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独一无二的封号

推荐阅读:潜修十五年,开局一品绝巅!浑元仙宗综武:憧憬成为幕后黑手史上最强炼气期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漫威:卧底神盾局,我正得发邪美漫:武德充沛的我最爱与人为善重生后,我娶了未来的县委书记军婚七年不圆房,她提交离婚申请我离开后,绝美总裁悔哭惨了

    大明京师。
    武英殿。
    廷议。
    崇祯坐上龙椅,刚刚接受完群臣朝拜,便迫不及待的询问道:“首辅,可有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消息传来?”
    自从朱慈烺挂帅出征以来,崇祯每天早朝都会询问朱慈烺的情况。
    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也忧。
    成基命苦笑一声,道:“陛下,暂无消息传来。”
    崇祯心里不住叹息一声,他现在隐约有些后悔让朱慈烺代替他出征了。
    其实,那日朱慈烺跟他说的时候,他忘记了一个问题。
    御驾亲征朱慈烺可以替代,可他也可以亲临啊!
    朱慈烺坐镇京师监国不是一样的吗?
    “陛下,臣以为,此次南下平定叛贼,还是太过于草率了,恳请陛下再调集两万京营,南下襄助殿下为好。”
    一名大臣出列建议道。
    “是啊,陛下,如若此战有不忍言之事发生,对于朝廷,对于陛下而言,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国本动摇啊!”
    “请陛下三思!”
    “臣附议!”
    “……”
    一个个大臣站了出来。
    其实,满朝文武本来就不看好朱慈烺代崇祯出征的。
    主要原因就是朱慈烺此行只带了五千兵马!
    五千兵马够干什么的?
    连打个势力稍大的山贼土匪都费劲,更何况是正儿八经的反贼?
    所以,自从朱慈烺出征以来,几乎每次廷议,都会有大臣劝说崇祯。
    小太子朱慈烺这摆明了就是去送菜。
    要是其他人也就罢了,可偏偏朱慈烺是太子,国之储君。
    朱慈烺若是败了,大明朝廷就颜面扫地,他们这些文武大臣也颜面无光。
    如若朱慈烺被活捉,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大明国本都会动摇!
    别说是其余大臣,就连成基命和钱象坤等阁老都有些动摇了。
    成基命承认朱慈烺智近若妖,在政治手段上更是雷厉风行,出手老道,在民生上,朱慈烺也是眼光独到,智珠在握,天下大势尽在掌握中。
    可战事……
    哎……
    成基命实在是心里没底。
    丹陛上的崇祯看着诸多大臣,他现在也有些犹豫不定,先前他确实是看好朱慈烺,也相信朱慈烺必定能够建功。
    可架不住朝堂上文武大臣天天说,说的崇祯心里也没有底了。
    而就在崇祯疑虑着的时候,大殿之外,一个小太监双手捧着一个黄绸子,欣喜若狂的高呼道:“陛下,大捷!”
    “江苏大捷!”
    “殿下率领五千兵马,歼贼一万二千余人,俘获贼寇两万余人!”
    “平定宿迁,通州,盐城,淮安等地!”
    “大捷啊!”
    小太监的声音彻响在整个武英殿。
    犹如一道惊雷炸响!
    整个朝堂轰的一声,炸开了锅。
    “什么!”
    “江苏大捷?”
    “太子不过是带了五千人马就能歼敌五万?”
    “我出现幻觉了不成?”
    “这……这怎么可能啊!”
    满朝文武哗然一片,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之色。
    崇祯眼眸更是闪烁着精光,如同久旱逢甘霖般,迫切的喊道:“快,快,快,将捷报呈上来给朕御览!”
    王承恩连忙一路小跑走下丹陛,从小太监手中接过捷报,呈上给崇祯。
    崇祯满心欢喜的打开捷报。
    当崇祯看完捷报内容之后,整个人满面红光,精神焕发,脸上洋溢着喜气洋洋与得意之色。
    “哈哈!”
    “吾儿慈烺果真是神勇无比啊!”
    “连战连胜,平定大半的江苏!”
    “好,好,好啊!”
    崇祯看着捷报里面事无巨细的内容,哈哈大笑,连连拍手叫好,爽朗的笑声彻响在大殿里。
    这让崇祯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下不说,朱慈烺还给他大大的涨了一次脸啊!
    朱慈烺可是代表他御驾亲征!
    刚才满朝文武还有那么的大臣说吾儿慈烺不行?
    哼哼!
    这份捷报,就是最好的证明!
    吾儿慈烺就是天下最优秀的太子,远超前朝历朝历代的所有太子!
    崇祯想到这里,有些恋恋不舍的将捷报放下,笑吟吟的看着满朝文武,道:“诸位爱卿,刚才你们说什么?”
    “朕一时间被这捷报的喜悦之情冲昏了头脑,你们再说一遍。”
    满朝文武脸上的神色僵硬住了。
    崇祯说刚才没有听到?
    这怎么可能?
    还喜悦冲昏了头脑,分明就是崇祯故意这么说的。
    因为他们刚才质疑朱慈烺!
    不过,有一说一,朱慈烺能够在江苏如此建功,如此大捷,确实是让文武百官都始料未及。
    现在朱慈烺都打赢了。
    江苏都被平定大半了。
    他们还说什么支援,还说什么难以建功,还说什么太子年纪尚幼?
    捷报都摆在那里!
    再说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陛下,臣刚才是说,太子年纪虽小,但是乃天纵之才,少年神勇!”
    “陛下,国有如此太子,实乃江山社稷之福啊!”
    “陛下教导出如此太子,可称之为千古明君啊!”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子文武双全,乃国之万幸,太子此行南下,陛下可无忧矣!”
    “……”
    满朝文武一改往日说辞,原本质疑朱慈烺,全变成了夸赞,拍马屁,顺带着连崇祯都带上了。
    崇祯心情愉悦,爽!
    这些老家伙总算是没有话说了,再也不会像蚊子一样在他耳边嗡嗡的叫唤了!
    崇祯看满朝文武如此懂事,也就懒得跟他们计较,便道:“太子如此大功,诸位爱卿以为,朕该如何封赏太子?”
    太子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位置,不是官,是储君,未来的皇帝,没有什么可以封赏的。
    无非就是钱,宝物,封号等等。
    成基命思忱片刻,道:“陛下,您刚才说殿下神勇,不如您赐个封号,封殿下为大明神勇大将军?”
    神勇大将军?
    崇祯眉头一皱,这个封号他不是很满意,区区一个大将军称号怎么能配的上烺儿呢!
    “这个封号不够响亮,朕要封就要给烺儿封一个最响亮,最独一无二,最为霸气的封号!”
    崇祯抬手反对,道:“再想!”
    于是,满朝文武开始思索封赏太子的封号,纷纷献上自己所想的封号。
    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让崇祯满意。
    这时,那个呈上捷报的小太监弱弱的开口,道:“皇爷,奴婢有一个建议。”
    满朝文武皆是一脸鄙夷,满朝文武都没有想出一个让崇祯满意的,区区一个小太监能有什么高见?
    崇祯愣了一下,道:“快说,快说,说得好,朕重重有赏。”
    小太监谄媚一笑,连忙说道:“皇爷,今日奴婢听那几个送信的差人说了一嘴,说现在民间的百姓们都在穿太子殿下乃是大明第一战神,神勇无敌!”
    “依照奴婢之见,不妨将大明战神赐封给殿下?”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409/18022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