帝如出一辙,极为冷淡。
    太上皇多次举荐提拔四王八公后人的举动,都被贾环毫不犹豫地否定了。
    正暗自思索间,贾环大步流星地走进御书房。
    一见到太上皇,立刻满脸堆笑,快步上前请安:
    “父皇,今儿个早朝可还顺利?
    新春刚至,儿臣刚得了些西域进贡的好茶,那茶香袅袅,馥郁醇厚,特地来请父皇一同品鉴品鉴。”
    太上皇抬眸,目光如电,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
    “你这猴儿精,无事不登三宝殿,又有什么事儿要跟朕说?
    还不快从实招来。莫不是又想着什么新奇玩意儿,来哄朕开心?”
    贾环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拉过一把椅子,在太上皇身旁坐下,直言道:
    “父皇,玉门关传来的捷报您想必也看到了。
    柳樯凭借着先进的火炮,轻而易举地就歼灭了西宁郡王的八万人马,而我方的伤亡不过千余人。
    如此辉煌的战绩,实乃我军之威。
    不如趁着这股高涨的势头,让柳樯带兵征讨西域,修国公带兵攻打女真,儿臣则亲率玄武营北上,一举荡平两漠蒙古。
    这些邻国,自我大周建国以来,便屡屡侵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得我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民生凋敝,田园荒芜,惨不忍睹。
    咱们大周乃堂堂天朝上国,国力强盛,岂容这些蛮夷如此肆意妄为,放肆嚣张。
    此番我军士气正旺,锐不可当,若不乘胜追击,一举荡平四方,更待何时?
    若能将这些隐患一一消除,边境便能安宁祥和,百姓也可安居乐业,男耕女织,尽享太平盛世之福。
    到那时,我大周的疆土得以拓展,国威远扬,四方来朝,父皇您的圣德也将永载史册,受万民敬仰,流芳百世,岂不快哉!”
    太上皇看着一脸正气凛然、慷慨激昂的贾环,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心想这周边国家早都被你打得称臣纳贡,如今这孩子竟还能睁眼说瞎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490/37115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