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佳士

推荐阅读:灭族当天,无上神朝的父母寻来万相之王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世子无双失去七情六欲快死了,全京城为我哭坟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一夜暴富,我囤货娇养了个女帝从零开始穿越原始部落我真没想坑儿子啊九阳武神

    “果真是豪杰之士。”
    从华彦、孔顺口中,袁谭得知泰山魁首臧霸不愿归降,有意同他抗衡到底的消息后,他没有什么失望之色,也没有对臧霸的不忿,反倒是夸耀了一句臧霸,透露出对臧霸的欣赏。
    “听闻臧霸之父臧戒担任县狱掾时,据守律法,从不徇私,为当时的太守所忌恨,太守着人打算收押臧戒,但在路上被臧霸救走,臧霸孝烈如此,而今一以贯之也。”
    袁谭顾谓别驾王脩道,为了能顺畅拿下臧霸,他自是不免对臧霸的生平了解一二,即是了解了臧霸的生平,他也就对臧霸拒绝他的招降并无意外。
    “然也,臧霸勇烈豪迈,有古人之风。”别驾王脩循着袁谭的看法附和了一句,只这句附和的话有七八分的真情在,语气中和袁谭一样透着欣赏臧霸的意味。
    “惜哉。”袁谭叹息了一声:“如此豪杰,不能为我所用,反倒是委身于曹孟德麾下,同我等相抗,着实是可惜了些,不然若是臧霸为我所用,徐土不足定也。”
    此刻,袁谭招降臧霸的心愿更盛,臧霸若是从属于他,一来他的势力壮大,对赢得嗣君之位的把握也就大上了一分,二来兵不血刃的拿下泰山、琅琊,席卷豫州、徐州,这一战他当得头功也。
    王脩瞧出了袁谭的希冀,他近前言道:“公子,似臧霸这等豪杰,遣使招抚一次却是不足以表明公子礼贤的心意,当多遣送几次使者前去,这样就显得公子心诚,精诚所至,金石或为开也。”
    “嗯。”袁谭沉思了片刻,应了下来,虽说屡次遣使招降臧霸,略微显的他有些气短,但比起不经一战、不动刀枪,就能拿下泰山、琅琊的前景来说,多遣送几次使者算不得什么。
    决意再次遣使的袁谭,思索起了使者的人选,华彦、孔顺已经出使过一次,但是没有见成效,他或许应当更易使者的人选,换一个口才更好的属下去。
    思虑一二刻后,袁谭将目光放到了面前的别驾王脩身上,他出言道:“吾思虑再三,论起辩才,府中没有比得上别驾你的,不知别驾可否愿意前往招降臧霸。”
    “敢不从命。”王脩拱手领命,他也有意领下这桩差事,毕竟若是成功招降臧霸,此次袁谭这一路大军,他将是毋庸置疑的头功之人。
    第二日,臧霸府上。
    王脩甫一踏入屋内,端坐首席的泰山魁首臧霸先是招呼一声入坐后,而后就赶在王脩说话前言到:“王别驾,如果你是前来吐露招降的话,就请闭口不言,返身而回,确是不必浪费什么口舌,某的心有若磐石,不可动摇也。”
    一上来就遇到硬钉子的王脩,他没有打起退堂鼓,反倒是近前进言道:“脩不是为了招降将军一事来此,而是为了大义规劝将军,以免将军做出不义之事,玷污了将军的名头。”
    “某效事于曹公,行忠君之节,此义之所在,有何不义之处,但请别驾直言。”臧霸蹙起浓密的双眉,神色有些不解道。
    王脩一脸淡然,端坐席间,缓缓言道:“曹孟德挟持天子,总览朝政,杀害忠良,人神共愤,今袁公奉天子衣带诏讨贼,此固天下之大义也。”
    “可将军惑于小节,鼎力相助曹孟德,与袁公对抗,扬国贼之气焰,灭忠良之威风,此盖不义之事,而将军行之,岂不是取笑于天下人。”
    “嗯?”臧霸微微斜起了身子,目光有些飘忽,但很快就坚定了下来:“衣带诏之事,传言而已,未有实证,而曹公前者首倡义旗,合众义军,为汉家征讨国贼董卓,奋不顾身,几至危殆,天下人所共睹也。”
    “后天子播越,东还故都,关东诸侯,未有能出兵勤王者,又是曹公心系王室,奉迎大驾,定都于许,宗庙社稷始立,汉家解去覆灭之危。”
    “似曹公这等忠臣义士,固世间少有,某得效事于曹公,是某之大幸,亦是义之所在……故而别驾所言非也,望莫再复言,不然就别怪某无待客之礼了。”
    出了臧霸的府邸,王脩忽的一叹,他本以为臧霸是那等无有才辩的莽夫,然今次对谈,却见臧霸才思非常,不可等闲视之。
    盖佳士也!
    此刻王脩不再将臧霸视作湖海豪气的英杰,而是把臧霸视为通晓大义、才辩出采的佳士。
    回到临淄后,向袁谭复命的王脩,感喟的言道:“公子,臧霸固佳士也,非口舌所能动摇,今次南下,招降之事不可成也,唯有动兵方可。”
    袁谭脸上闪过一丝失望,即是王脩声言招降不得功成,那招降之事就决计难以成功了,也就只能动兵击败臧霸、孙观等泰山诸将,才得拿下泰山、琅琊等郡。
    片刻的精神低迷后,袁谭的神色重新振奋了起来,而今他拥有步骑三万有余,对上臧霸、孙观等泰山诸将,就兵力来说是处于优势的一方。
    所故袁谭对招降失败一事,也没有太过失落,他把心思放到了攻略泰山、琅琊的事情上,招降不成,那便强攻矣。
    于是乎,在河北南下的三路人马中,袁谭的左路大军率先发起了进攻,对着臧霸、孙观等泰山诸将所守御的泰山、琅琊之地猛烈进攻了起来。
    作为防守方的臧霸,念及兵力不如袁谭,所以他没有冒险出战,而是打算先用城池消磨袁谭一方初战时高昂的战意,等到袁谭一方士卒疲惫、将校倦怠的时候,伺机而动。
    也即是在这种情况下,袁谭经略泰山、琅琊的计划处于阻滞的状态,虽是他兵力胜于臧霸,可在攻城战中,兵力的优胜很难发挥出成效来。
    毕竟攻城不似野战,野战中兵力的多寡,往往会决定战局的走向,但攻城战中,就算有十倍于守城方的兵力,也难以发挥出效果来。
    因而,袁谭这一路的战局出现了焦灼的态势,三五月内,却是难以见到一个结果。
    <a href="/kan/176503/" id="pb_next" class="Readpage_down js_page_down">下一章</a>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1/1809/32187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