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爱拼就会赢的时代

推荐阅读:西游:从娶妻开始无敌两眼一睁就是干,反派不干我来干军校生但沉迷种田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触碰蔷薇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混沌古鼎至尊鼎凌云寒月陆雪瑶梦魇降临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徐春娇寄信的时随手把买的电吹风也捎带打算一块寄出去,
    她有琢磨出应该不容易,所以头一回只拿点东西试试水,到了地儿一打听,何止是不容易,简直是过劫难的程度。
    小老太寄完信拎着东西刚出邮政局大门就被水客围住了。
    人家有法子人肉背回鹏城或者羊城。
    头一个围上来的叨叨只要那边有接应的人就成,第二个围起来的拍着心窝子表示没有也没关系,他认识字,只要说个地址,把邮票费也给付了,人还能帮忙邮寄!
    徐春娇已经打消了邮寄的念头,再说东西虽然不值多少钱,可她咋知道人会不会拿了东西就跑,天大地大上哪找人去。
    小老太不为所动的走自己的路。
    一辆摩托车停边上了。
    骑车的估摸着不到三十岁,穿得很得体干净,客客气气的问坐不坐车子,去哪都只要十块钱。
    这么说吧,香江最底层的工种一个月都有八九百块钱,这十块钱就跟白送没什么两样。
    小老太多谨慎啊,哪能让人随随便便的骗上车去。
    人家老真诚了,先是叨叨这地儿离坐巴士的地儿远着呢,腿着去多受累,而且巴士刚走,下一班车得四十分钟。
    再叨叨自己不是专门干这个,有工作有身份证,就是挣点外快。
    徐春娇一点信息都没往外透,对方就已经主动把家底子给亮了出来。
    小老太坐上摩托车的时候,脑子里回荡的都是:小伙子怪有礼貌和分寸的嘞。
    头一回坐摩托车,徐春娇第一脚甚至踩的是排气管而不是脚踏。
    起步那一下往前扑的惯性有点吓人。
    等车子顺当上路以后,这坐摩托车和骑自行车以及坐小轿车比起来,也确实有点别样的风味。
    小老太琢磨早晚得弄一辆摩托车。
    人就得问问,这车在本地好不好,内地似乎还没瞧见过呢。
    小伙子倒也没叫话题掉在地上过,仔仔细细的说了车的事,转而又念叨了些家长里短,提了几句家里老母最近看的《上海滩》,再提几句儿子闺女的趣事来。
    等到了目的地,人‘刷’的从裤兜里拿出一张名片,“老同志,以后有东西想往内地送就找我。”
    徐春娇到底还是把手里头的电吹风交代了出去,交代好地址瞧着人骑着摩托车潇潇洒洒的转身离开,感慨真是个人人八百个心眼子,爱拼就会赢的年代啊。
    瞅瞅人家,一趟路挣两份钱,惹得小老太挣钱的心都开始发痒,琢磨信啥时候到,内心倒也是抱着几分期待,保不齐能快个三五天呢。
    小老太的愿望没实现,中旬寄出去的信月末了才到镇子上的邮政局。
    海岛有华侨农场。
    之前跟白眼狼打架的时候又安置了三万多名。
    华侨来源也不仅仅是白眼狼那边的,马来西亚,印尼的也相当多,拿到香江的来信并不是很奇怪。
    挑拣信件的工作人员嘴了一句,“哎呦,老牛家这回的信也是香江的。”
    因为都是一帮人一个工作岗位干到退休为止,对于信件往来比较频繁的客户,邮政局内部的工作人员都是记着的。
    边上的女同志立刻探过头来瞧了瞧,叨叨之间有一回从闽南寄回来过几回,那会是她分拣到了。
    老牛家甚至还有固定的分拣格。
    投递员瞧见有先锋生产队的信,都不用仔细看,出了邮政局的大门熟门熟路的就往海鲜饭店走。
    几年的时间,老牛家于镇子上的邮政局来说已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先锋生产队的信就一封,如果能碰见老牛家的人,那么就能节省出一段路来。
    邮递员记得这家的大儿媳在海鲜饭店,这家的二儿子在机关单位。
    海鲜饭店门口,刚好有先锋生产队的社员行色匆匆迎面走过来,嘴了一句‘黄水仙早就不是这儿的经理了’
    话落人就想走。
    现在是学校放学时间,人赶着去接一个食客的小孩来吃饭,下午父母放学以后会过来结账
    等会还得去街道对面一家孤寡老人那送饭。
    人家退休金,可是儿子当人民子弟兵去了,女儿当年下乡结了婚,离这十万八千里的照料不到。
    送了饭后当场收钱。
    这还是之前第一回买卖石斑鱼时徐老太耳提面命的叮嘱要对金主好引发的后遗症。
    徐老太说了,人会老,但顺着的财神爷不会跑。
    有一说一,徐老太的话没错的,海鲜饭店的营业额一直都不低,一天营业额能有五六百块钱呢。
    海鲜饭店算是打破了先付款再吃饭的规定,被饭店办公室揪住又得检讨,所以都是悄咪咪的来。
    写检讨事儿小,徐老太不在,她大侄子会给饭店扛炮火的。
    主要是这个月没少听食客从报纸上瞧见明年一月份,羊城第一家合同制的宾馆得开张。
    听说往后服务员都不是铁饭碗了。
    社员们藏着掖着也怕让其他国营饭店知道,要是学他们也在外头揽活,可要少挣好多钱的!
    路都走出去老远了,社员忽然回过神来追问,“是不是徐老太的信啊?”
    要知道社员们茶余饭后说的都是去了香江的牛桂枝和徐老太。
    能抢先得道一丁点消息,哪怕只是‘徐老太来信了’,都能在饭桌上成为焦点。
    唉,瞧着跑远了,该是没听见。
    快一月份了,海岛最冷也就这时候,除了狗子都没人爱往外溜达。
    今天先锋生产队就老牛家一封信。
    邮递员一路都琢磨看能不能碰见老牛家的人,到生产队门口,只见着老牛家的狗。
    一人一狗对上视线。
    本来双方各自离开就行了,但是过来吃饭故意卡视角,从人家后背搞偷袭。
    都是老熟人,邮递员不怕老牛家的狗,等狗子快到脚边也跟着猛地调转车头,反向去追狗子。
    骑着自行车到底是行动受限,总是赶不上狗子的走位。
    到底是路过的李知青伸出了援手挡在中间。
    一人一狗才意犹未尽的分道扬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1/1689/41842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