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大决战二

推荐阅读:我爹不可能是反派天命反派,从逆徒冲师开始陈厉秦悦雅七零,易孕娇妻被绝嗣军少宠哭了牛二狗的妖孽人生海彤战胤绝色生骄修行不老实,师娘赶我下山祸害师姐!谁说他修仙天赋差的?玄幻:解忧半仙摊

    炮灰部队给清军带来的就是强大的自信,即便是兴华军的火器再强大,要先干掉这么多炮灰,估计弹药也会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吧,只要能有炮灰冲上去,造成一点点混乱,那就等于给清军骑兵创造了机会,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等,等待大阵前方的炮灰出成果,这种心态相对于他们直面兴华军的炮口要轻松了许多。
    多尔衮此刻也意识到了这个策略的正确性,如果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行,那就需要用数量进行弥补,显然,八旗军走的就是这个路线,并且很可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列阵完毕!列阵完毕!”定远北面,兴华军的阵型正在徐徐展开,一支支部队的将领示意身边的掌旗兵挥舞令旗,给中军发出信号,示意已经列阵完毕。
    不论是前方指挥饥兵的吴应熊、鲍承先等人,还是后面的多铎、阿济格甚至是多尔衮本人,他们都在用千里镜密切注视着高衡的动向。
    当兴华军的战旗从地平线上出现的时候,他们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非常难看。成千上万的铁甲大军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精钢铁甲在阳光下反射着夺目的光芒,而兴华军手中的四四式和四六式火铳都装上了一水的三棱刺刀,此刻更是发射出骇人的寒光。
    红底黑字的战旗迎风飘扬,兴华军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战场大步迈进,每向前一段距离,阵型就变得大一些,那是后面的部队朝两侧延伸所带来的效果。
    这让多尔衮这边的所有人目瞪口呆,谁能想到对方竟然能拉出这么强大的军队,在此之前,所有人都没有真正了解过高衡的实力,或者说他们也没有机会看见高衡真正的力量。
    但是今天,高衡让他们见识到了,二人都知道,高衡为了此战,肯定也会毫无保留,将所有的军队全部拉到台面上来,而他们现在看见的,就是最完整的兴华军,可是这个数量也太吓人了,高衡的军队虽然比不上清军人多,可是从整体规模上来看,丝毫不输多尔衮的大阵。
    虽然多尔衮和众将明白,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安南人的辅兵,但是前面那十几万人肯定是兴华军的正兵,光是这些人的武器装备,那就是用无数金银堆砌起来的,这是个天文数字。
    而最让多尔衮心惊的是,他并没有看见兴华军的骑兵,除了一些哨骑之外,兴华军是有大规模骑兵作战能力的,那么这些成建制的骑兵去哪里了,这是多尔衮非常关心的问题,如果在战场上没有看到,那就只能说明高衡还留了后手,这支骑兵要不就去抄自己的后路了,要不就隐藏在某个地方,随时可能跳出来咬他们一口。
    多尔衮显然是被兴华军的骑兵搞得有点神经质了,丁岭截击作战中,他的数万骑兵竟然被兴华军的骑兵伏击,关键是这些骑兵简直是神兵天降,莫名其妙就拦住了自己队伍的去路,现在,这支强大的骑兵又不见了,那么他们会出现在哪里?如果不能知道这支军队的动向,多尔衮如同芒刺在背,夜不能寐。
    多尔衮盘算了一下,如果自己不敌他们,全军撤退,高衡又该如何追击,步兵对阵骑兵,最重要的就是阵型,即便是兴华军这种大规模火器化的军队也不可能例外,一旦步兵散开进行追击,就会给清军马队创造良好的攻击机会,高衡真的会这么傻,给自己创造这么好的条件?
    多尔衮虽然说不出来,但是长期领兵作战,他的战场感知度还是很好的,他的心中隐隐有了一些担心,万一这一仗。想到这里,多尔衮用手在自己的大腿上狠狠掐了一下,该死的,自己这是怎么了,战争还没开始,哪有说丧气话的道理,自己可是大清国的统治者,是大清国的皇帝,未来,也是华夏的皇帝,他有坚定的信心,大清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想到这里,多尔衮深吸了一口气,铿的一下抽出了腰间的尚方宝剑。不错,大清国入关之后,基本上仿照明朝制度,皇帝自然也要配备尚方天子剑,只不过多尔衮这边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中原的尚方宝剑,那是千年的传统,剑身较为平凡而剑柄也并非特别华丽,主打的就是中庸之道。但多尔衮手中的这一柄,可谓是花里胡哨,宝石翡翠镶嵌了一大堆,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不过多尔衮不管这些,他的宝剑在阳光下散发着刺眼的光芒,多尔衮抖动手中的缰绳,胯下白色的战马在八旗和北洋新军的阵前轻轻跑动起来。
    “大清国的勇士们,我们入关也有五年了,朕登基也有数月时间,军中有许多人,都是跟随朕南征北战的老兵,我们在辽东击败过敌军,我们在京师击败过敌军,我们在南京击败过敌军,我们在福建击败过敌军,现在,我们身处的位置,就是明国曾经的中都,朕将会带领你们重新取得大清国的荣誉!”
    战马开始小跑加速,多尔衮的声音也更加急促,他将手中的宝剑指向兴华军的方向,“那里,就是我们的老对手,来自安南的兴华军,朕知道,我们曾经在他们手中吃了不少亏,但是今天,我们绝对不会再失败。前面的饥兵你们都看见了,他们将会冲在最前方,他们将会成为你们的肉盾,你们是最精锐的大清勇士,朕绝不会白白浪费你们的生命。你们要做的,就是紧紧跟在后面,然后发起攻击,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大清国万岁!大清勇士万岁!满洲万岁!”
