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新阅读小说网,阅读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父慈子孝 > 第二百零五章:李厥的好友叫骆宾王

第二百零五章:李厥的好友叫骆宾王

推荐阅读:太平客栈攻略四个大佬后我掉马了掠天记龙辰帝洛曦宠婢万相之王顶级弃少二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直播中,我实施了完美犯罪

    李承乾觉得长安的报纸,很有意思。
    萧瑀一系的江南报纸,在李恪负责银行之后,就对银元之事,进行铺天盖地的正面宣传。
    江南士族也是大肆声援,立场坚定的表态支持。
    反观山东世家那边,清一色的负面报道,但态度上却有些暧昧,说反对的也有,说支持的也有。
    他们只是要跟江南士族对着来。
    你报道正面,我就报道负面。
    究其根本原因,是长孙无忌不满李恪负责,换做是山东世家的话。
    立场就会发生鲜明的调转。
    说白了。
    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江南士族把持银元的发行,可以理解为太子给江南士族的一次扶持,是甜头好处。
    声势自然得鼓噪起来。
    山东世家就看不惯萧瑀他们上蹿下跳,这本该是他们来把持的才对。
    不管如何。
    这对李承乾来说,喜闻乐见的。
    萧瑀那边的底气不太足,就给他们加加份量。
    山东世家这边实力太强,就压一压他们。
    双方打的越热闹越好。
    他面带浅笑看报,李治与长孙冲侍奉在他左右。
    “山东世家不敢明着反对银元的发行。”
    “反对就是反对哥哥。”
    李治说道:“所以他们只能是朝着三哥去,朝着江南士族。”
    “说起来,这事是应该舅父负责的。”
    “哥哥把这差事给三哥,舅父难免会不舒服。”
    民部向来是负责铜钱铸造的。
    也是管钱的。
    银行该是属于民部职责范畴,却不属于民部。
    有微词是正常的。
    没有微词那才怪了。
    长孙冲狐疑,道:“不至于吧,太子首肯的事,阿耶会反对?”
    李承乾好奇道:“你是怎么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侵犯,不会有反应的?”
    “没有啊。”
    长孙冲清澈愚蠢的眼神,很是亮堂,“稚奴在东宫,不就是相当于半个太子家令了。”
    “我就觉得没什么。”
    “反而少做事,没被太子教训。”
    李治:“……”
    原来你知道啊。
    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李承乾被他给逗笑了,长孙冲二十多了,却对权力还是不太敏感。
    不过也能理解。
    他所在的环境太好了。
    东宫有太子护着,外面有他爹在,家里还有个长乐持家。
    不管什么时候,长孙冲都不太有烦恼。
    天塌了,有高个的顶着。
    “你就一点也不对我生气?”李治好奇的问道。
    “我生气干嘛,你来当太子家令不成?”
    长孙冲撇嘴,道:“你迟早要走的,而我,太子家令会一直侍奉太子。”
    “你能吗?你肯定不会甘愿在东宫待着。”
    “你真要想当太子家令,我让了便是。”
    “不干事,待在太子身边,照样可以。”
    他的意思是自己与李治的角色互换。
    李治被整的哑火了。
    李承乾失笑不已,头一次对长孙冲另眼相看,“稚奴,看看你冲哥的心态,这是大智若愚啊。”
    长孙冲可能想的不太多,但很清楚一点,李治对他太子家令是造不成任何威胁的。
    可以说,忽略李承乾的用意外,他本身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臣弟受教了。”李治拱手道。
    他也是对这位表兄的想法,又是好笑又是无奈的。
    家令当到他这个份上,绝对是独一份。
    “阿耶!”
    李厥走了进来,乖乖的朝着李承乾施礼,旋即对李治,长孙冲见礼。
    “二郎!”
    长孙冲上前,抱着李厥道:“你这小子,去哪里了?”
    “怎么穿着这一身衣服?”
    “想没想表叔?”
    “表叔可想死你了。”
    李厥抗拒的推他,胡子弄得他很不舒服。
    李治也上前看着这小家伙。
    “叔父,救我!”
    李厥喊道。
    长孙冲不满道:“表叔白疼你了。”
    “冲哥……。”
    李治拯救侄子于危难之中,牵着他的手,关心的询问他情况。
    只不过这小子闭嘴不说话,明亮的大眼睛,望着李承乾。
    “过来!”
    李承乾道。
    李厥上前,旋即跪坐在李承乾身前。
    李治他们围了过去,跪坐一团。
    “哥哥,二郎长的越发壮实,看起来充满野劲啊。”李治笑道。
    长孙冲道:“这小子,几个月都见不到,殿下把他送到哪里去了?”
    “看起来就跟乡野孩子一样。”
    李厥的地位,几乎在朝野的共识,就是第三代接班人。
    他是太子的嫡子。
    至于李象,一个庶长子,地位肯定比不上李厥的。
    如今的李厥快六岁了。
    但从今年,李厥就少有在东宫,也不知道被太子丢到哪里去了。
    太子妃生父苏亶不止一次来询问,却也不知道下落。
    “阿耶。”
