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辞别侯府王氏

推荐阅读: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世子无双失去七情六欲快死了,全京城为我哭坟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一夜暴富,我囤货娇养了个女帝从零开始穿越原始部落我真没想坑儿子啊九阳武神快穿之美人怜甄嬛传之玫瑰美人

    第912章辞别侯府王氏
    “呜呜!呜呜!呜呜!”
    号角声不断地的在京城上空回响,伴随着聚兵擂鼓声,闹得京城百姓不免有些惶恐,又兼之洛云侯铁骑穿城而过,似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悲凉之意,
    荣国府,
    平儿带着两个丫鬟,心急如焚,将二奶奶半拖半抱,好不容易把奶奶扶进荣庆堂,躺在老太太炕上,又是掐人中,又是灌水,这才让王熙凤睁开眼,此时屋内,两位太太和薛姨妈都得了消息,匆匆赶来,三春和史湘云更是跟着落泪,旁坐一旁抽泣,而林黛玉和薛宝钗则是围在凤姐身边,不断的呼喊,气氛凝重的都能滴出水来,
    在众人的努力下,王熙凤悠悠转醒,恍惚间,只觉得周围光影交错,也就是睁开眼睛的一瞬间,待看清身处内堂,先是一愣,眼神中尚有迷茫未散,俄顷,意识回笼,猛地记起贾琏之事,泪水涌现,“噌”地一下欲要起身,却因身子虚软又跌回榻上,
    眼里尽是心急如焚,全然没了平日里以往的精干,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与嘶哑,
    “这是怎么说的,贾琏现在如何了,可能回来,”
    环顾四周,
    身旁坐的老太太,也红了眼,劝慰道;
    “凤丫头勿要着急,两位老爷去了宫里朝会,具体如何等回来再说,十几万大军在城里,没事的。”
    老太君不过是托词,战场凶险,真要是被围在城中,说明战况急转直下,已然到了危局,也不知贾琏这孩子,命还在不在,更多是担忧王子腾的处境,王家姻亲,靠山就只剩他一人了,
    “奶奶,您别慌,现在外面传的都是没影的事,刚刚城里面,侯爷的大军入城南下,想来不会有事儿,”
    也就是把奶奶搀扶进来的时候,外院的管事又来传,说是洛云侯麾下精骑入城,穿城南下,想来就是奔着南边去的,
    可惜,话音一落,屋内便是安静下来,王熙凤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的嘴唇微微颤抖,额前的发丝也被汗水浸润,凌乱的贴在脸颊上,
    “此事许是真的,悔不当初,让他去当什么将军,叔父为帅,哥哥也一同去了,此番战事竟如此凶险,竟然连侯爷关外精骑也要调用,如何”
    还没说完,眼神里便是凌乱的惊恐与忧虑,挣扎想起身,却发现自己浑身无力,只能任由平儿将自己扶起,
    林黛玉眼见着凤姐如此担忧,也不知如何劝解,遂开了口,
    “凤姐不必担忧,像老祖宗所言,一城之地,那么多兵守着,破不了,侯爷那边也说过,守城之战,攻城一方损失最大,守城一方有城墙保护,损失最小,琏二哥为将,不必上前厮杀,大可放心。”
    情急之间,黛玉想也没想,就把之前郎君平日里所说之话,略作修改,当着劝慰的话说了出来,也让屋内凝重气氛为之一松,就连贾母紧绷的身子,都松懈下来,
    王熙凤激动地抓着黛玉的手问道;
    “妹妹可是说真的?”
    黛玉颔首,伸出另一只手握着凤姐紧张的手腕,道;
    “自然是真的,你没听平儿说,关外精骑都动了,许些贼军,能打得过他们,”
    “这倒也是。”
    王熙凤喃喃自语,别人不知道那些兵丁如何,她可是经常见到,寻常士兵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
    邢夫人皱着眉,站在一旁,神色中带着狐疑,还不相信这些说辞,十几万大军,说败就败了,想当年,老国公爷在的时候,几万人就可上阵厮杀,也没有遇上败仗,
    只有二太太王夫人,手里握着念珠不断地转动着,别人没听懂凤丫头的话,她可是听明白,自家哥哥王子腾为帅,王仁和贾琏都陷入重围,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王家就完了,自己的女儿靠山,也就无依无靠,想到此,手上念珠一停,问道;
    “老太太,此番,咱们就没法子了吗?”
