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你这么反骨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
    毕竟没钱,只能等死,什么都搞不成。
    对于赵策说的衍圣公一脉的话,再联想到上次孔弘绪的态度。ωω
    弘治皇帝其实心中已经对这个消息,信了几成。
    如果清丈土地的事情,真的得到衍圣公为首的文人支持。
    那阻滞自然少了很多。
    剩余的不合作的地方官员,只需要把御史派出去,就能处理。
    清丈土地后,固然能收回不少的农税。
    但赵策刚刚给他分析了粮税与丁赋两样,弘治皇帝相信他绝不会说的只有清丈土地一个措施。
    一想到这,弘治皇帝就迫不及待的问出了那句话。
    再给国库增收一大笔
    以目前的情况,赵策心中,确实想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革之法。
    赵策有些为难道:“陛下,臣确实有个想法。”
    “只是这想法,恐怕说出去,会遭到不少人的忌恨。”
    赵策虽然头铁,但也不可能个人英雄主义发作,去当什么出头鸟。
    毕竟就连皇帝都要犹豫能不能做的事情,他这样大咧咧的说出来,再传出去,不得让京城的人都把他当敌人看么。
    弘治皇帝笑了笑。
    “永西伯尽管说。”
    “今日之事,出你口,入朕耳。”
    “绝不会有任何人泄露出去。”
    说着,便遣散了屋内大部分的人。
    只留下门口两个守卫。
    得到保证,赵策才继续低声说:“其实要解决此间问题,概括起来,也不过十二字。”
    “清丈土地、统一赋役、计亩征银。”
    赵策一口气,把后面张首辅的改革法主要内容,说了出来。
    也就是著名的,帮明朝续命了五十年以上的“一条鞭法”。
    此时的大明,没有张首辅那时候更为恶劣的环境。
    弘治皇帝虽然败家,但做出的政事,也是实打实的。
    一条鞭法改革并不算彻底,但却缓解了由赋役问题所产生的阶级矛盾,也使得农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并且在降低了课税成本的情况下,又增加了朝廷的赋税收入。
    如今国门已开,海上贸易正在完善,商税也在慢慢的流进国库。
    这时候,已经具备了改革的初步条件。
    清算土地,统一赋税后,农民收入提高,生活压力下降。
    海上贸易与商业可慢慢给国家积累财富。
    大航海时代,海上贸易的利润,是巨大的。
    不然那些佛郎机人也不会不惜动用武力,也要来分一口这东方的蛋糕。
    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商业必将越发成熟。
    所以抬高商税,得紧跟其后。
    国朝累积了资本后,最后便能反哺到农业。
    其实也不能说是反哺。
    只能说是降低农民的负担,减轻他们身上压着的沉重赋税担子。
    将此担子更多的转移到其他税收上。
    百姓作为国家的基石,他们的生活好了,能吃上饱饭,穿上暖衣,社会安定。
    哪里还会有那么多人费那么多的心思,去搞什么起义?
    赵策在一开始建议开海禁之时,经过日日夜夜的思考,其实便想了不少后续的事情。
    弘治皇帝听到赵策这法子后,虽然觉得眼前一亮,但心中还是有不少的疑惑。
    “土地清丈后,后续依然会被隐藏起来。”
    “百姓的赋税即便因此而减轻了,隐蔽的人口,依然会躲避丁赋。”
    “这又如何说得上,能给国库增收一大笔?”
    弘治皇帝在赵策说了这话后,心中也想了很多。
    清丈土地的工程量已经是巨大。
    统一赋税虽然不难,但对朝廷国库增收,并不算明显。
    至于记亩征银
    很尴尬。
    因为国门刚开,国外的白银流进来的还不够多。
    如今大明市面上流转的白银,恐怕不足以支撑此法。
    赵策笑着提醒道:“先前臣给陛下指了银矿与金矿的位置,相信已经差不多发现了吧?”
    弘治皇帝眼前一亮。
    “原来如此......”
    弘治皇帝一下子兴致高昂了起来。
    “如此一来,确实有可能实行。”
    赵策继续道:“至于陛下说的丁赋逃避的问题,那更容易解决。”
    弘治皇帝咧了咧嘴,一时间都有些羞愧。
    很容易解决?
    他刚刚想来想去,没想到办法啊!
    这永西伯什么人都,这些国家大策,真的是随口就来。
    关键他随口说的,却全都想到了相对的解决办法。
    弘治皇帝也不管什么皇帝的架子了,虚心求教道:“详细说说?”
    赵策回道:“丁赋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是解决不了的。”
    不止明朝解决不了人口隐匿的问题。
    往前数的朝代,依然不能解决。
    不止农民会隐瞒自家的人口,那些世家大族更甚。
    “所以要解决这个办法,最好的便是直接把丁赋这一税种,给废掉!”
    弘治皇帝:“呃......”
    解决不了问题,那解决产生问题的人。
    这确实是可行。
    赵策见弘治皇帝一脸古怪的看着自己,又继续道:“所以,臣建议,在清丈土地后,直接废除丁赋。”
    “实行摊丁入亩,统一改成征收田税!”
    张首辅的一条鞭法,配合上某大帝的改革之法。
    这样的组合,赵策说着,都不由的深深佩服他们的智慧。
    自己现在盗用了他们的智慧,希望能取得好的效果。
    果然,弘治皇帝在听到这办法后,整个人的呼吸都加快了不少。
    他激动的,手心都出了一点汗。
    可行!
    这绝对可行!
    清丈土地后,可增收一笔粮税。
    摊丁入亩后,按田地征税,再增加一笔。
    只要在清丈土地后,让自己儿子后面接手的时候,盯紧一点田地。
    人跑了容易,但田地是不会跑的。
    只要朝廷盯着田地,就不怕收不回来这税!
    弘治皇帝压着自己内心的激动,深深的看着赵策。
    “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
    赵策大言不惭的说:“不是。”
    “我只是参考了不少朝代的做法,总结出来的。”
    “哦,对了。”
    “陛下,若是前面的都完成后,国库增收不理想,还可进行最后一步。”
    “虽然前面的若是做不到,这最后一句也实施不了,但臣还是得事先说给陛下听。”
    弘治皇帝迫不及待道:“快说!”
    赵策道:“可以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作为补充。”
    “如此一来,也算是士大夫们为国为民谋福利了。”
    “不过这些,估计短时间内,是用不上的。”
    弘治皇帝眼皮子一跳,看着毫无芥蒂的说出这些话的赵策。
    这人自己本身便是一个读书人,又是享有特权的勋爵。
    他的老师,是誉满天下的文人,身边各种围绕的,也都是文人士大夫。
    但他的句句话,可都是会触动这些人,包括自己利益的。
    这是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啊
    年轻人,你这么反骨,你的老师知道吗?
    PS:走后人的路,让后人无路可走。
    嘻嘻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297/17223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