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书摊子

推荐阅读:嫡女风华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神级悟性,我靠读书成陆地神仙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斗破:火麟飞模板,三天之约!满门冤种炮灰,皆由师妹带飞蛇仙:开局吞噬仙帝我驯养师,养虫族天灾不过分吧?主母操劳而死,重生后养崽摆烂了一人之下:开局蛙崽送我绝缘之爪

    其他学生还得走回学校才解散,牛建国原地就能回家。
    人还因为选错了心里头难受,到家把铁锅往地上一放,还踢了一脚撒气呢。
    黄水仙刚好瞧见了。
    这年头活下来的都是当年幸运没饿死的,谁家底线都是不能霍霍粮食。
    做饭的锅当球踢也不成啊,那被灶王爷知道了不得气死。
    猛然发现大白天大人居然也在家的牛建国麻溜的去捡锅,嘴里一边叨叨:“手滑了一下…哎哟哟…那声吓我一跳…”
    黄水仙挺不高兴,但儿子这两天嗓子眼不舒服也就没说啥,问了几嘴咋这时候回来。
    她还得去操心加工厂的事,这会着急出门,撂下一句:‘但凡再有一次,看我打不打你。’
    牛建国心情更差了,奔进屋狠狠把门一摔的同时又相当迅速的在门要关上的那一刻用手挡了一下,轻轻的虚掩上门,然后提心吊胆的听听外边的动静。
    发现亲妈没察觉,已经等人家出门了,牛建国才一个人在屋里崩溃外加无声呐喊以及上蹿下跳的难受。
    他就应该去市里头玩的!!
    这会市里头,虽然卖不了烟,但苟宋这一趟成了半个行业人。
    小孩挺沮丧,打算回去告诉牛建国别遗憾了,那会哪怕真成了也进不到货,没白费功夫那都算是挣到了。
    沮丧情绪持续到看见旧书摊子,一堆小孩围着看小人书。
    两分钱一本,小孩几乎人手都是一毛钱,能看五本。
    旁边还有瓜子摊,还得买个几分钱的瓜子配套。
    还能记账,谁谁谁家的孩子今儿看了多少本,回头家长下班以后过来结账。
    大妞以前也干过这业务,不过规模没法和人家的比。
    这旧书摊上说有上百本书,正儿八经支起摊子的。
    大妞一眼就琢磨上一本《红楼梦》。
    她又不住在市里头,想买回家。
    摊主看了一眼,要收两块钱。
    大妞指了下身后的徐春娇,幽幽的说:“我家大人也在的......。”
    人家乐了,叨叨没宰人,这是老版的书。
    有些书就是这样,成套的还能收集,这就跟集邮是一样的。
    连环画便宜点,还有些卡了章的老版书,价格还能更高一点。
    两孩子就得问问:“这么贵啊?是书都要?”
    小孩们回回去城里没少去收购站。
    那地方好啊,卖头发卖牙膏皮卖鸡骨头啥的都可以。
    家里头缺点啥东西去那逛一圈找点零件或者平替也行。
    那也有可多可多的书了,书皮卷页,纸张发黄的和九成新,没啥瑕疵的都一样,只能论斤卖个废纸钱。
    两孩子还像模像样的商量起来,挨家挨户的去收,这太费劲了,直接去了废纸收购站,跟人讲好了价钱,选着品相好的拿。
    这回也没白上卷烟厂参观,人家行业里头的弯弯绕绕真是开了眼了。
    再商量时都不由自主的运用了起来。
    两孩子都感觉自己升华了,干啥事不能一拍脑门,不了解货源和市场就干。
    这就跟卖烟一样,得先摸清楚里头的门道。
    买的旧书也不过是个废纸的价钱。
    拿收废纸的成本收来的书也不怕过期,而且越久越吃香,实在卖不出去的旧书大不了当废纸再卖一遍儿.....。
    人家就瞧着有趣,再说都不是一个地的也不怕抢生意,好心叨叨最好是连册的老版书,按年份和品相可不一样的价钱呢。
    最好还是写过字的,卡过章的,有些人最喜欢看书上别人上头的批注。
    瞧见两孩子听得认真,摊主好好讲了一下各类旧书的好处,告诉本地旧书淘换市场在哪,哪几个摊位比较好。
    人家指着书一本本的教,“收书的时候就看看印着哪年出版第几次版,有的人就喜欢收集初版的书,也有的喜欢收集印刷最好的那一次,光早也没有用,你看看这本就是..”
    摊主指着书上瑕疵的地方让两孩子看看。
    收集上来的书太破旧也不成,还得学会修书。
    书还能修啊?
    “能啊....”
    “书要是脱页了,拆开上一遍胶水也就行了,这属于容易的。”
    “南方每年都有回南天,书放久了也容易干燥变脆,要是碰上翻动勤快的,没几年书的纸张也得补胶”
    “还有一种是淋了雨再晒过,纸张发黄严重,这种也能修。”
    这里也算旧货市场。
    这里不止是旧书,还有其他一些东西,杂七杂八的摊位成排摆着。
    不少人在看书,翻翻看看的,还不时跟同来的朋友谈论几句。
    摊主也不急,还继续和两孩子说,“咱卖的旧书就不怕人看,新书定价都是定死了的,旧书还能往上涨....。”
    苟宋就得再问问,那书都是咋修的,胶水用黏对联的米糊行吗?
    人家不太乐意多说,顾左右而言他的叨叨,“你们要是有旧书也能卖到我这里,知道咋修没有用。”
    苟宋没有昏头。
    小孩打从去卷烟厂溜达了一圈就知道干一行就得懂一行。
    徐春娇随手拿起摊子上一本大部头书,叫两孩子慢慢来,不着急赶路,又问摊主多少钱。
    大部头书哪怕是二手三四十块钱,专业性的书也就特定人群买,能卖出去就是赚到。
    大人之间也不用说得太明白,人家一瞅这老太太买书也不讲价,就再多说了几句。
    修书得用白芨水的浆糊。
    那可是了不得的好东西,做修书的浆糊黏得牢,还能往脸上用。
    涂在脸蛋上的护肤品就两样,一样是芦荟汁,另一样就是白芨汁,说得大妞不由自主的摸了下脸。
    这附近有甘蔗摊子,引了不少蚊子。
    老太太倒是没怎么被咬,大妞腿上一会一个包,一会又一个包。
    小孩愣是一声不吭,边给包包掐十字边陪着小伙伴停了四十多分钟。
    苟宋的副业,到底是有了雏形。
    也不知道是不是接触了这行当,往后长着长着往斯文败类那一方面发展,愣是跟老苟家没一个像的,那也是后话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1/1689/47226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