    二太太所问,也是屋里众人所想,全都把目光看向坐在炕上的贾母,老太君叹息一口气,道;
    “战场凶险,都是一刀一枪拼命杀出来的,又不是在京城,凭着脸面过活,你们也不要担心,既然能确定是守城,主将应该无碍,就像玉儿所言,围城者,打的最为艰难,所以,不必担忧。”
    贾母也不是故意劝诫,老国公爷打了一辈子仗,什么样的没遇上过,两军对战,最怕死的,反而先死了,老二家担心的事,她心中知晓,但终归是不能明言,贾琏去京营也是她的意思,如若府上没有男丁武勋,如何才能保下这片富贵呢,
    众人一听,有着老太太的话语保证,也不像刚刚那样难过,尤其是王熙凤,浑身的力气也回在身上,脸色好看了许多,虽然心中还是忧虑,却不可倒下,眼见着外面号角声四起,看着还在门口等待的来旺,气不打一处来,骂道;
    “你个狗奴才,愣在那做什么,外面动静那么大,又是出了何事?”
    来旺低着头,听见奶奶喝骂声,暗地里松口气,赶紧冲进来跪下磕头,回道;
    “奶奶,都是奴才不好,让您操心了,外面的号角声,是禁军大营那边传来的,还有侯爷手下那些骑兵,在东街口也吹了号角,现在往南奔去,”
    来旺如何敢欺瞒,就是因为之前的话语,就把院里几个小厮,全部放出去查探消息,一有信就来回报,也就是须臾间,毕竟距离近,
    说话间,
    门帘响动,
    屏风处,贾赦和贾政的身影,匆匆走了进来,两位老爷面色阴沉,眉头紧皱,好似有着天大的心事,
    进了屋,就见内里女眷在此,走到炕前一拜;
    “母亲,儿子回来了,”
    贾母也没让二人再施礼数,赶紧问道;
    “朝会怎么说,南边如何了。”
    这一问,就让众人把刚落下的心,又悬了起来,贾政哀叹口气,摇摇头,贾赦心急,毕竟贾琏还陷在大梁城里面,着急上火;
    “母亲,应是南下大军惨败,退回大梁城,如今来的是求援信,还有汝南城也危在旦夕,并且江南又发了水灾,朝廷已然让洛云侯,和北静王,东平王组织三路大军平叛,关键不是一个太平教那么简单,汝南城方向,是,是白莲教贼子。”
    贾赦脸色涨红,在朝中听到这些,他根本就不相信,父亲早年可是亲手把白莲教一众高层屠尽,乍一听白莲教死灰复燃,最害怕的就是他,那些吃人贼寇,如何不会记恨他们,
    贾母闻言,脸色骤然一变,
    “什么,白莲教,怎么会呢,你可听错了?”
