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日月同辉,大汉当兴万世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工部大堂。
    一时间万籁俱寂。
    天子有令,对堂途商会一路通行。
    可为臣之人,要为大汉着想,焉能将铁料浪费于这种事情。
    然,大汉兴工商置百业,自然不可能仅执着于茶,纺织,烧瓷等事,所以开铁制物品是必行之事。
    最终,卫觊斟酌良久,还是与羊衜同入天禄阁。
    “可以。”
    “很有想法。”
    刘牧翻看着章程与图纸。
    刘晔所改进,就是未来的人力车,还有脚蹬三轮车。
    只不过,大汉还生产不出来橡胶轮胎,故而以铁质车轮,增加弹簧消力,达到一定的舒适性。
    最重要,便是拉货三轮车的构想,对大汉是利好之事。
    “陛下。”
    卫觊恭敬道:“如今,工部以水碾冶炼法,年产铁料有九千万斤,仅兵部投入便不少,还有百姓耕种器具也贩卖颇广,若是再投入堂阳商会,恐怕力有不逮。”
    “卫卿。”
    “工业发展,本就是以铁为重。”
    “该投入之事,勿要有所吝啬才是。”
    刘牧轻叩桌案,抬眸道:“冶铁不足便改进,不过铁质车舆的用料太过浪费,从天工府,工部,公羊工学之中挑人,全力佐辅刘晔,并以其传动之法改进工坊,想必冶铁年产还会增加!”
    “诺。”
    卫觊顿时松了口气。
    言改进,便是先不推行此类车舆铸造。
    这样,纵然是定下章程,镇国府亦无话可言吧!
    “便如此吧。”
    刘牧沉声道:“通传大汉商行,公羊学宫,稷下武殿,还有户部,洛阳令府,河南尹府,预计总投十五亿钱,让刘晔与滕昭择出一个商会会长,早日完善堂途商会。”
    “臣遵诏。”
    羊衜,卫觊作揖恭拜。
    堂阳商会的建设。
    可称户部对外投资的最大手笔。
    当然,要刨除工部的各类工坊,仅涉及股份制推行后的商会建设。
    故而,年前一份公文,犹如流星坠地一般,令整个洛阳为之轰动,不止是百姓为之热议,连各大商会都悚然不已。
    刘普一个老父亲,披甲挂帅,惶恐至极的荣登堂途商会会长。
    每日不止受到户部,工部的接见,还要与会各大商会,忙的身心俱疲。
    临近年关。
    太微宫,愈发的紧张起来。
    连刘牧都每日往来数次,令蔡琰越来越忐忑。
    不知不觉中。
    年关来临,洛阳披红挂彩。
    持刀屠户增至三千余,宰杀牲畜超过二十万余。
    这一日,洛阳解除宵禁。
    百姓岁食之后,借着灯火行于坊市,一副繁盛热闹之景。
    同时,司礼监,王卒尉,行于各府,送去刘牧赐下的岁食。
    未央殿外。
    刘牧望着嬉闹的众女,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刘宠满是愁绪道:“儿啊,婉儿年岁不小了,为父托宗正府问询,却被以著书推辞,你可要寻摸一个好人家,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父皇。”
    “孩儿不过问这些事情。”
    刘牧淡笑道:“婉儿想要寻什么人,便寻什么人,大汉宗室不需要盟姻,更不需要和亲,她看得上谁,便与谁定下婚约,若看不上,孩儿总不能强行将她嫁了吧!”
    “罢了。”
    “你都有理。”
    刘宠没好气的瞪了眼。
    找刘牧是没什么希望了。
    如今看来,只能找蔡邕,让他在蔡琰这位大汉皇后面前念叨一下。
    若不然,他是真的有负刘宏托付。
    “子龙。”
    “可踅摸到好人家了?”
    永寿县侯府,童渊满是忧愁的问道。
    赵云局促的颔首道:“一个公羊学子,河内良家女,有些才气,是小妹介绍!”
    “良家女?”
    童渊有些难以置信道。
    “是。”
    赵云无奈道:“师父,云是天子亲军统率,在朝中不能有结党营私的苗头,又不想掺和勋贵之事,还是寻找良家为好!”
    “也好。”
    “这人啊,都有难处。”
    童渊点了点头,满是唏嘘的叹了口气。
    经过堂阳颜家之事,他方才明白,盟姻有利,更有弊。
    赵云这种位极人臣的大将,更是要步步谨慎,要么迎娶宗室之女,要么娶良家。
    然,娶宗室之女更为复杂,稍有不慎便被祸及,还是择良家为上策。
    子时正。
    飞灯犹如星河般璀璨。
    遮天闭月,压下漫天荧光,引来神武六年。
    一夜之后。
    朝廷新政,以朝报告令天下。
    先传于司州各郡。
    随着时间推移,朝天下各州郡传播而去。
    :凡二十岁以上的立户之家,诞下子嗣可获均田十亩,另由户部,州,郡,县三府,合赏一万钱。
    逢一户,开荒田耕土三百亩,赏赐耕牛一头,或同价家禽。
    最为重要,便是田赋再降,以五十税一为准。
    不过,每年储粮贩卖皆要并归大汉商行,凡私自贩卖或收购,以刑律问处,防止商贾囤货积粮,哄抬粮价,并压低从百姓手中收购的价格。
    并且,告令天下,于三月初三,开大考取仕。
    同时,刑部制定外邦劳工之法。
    …………
    ……
    一条又一条的新政。
    从洛阳传至各州郡县,之后经由啬夫,乡老传于农家。
    新仁政的推行,没有人敢欺上瞒下,大汉以严法治天下,以兵事中兴,更别提朝报中表明以谏议为首,监州为辅,代天子巡视天下。
    于推行新政之时欺上瞒下,恐有灭族亡种之祸。
    正月初七,正午之时。
    太微宫,各处门户陡然封禁。
    刘牧天子行辕,匆匆摆驾太微宫,令各府司官吏心中一惊。
    国子监。
    众文武汇聚于一堂。
    拜见刘宠,蔡邕之后。
    尽皆目光灼灼的看向钦天监正李意,监副张鲁。
    “如何?”
    “可是皇长子?”
    郭嘉手中捏着一把用来筹算的蓍草。
    李意垂袖端坐,风轻云淡道:“诸位,天时已定,岂是我等凡俗之人可以窥探,与其不安的猜测,还不如稳重一些等候太微宫消息。”
    “是啊。”
    “且等着吧。”
    刘宠端起青瓷盏,抿了口荡漾波纹的茶水。
    “勿着急。”
    “陛下已经去了。”
    蔡邕停下徘徊的脚步,安抚道:“况且,太医府的大医,洛阳的熟手稳婆都在。”
    “九月盈满。”
    “十月不足。”
    “日月同辉,阴阳并合。”
    李意猛的起身走向堂外,朗声道:“诸位,大汉当兴万世。”
    “嗯?”
    众文武陡然呆滞。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301/40605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