    多尔衮策马在军阵面前奔腾,他的宝剑指到哪个方阵,哪个方阵的八旗兵或者北洋新军的士兵就会举起武器爆发出一阵阵欢呼。虽然经过连番失败,清军的整体士气有明显的低落,但其实八旗军从上到下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他们恐怕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这一仗打不赢,都不是能不能退出关外回到草原放牧或者回到辽东渔猎的问题,而是他们能不能活着走出凤阳的问题。
    对于普通士兵,他们是这样想的。对于多尔衮这样的大清国皇帝,他想的就更加深远一些了,或者说,多尔衮想的并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整个大清国的前途命运,自从努尔哈赤起兵以来,他们经过了三代人的努力,才入了关,在关内站稳了脚跟,眼看着一统天下就差临门一脚,如果失败,等于他们前面的努力全都白费了,那么多勇士的生命也白白付出了。
    说实在话,多尔衮不甘心,不仅仅是他不甘心,恐怕整个满蒙高层也不甘心,包括那些汉臣在内,本想着能在大清国大展拳脚,可如果大清国没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根基都没了,这还怎么玩?不行,他多尔衮决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过多尔衮对八旗军加油打气还是起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以往跟兴华军对战,清军就没赢过。虽然清军胜在骑兵,但是无论如何,兴华军都是一支全火器化的远程打击力量,他们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火力的远程投射能力,在突破武器射程的这段道路上,往往会付出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这个代价实在是太沉重了。
    而这一次,清军六十万大军集群出动,不像以往那样分成几路攻击,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将饥兵的剩余价值全部榨干。在漫长的攻击距离上,用炮灰去填补这一段空白,最大限度给八旗军和北洋新军预留机会。
    人的心理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人在自己面前当挡箭牌,后面的人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就会消除很多,这也是多尔衮特意说出这一点来鼓舞八旗军的士气,希望满蒙勇士们不要太紧张,即便兴华军是个难啃的骨头,今天也要啃下来,只不过这番话不能让前面的炮灰部队听见,否则他们的军心会立刻涣散。
    为了最大程度激发炮灰部队的战斗力,多尔衮除了安排强大的督战队来给炮灰们造成心理压力之外,多尔衮还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其实跟明朝边军的激励政策差不多,按照人头论功,但凡是能砍下一个兴华军的首级,赏银一百两,官升一级,如果不想升官,选择退伍的,那就赏银翻倍。反正在多尔衮看来,这些都是空头支票,往大了说就是,最主要就是激励炮灰的士气,他就不信,能有多少炮灰活着回来领赏。
    所以别说是几百两银子,就是几千两又怎么样,只要能击败兴华军,统一华夏的大清国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多尔衮的话音刚落,清军大阵猛然爆发出一阵巨大欢呼,“满洲万岁!皇上万岁!满洲万岁!皇上万岁!”
    巴林甘都扯开自己胸前的铠甲,用拳头奋力捶打着胸膛大吼道:“杀尼堪!杀尼堪!”
    满蒙汉八旗军还有北洋新军的士兵们瞪着血红的眼睛,一个个就像是吃人的野狼一般跟着巴林甘都一起呐喊道:“杀尼堪!杀尼堪!杀尼堪!”
    多尔衮的战马奔驰速度已经达到了最快,他挥舞着手中的尚方宝剑大吼道:“萨满大神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矜。一呼同袍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敌寇不顾身!”
    忽然,嘹亮的歌声响起,十几万兴华军一起放声唱起了他们最熟悉的知识青年从军歌,这是兴华军的战歌,万千人如一人,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一下子将多尔衮好不容易鼓动起来的士气给压下去许多。
    十几万兴华军战士的胸膛剧烈起伏,他们的虎目通红,每个人的身体都在不断颤抖,他们等这一天实在是太久了,从高衡以下,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今天跟清军的决战就是你死我活,双方只能有一个活下来,可想而知,今天的建虏肯定也会跟他们玩命的。战争是残酷的,可不会因为战争残酷,高衡就隐瞒大家作战的目的。
    作为后世我军的精英,高衡明确知道,要想让一支部队充满战斗力,那就必须要让所有士兵知道为何而战。后世,运输大队长往往采用忽悠、拉壮丁等各种手段强迫青壮上战场打仗,这些不知道为何而战的士兵上了战场就跟无头苍蝇差不多,没有理想信念。打胜仗的时候看不出来,打败仗的时候就会一哄而散。
    曾经,我军也做过一个调查,一个连队当中有一半的农民战士,还有一半的起义战士,农民战士平日里怪话多、牢骚多,而且军事素养比较一般,战场技能也很普通。起义战士则不然,多数素养不错,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上官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什么问题。
    但是一到打硬仗的时候,两者的表现让我军高层都大跌眼镜,农民战士死战不退,起义战士则东躲西藏,这就是理想信念在士兵身上最好的体现。
    所以兴华军的每一个士兵,都清楚知道他们为何而战,为了这个理想,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七月的天气,非常炎热,按理说,这时候应该是游泳玩水的好时节,可是今日,数十万将士却在淮河、长江之间的平原地带,进行异常惊天动地的战役。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着,可是在双方将士看来,这就是地狱即将打开大门的序曲,不死不休,他们一定要打到最后一个人倒下为止。
    多尔衮打着手帘抬头看了看天色,天气晴朗,太阳高高挂在空中,也许,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战争的胜负就已经确定了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a href="/kan/228316/" id="pb_next" class="Readpage_down js_page_down">下一章</a>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055/36857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