    贾母之所以有些惊骇该,内里的原因她可知晓,当年老国公爷率军南下掩杀,就是在大梁城击败白莲教主力,杀得贼寇四下皆逃,
    并在林山郡唯独白莲教一众匪首,当年的白莲教主并未逃,但是圣女却不知所踪,后来传闻是死了,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时间一久就给遗忘在身后,
    贾母记得,老国公爷那时候回来就念叨,白莲教匪首是两人,而不是一人,圣女亦可是教主,放虎归山贻害无穷,但后来终归是没找到,十数载而过,就把此事忘掉了,
    “母亲,儿子怎可听错,却是白莲教,看信中之意,汝南重镇太守魏湘平,恐怕真的守不住,朝廷都让其退守西河郡石州,说明那些贼人来者不善。”
    贾赦虽然着急上火,可却不会记错的,也不知父亲当年仗如何打的,还好贾琏在京南,要是在汝南城,怕是出不来了,这念头一闪而过,屋内众人只有两位太太脸色难看,三春丫头她们,则是没有听懂话中之意,
    “这段时间,荣国府和宁国府就紧闭门户,凤丫头招的那些护院,可再多招一些人,没有必要,就不必出府,其他的一切照旧,园子该修的修,至于贾琏,还有姻亲王家,只能看洛云侯如何带兵南下了,”
    贾母心中所想的不是在大梁城的贾琏和王家,而是荣国府,白莲教复起,未必没有探子甚至是刺客潜入京城,府上不好进,可是府邸外面要是被盯上,那就是天大的麻烦,
    还有,俗话说树大招风,宵小之辈没有胆子,要是哪家人看不惯贾家做派,暗地里寻了他们,重金给予便利,那时候,有钱壮胆,未必不会出手,所以,小心为上。
    看着还有虚弱的凤丫头,也难为她了,如若贾琏出了事,她又该如何自处,伸手摸了摸手背,劝道;
    “你也不要过于担心,有些事天注定,要看命,再者,什么消息,不都在侯府,也只有你能过去打听,真要去的时候,多带人,小心一些。”
    该说的,贾母也说了,许些事,只能看命。
    王熙凤躺在炕上,还有些不知所措,闻听老太太言语,瞬间找到主心骨,想知道消息,那就该去侯府,脸上便有了喜色,重重点点头
    而京城内,
    不说关外铁骑,滚滚南下,皇宫西北的禁军大营,更是一片慌乱,右卫大将军和孝成,铁青着脸,瞪着大统领保宁侯,手上拿着圣旨,逼出一句话,
    “保宁侯,调动右卫禁军,可有太上皇御令?”
    此话问的僵硬,身侧还站着禁军左卫统领易安信,同样脸色铁青的看着保宁侯,
    康贵臣面无表情,指着圣旨,道,
    “和统领,易统领,太上皇知不知晓,本统领不知,但是圣旨乃是内阁和陛下同意的,奉诏与否,皆在你,”
    俗话说冷眼旁观,保宁侯心中有些不可置信,洛云侯竟然真的敢要右卫禁军,这一动,宫里日后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你,”
    和孝成想怒骂出口,却又深深忍住,想准备派人去长乐宫请示,
    “和将军,洛云侯已经下令,所有大军安湖大营集结,今日就出发,时间紧迫,还望将军行动迅速,毕竟洛云侯治军极严。”
    好似是提醒,又好似是看穿和将军用意,只能出言劝诫,势已危,如何能扭转乾坤,
    就连旁边左卫统领易安信,都罕见的并未出言,显然对洛云侯极为忌惮,此人不能以常理对待,
    “敢问保宁侯,让右卫禁军出动,是谁的提议。”
    这才是关键的,无缘无故,谁会对着他们二人出手,太上皇现在不知,不代表以后不知,打破平衡,真要到了那时候,长乐宫来了密信,他们二人该奉诏吗。
    保宁侯眼神一凝,瞬间想到许多,现在京城需要的是安稳,可圣旨已出,如何能改,
    “易将军,朝廷危难之际,说这些太早了,本统领的儿子,还陷在大梁城呢,至于谁提议,自然是洛云侯,你去寻他问吧。”
    态度骤然转变,一双虎目紧紧盯着二人,让二人的气势陡然一落,
    “好,既然是皇上之命,末将奉诏,”
    和孝成把圣旨易手,立刻传令,
    “来人啊,擂鼓聚将,带齐所有粮草军械,出城。”
    “是,将军。”
    身后亲兵副将应道,立刻跑了出去,保宁侯见到大势已定,也不再多言,抱拳,跟着走了出去,大帐内,就剩他们二人,易安信碎了一口,骂道;
    “娘的,洛云侯果真是记恨着,和兄,宫里面是否派人去传信?”
    也就是把此事告知太上皇,或许可以更改诏命,谁知,和孝成脸色露出苦笑,
    “易兄,你还未看出来吗,这种事,长乐宫里怎会不知情,太上皇既然不出手过问,你我二人再派人去求更改诏命,如何能成,只有把此事通告太上皇即可,”
    “这,哎!”