    李厥眼睛闪烁着亮光,他的眼睛很是有神。
    “我想求阿耶一个恩典。”
    “怎么?”
    李承乾下意识的以为,这小子惹事了,可也没听到有人禀报他啊。
    “我在学堂之外,认识了一位好友……。”
    长孙冲好笑道:“你这么小,还有好友?你知道什么叫好友吗?”
    “表叔!”
    李厥虎着脸,很是生气,“你打断我说话,很不礼貌。”
    “先生教过我,在他人说话的时候打断,是不尊重的行为……。”
    长孙冲面色讪讪,被小屁孩给教育了。
    李治哑然失笑,人不小,说话还一套一套的。
    李承乾也偷着乐,笑道:“二郎,你这好友多大了?”
    他也很好奇,二郎说的好友是怎么回事。
    “六岁,不七岁!”
    “这是玩伴吧。”长孙冲道。
    李厥很不高兴,气冲冲的:“是好友!”
    长孙冲一个劲的坏笑,也不反驳。
    但就是这样,让李厥无力得很。
    “你要为这位好友,请什么恩典?”李承乾瞪了一眼长孙冲,温声问道,照顾着李厥的情绪。
    “免费入学!”
    李厥说道。
    “这是应该的啊,不用我的恩典就可以。”李承乾不解的问道,“难道是官府不办吗?”
    “不是的阿耶,他是其他地方的,因为户籍不在长安,就没有资格,官府也没办法。”
    李承乾有些上心了,继续询问。
    “我听先生说过,说是不属于长安试点范围,就没有资格。”
    李厥低声道:“先生也没有办法,只是说这等神童可惜……。”
    “阿耶,能不能帮帮他。”
    “他很好,很聪明的,我很喜欢他,他还会作诗。”
    “只是户籍不在长安,所以……。”
    看得出来李厥很是喜欢这个玩伴。
    李承乾问道:“二郎,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
    “对啊。”
    “真的?”李承乾再次问道。
    李厥有点心虚的低头,小声道:“是狄仁杰教我的。”
    闻言,李承乾明了。
    果然是这样的嘛,不然他一个六岁不到的孩子,怎么会想到这些。
    狄仁杰本来是在长安读书的。
    但李承乾却把他放去,与李厥伴读。
    这是为李厥准备的班底。
    “阿耶,狄仁杰也很喜欢他的。”
    “你说他会作诗,作了什么?”
    李厥兴奋的说道:“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李承乾惊讶,他猜到是谁了。
    “这诗简单易懂啊。”李治诧异道:“真是七岁作的?”
    “他叫什么?”
    “骆宾王!”李厥说道。
    果然是他。
    李承乾暗忖。
    长孙冲疑惑道:“七岁作诗,说是神童,怎么可能没书读?”
    “二郎,不会是诓骗你的吧?”
    李治也突然意识到,这不简单。
    李厥心思很是单纯,激动的反驳,他的好友怎么可能骗他。
    李承乾倒是觉得没问题。
    李厥在外的身份,可没有人知道的。
    “去把王平安叫来。”
    “还有狄仁杰!”
    “是!”
    没多久,王平安先到,李承乾问了一些事情后,等到狄仁杰到了,再问他具体的情况。
    确认是骆宾王后,他有点好笑。
    这二郎,在外启蒙,竟是能遇到初唐四杰之一啊。
    “二郎,国策是规定,所以不能破坏。”
    “不过阿耶答应你,会想办法的。”
    “如何?”
    李承乾委婉的说道,也不想让儿子第一次主动提的要求,遭受挫折。
    “多谢阿耶!”
    李厥兴高采烈,但狄仁杰却是拘谨万分。
    “孤答应过你,只要你能帮助二郎,孤给你士子徽章。”
    “明年给你如何?”
    李承乾笑道。
    狄仁杰恭敬的说道:“多谢太子殿下恩典。”
    “嗯,去吧。”
    等到他们离开,李承乾想了想,道:“冲弟,安排下,过几天,我们出去一趟。”
    “便服!”
    “是!”
    长孙冲应完,突然意识,道:“便服?”
    “殿下要微服私访?”
    “嗯。”
    ……
    几天后。
    李厥前往学堂,李承乾一行也便服出行。
    “殿下,你让二郎在这种地方上学?”
    长孙冲很是震惊。
    这不过是一个县属学堂罢了。
    他见到李厥这个皇孙,竟然跟一群乡野孩子玩耍。
    李治也大为震撼,太子哥哥怎么想的?
    李承乾笑意不减,道:“你们觉得不行吗?”
    “殿下,这是不是有点轻率了,二郎到底是万金之躯,他不该是在这种地方的。”
    长孙冲很不理解,“那些毛孩子,没轻没重,伤到二郎怎么办?”
    “再者说,这地方能学到什么,又没有什么名士……。”
    在他看来,太子嫡子,想要启蒙读书,天下什么名士大儒不蜂拥而至的啊。
    怎么可能会在这偏僻之地,与那些乡野孩子为伴?
    “稚奴觉得呢?”李承乾问道。
    李治道:“我也觉得不太好,二郎生来尊贵,怎么能与凡夫俗子为伍呢?”
    “这学堂,谁又资格能肩负启蒙教育二郎的重任?”
    李承乾不由一笑。
    谁有资格?
    这学堂的先生,还真有资格。
    学堂先生们很年轻,有叫张柬之的,也有叫裴炎的,还有叫魏玄同,韦思谦等的。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1/1577/11329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