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1章 独到见解(上)

推荐阅读:多子多福,从娶妻开始争霸天下封神我是萧升我就是你们的天敌掌门师伯新收了个女徒弟我以机缘觅长生笼中青雀(重生)年代文草包妹妹回城了锻造师:开局逮到校花偷我异能锁御兽时代,我开局神级天赋君向潇湘我向秦

    谦逊有礼,做事得体。
    这是厉元朗给王丛的正面评价。
    千万别小看这么一句看似普通的回答。
    里面可是蕴藏很大学问。
    第一次见面,厉元朗以东道主身份宴请王丛。
    一个是感谢他发现媛媛,平安送到家。
    其二,厉元朗也想趁此机会,了解王丛这个人。
    从见面伊始,厉元朗对媛媛事只字未提,不是他故意拿大,而是凭借王丛和他以及妻子特殊关系,有些话不用挂在嘴边,彼此心知肚明即可。
    再者,王丛是白晴推荐给他的。
    按理说,厉元朗应该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但是厉元朗一直拖到今天没松口,有他的考虑。
    先不说调动,以目前形势,厉元朗暂时不宜这样做。
    原因无外乎他需要衡量和多重思考。
    首要一点,是陈先在前农县的工作不是很顺利。
    马士昌以及县里其他成员,对他还是很尊重的。
    毕竟他是汉林市委领导,级别上高出旁人。
    可这种尊重,却让陈先难以迈出第一脚。
    表面上,所有人对他毕恭毕敬,暗地里却不配合。
    陈先在厉元朗身边多年,自然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
    前农县有三股势力。
    一股是前任书记李高林这一派。
    李高林在前农县扎根好几年,肯定培植一批人追随。
    而这帮人在李高林出事后,有的另寻靠山,拜入马士昌门下的占了一部分,倚靠常务副县长倪启光的也有几个。
    其余的都在观望。
    这倒是给了陈先一个机会。
    他上任之初,接连找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谈话,打探底细,了解他们的态度。
    不知为何,这群人似乎心存忌惮。
    对于陈先抛来的橄榄枝无动于衷。
    这让陈先很是费解。
    第二股势力,无疑就是县长马士昌。
    毋庸置疑,李高林出事,马士昌很大程度以为,自己会是书记的第一人选。
    不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陈先空降而来,他的失望之情在所难免。
    别看他曾经亲自登陈先家门拜访,无非是看在陈先地位比他高出一截儿的缘故,不得已为之。
    马士昌心里憋着一股劲,面上不能显露出来,暗中指不定怎样想着为难陈先。
    第三股势力不是县委副书记,却是常务副县长倪启光。
    他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前农县人,可他一工作就在前农县,从乡干事,一步步做到如今位置。
    长期在前农,很容易培养起一帮追随者,尤其前农本地人。
    说他是本土派代表,正当合适。
    面对三伙人,陈先想要头三脚发力,难度可想而知。
    这些情况,陈先不用亲口说,厉元朗想也想得到。
    即便陈先亲自来他家,嘴上不说,厉元朗从他脸上已然找到答案。
    在厉元朗的再三追问下,陈先总算道出他的苦衷。
    厉元朗当时没说别的,而是要送给陈先一副字。
    他闲暇之余,在书法上下了功夫。
    写字能让人情绪冷静,专注于心,抛开烦恼和忧愁。
    厉元朗写了四个大字:戒急用忍。
    陈先看到后,恍然大悟。
    这四个字含义,正是陈先需要领会。
    遇到困境,保持冷静沉着,不要急于求成。
    选择忍耐,等待合适时机再动。
    这幅字,陈先如获至宝,特意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一个是时刻提醒自己,另一个也是起到震慑作用。
    省长给我题字,所有想要对他不利的人,是否敢冒着得罪省长的风险,需要好好掂量掂量。
    所以说,陈先在前农县遇到困难,厉元朗始终记挂在心。
    生怕他出了问题,影响到他今后的前程。