    易安信重重叹口气,与之奈何,
    转瞬间,禁军大营一阵喧嚣,右卫禁军立刻集结,兵甲备齐,浩浩荡荡就出了大营,顺着街道朝着南城门而去,长乐宫内,则是有太监步履匆匆进入了内殿之中
    “驾,驾,吁”
    “下马,宁边,迅速准备,”
    “是,侯爷。”
    洛云侯门前,张瑾瑜一行人骑着马急匆匆赶回来,下了马之后,吩咐宁边收拾东西,就急匆匆直奔东云楼内,
    或许是心有所感,今日侯府众女,竟然都围坐在楼内等候,秦可卿和杨寒玉,一左一右在内堂陪坐,阁楼门廊入口有了动静之后,众女就把目光抬起,看着门帘处的动静,
    只听到匆匆脚步声,就寻见侯爷走了进来,
    张瑾瑜走得急,口中饥渴,一进屋子,就见到母亲还有秦可卿她们坐在屋内喝茶,也没多礼,走到秦可卿身边,端起茶碗,咕嘟一气,就喝了干净,不觉得解渴,又倒了一碗茶水,一口喝干,
    秦可卿见郎君喝的急,有些心疼,劝道;
    “郎君慢些喝,别呛着。”
    “没事,走得急,连口水都没喝上,衣物都备齐了?”
    张瑾瑜放下茶碗,先是问了行囊收拾如何,事不迟疑,需要立马动身。
    “宝珠都收拾好了,就在这,”
    秦可卿招了招手,宝珠和瑞珠抬了一个大行囊过来,看样子里面带了不少东西,张瑾瑜有些愕然,带这么多东西,又不是出游,也罢,带就带了,也不知何时回来,
    转头看向高位上的母亲王氏,抱拳道;
    “母亲,儿子今日就要带兵南下,太平教的逆贼已经把大梁城围上了,恐怕战事艰难,还有汝南重镇,也不知魏太守所言真假,说是白莲教死灰复燃,那些贼子妖女重现天下,汝南城怕是守不住,加之白莲教妖女乃是江湖中人,要是在搅乱江湖,危害极大。”
    张瑾瑜摇摇头,天下一乱,什么路数的人都出来,江湖中人在浑水摸鱼,那就是乱上加乱。
    白莲教以往的教主圣女的,都是女子当家做主,霍乱天下可不就是妖女了吗,随口一说,却不见得坐在主位上的王氏,和月舒二女脸色古怪,什么叫白莲教贼子和妖女,这人不都在屋里吗,
    王氏更是眼神闪烁,有些好笑,接到秦护法密报,汝南城已经拿下,魏湘平已经撤回西河郡石州,下一步白水月就要率众,攻打阳平和石洲,打开进入西河郡的门户之地,这样一来,倒是避开京南那一片,此次朝廷的动静可不小,看来也只能掠夺一番,见机行事了,
    “朝廷不仁,百姓饥寒交迫,有人振臂一呼,自然是从者云集,京南之地本就是乱地,有今日也不是一两次了,可惜,朝廷记吃不记打!”
    “母亲说的是,庸官,贪官,士绅豪强遍地都是,杀都杀不干净,关内藩王希望乱,但是四王八公,还有关外不希望乱,这番南下,北静王水溶带兵去西河郡阻敌,东平王穆莳领兵守唐郡,希望他们能压制白莲教吧。”
    张瑾瑜赞同道,天下乱,有些不在于朝廷,而在于地方士绅豪强,贪得无厌,但关内现在不能乱,乱了以后,得利的是在关内的人,暂且还要借着朝廷这棵大树苟着,尤其是关外,还等着关内秋收的粮食呢,
    “既如此,定要小心,太平教那些人,看似鲁莽,实为大胆心细,手里多是奴军,人在饿疯的情况下,为了一口吃的,那是什么都不顾了,所以战场之内,不必留手,还有汝南城的白莲教,管他是不是真的,只要剿灭南边主力,东边自然是不足为虑,你去的时候,把月儿带上,负责照顾你起居,”
    王氏三言两语,有所交代,看似轻描淡写,懂得其中含义的月舒二女,心里净明,白莲教也不是以往的时候,情况不对,立刻遁走,论藏身,天下无人可比!
    <a href="/kan/179588/" id="pb_next" class="Readpage_down js_page_down">下一章</a>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102/31862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