    厉元朗不急于定下秘书,也是考虑若是有朝一日陈先实在干不下去,大不了调回来。
    能做他的秘书就做,做不了的话,也会在省政府办公厅,给他找一个合适位置。
    综上原因,厉元朗对王丛始终犹豫不决。
    现在,机缘巧合,王丛以这种方式出现在厉元朗的视线里。
    让他有机会了解王丛。
    “能喝点就好,我们今天不喝多,自己感觉正好为止。”
    厉元朗嘴上这么说,眼睛却在观察王丛的反应。
    王丛点了点头,拿过酒瓶,先给厉元朗的酒盅倒满酒。
    厉元朗端起酒杯,说道:“小王,欢迎你来我家做客。你和如兰结婚,我工作忙,没时间参加你们的婚礼,这杯酒,我祝你们夫妻幸福美满,白头到老。”
    王丛连忙欠身,双手端杯,十分恭敬的连连表示感谢,并一口喝干。
    接下来,厉元朗询问王丛是怎么发现媛媛的。
    王丛放下筷子,叙述起来。
    也是巧了,王丛正好去楚中机场送客人,无意中发现人群里面的媛媛。
    由于如兰的关系,他知道媛媛,但媛媛不认识他。
    看到媛媛只身一人,背着双肩包,面色匆匆的模样,王丛就感觉出来不对劲。
    于是,他尾随媛媛,见她在取票机取票,目的地正是汉林。
    第一反应,媛媛要去汉林见她爸爸。
    王丛当即给如兰打电话,通过妻子反馈给白晴。
    这时候的白晴,已经得知媛媛离家出走,正在联系人寻找。
    不成想,媛媛踪迹被王丛发现。
    便让王丛暗中保护媛媛,千万不要随意暴露身份。
    以她对媛媛的了解,这孩子叛逆心理极强,万一发现王丛跟踪,弄不好临时改变主意跑开,再想找她可就费劲了。
    王丛按照白晴布置,买了同一航班的机票,一路上跟随,直到田泽在机场接媛媛,他才表明了身份。
    厉元朗听完,再次和王丛喝了一杯酒。
    两人边吃边聊,话题聊到王丛对汉林市的印象。
    王丛是南方人,对隶属北方的汉林,有着他独特视角。
    他说:“汉林夏季气温不高,凉爽宜人。去年,汉林市的冰雪节让我印象深刻,我虽说没来,但通过媒体报道,知道汉林为打造冰雪艺术,没少下功夫。”
    “总体而言,我挺喜欢这里的。这里没有南方城市的喧嚣,也没有那么快的生活节奏。城市建设处处彰显异域风情的特色,而且,这里的人性格爽朗、心地善良,还十分热情。”
    厉元朗赞同,“总结的很到位。”
    说到这里,王丛停下筷子,似乎欲言又止。
    “小王,有话就说,我家里畅所欲言,千万不要有隐瞒。”
    王丛想了想,说道:“省长,我发现汉林有一所外国学校。不过,现在是暑假期间,学校正处于关闭状态。”
    “是的。”厉元朗承认,这是森竹会社和汉林市政府达成的合作,学校定在九月份开学。
    “噢,原来是这样。”
    “怎么?你对这所学校感兴趣?”厉元朗试探着问。
    “省长,恕我直言,这类学校我觉得不是很……”王丛踌躇着,斟酌词语用什么好才准确。
    没想到,他这话,却正好引起厉元朗的兴趣。
    身体往后一靠,抱着胳膊笑眯眯看向王丛,厉元朗说:“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讲,省里对森竹会社投资教育,存在着不同意见。”
    “不过,这件事是罗谦同志力促的,他又身兼汉林市书记,可以说,在引进外资办学这件事上,罗谦同志一锤定音。”
    罗谦这个名字,王丛岂能不知?
    他便问:“省长,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问吧。”
    王丛认真说道:“森竹会社投资教育,投资的也是他们自己的教育,与洛迁省乃至汉林市关系不大。”
    “他们招收的学生,面向本国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全面按照他们国内的教育方式,可我们的孩子连录取机会都没有。”
    “由此可见,投资教育不过是个幌子,其真正目的,我觉得令有原因。”
    对于王丛的见解,厉元朗很是好奇。
    笑呵呵的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7.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1/1785/38602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