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新阅读小说网,阅读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父慈子孝 > 第一百八十三章:什么叫皇室宗亲的力量

第一百八十三章:什么叫皇室宗亲的力量

推荐阅读:太平客栈攻略四个大佬后我掉马了掠天记龙辰帝洛曦宠婢万相之王顶级弃少二误入阿姨圈,我躺赢人生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直播中,我实施了完美犯罪

    皇子成年必须去封地。
    除去稳固地方的统治之外,还有远离朝廷中枢,避免滋生出野心,危及皇太子的地位,从而被有心人利用,导致政治纷争的出现。
    之前的魏王李泰,就是如此,差一点就闹出严重的政治事件来。
    好在李承乾及时将其扼杀在苗头中,没有进一步的闹大。
    唐初贞观年,这个时间节点,也是最为微妙的时期。
    因为隋朝灭亡并不久远,朝中朝外,都还充斥着大量的隋朝臣子。
    同时还有李建成余党等存在。
    各方势力充斥在朝堂之上,看似全部被李世民给压住了,但局势之复杂难明,谁也不知道各自有着什么心思。
    但凡有个不小心,就会发生惊天的祸事来。
    李恪这个人的身份,其实是比李胖胖还要敏感,其背景之复杂。
    他生母是隋炀帝之女,隋炀帝是他外祖父。
    隋炀帝生母是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独孤伽罗是李恪的曾祖母。
    李渊生母独孤氏与独孤伽罗又是亲姐妹。
    隋炀帝之女杨氏,乃是萧皇后所出,萧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宋国公萧瑀是萧皇后弟弟,是杨氏的舅舅,李恪的舅公。
    李恪又是李世民的儿子。
    他身上的血脉算起来,独孤氏,萧氏,杨氏,李氏。
    三大皇室血统,四大豪门血脉。
    放眼当下,也就他弟弟李愔的血脉与之等同。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长幼之分而已。
    这样一个有着前朝皇室血统,又有着本朝皇室血统,多重豪门姓氏血脉背景的李恪。
    他本人能力又不差。
    西梁才过去不到一百年,隋朝灭亡也不过是二十多年。
    多少前朝的遗老遗少,依旧活跃在贞观朝。
    李恪要是不在封地,在长安中枢这个地方,别说朝臣不放心,寝食难安,怕是李世民估计都有点睡不着觉。
    毕竟这个背景的加成,在唐朝实在太恐怖夸张了。
    也就是李世民在位的时候,还好说。
    毕竟贞观功臣们,都还健在,那些遗老遗少翻不起风浪来。
    历史上,李世民噶了之后,李治上位,不到四年,李恪就牵连进谋逆案死了。
    虽说是长孙无忌陷害的。
    但李治就没有除掉李恪的心思?
    李世民曾说过李恪类他,欲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后来长孙无忌阻止了,立的是李治。
    可这是一根刺啊。
    李治难道不怕?
    就李恪这血统背景,只要他还在一天,李治就能随时感受到莫大的威胁,害怕镇不住的那么一天。
    早点噶了,他也心安。
    否则,就长孙无忌的诬陷谋反,李治看不出来?
    锅是长孙无忌的,李恪,李愔两兄弟,一死一废。
    从政治角度来看,李治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说白了,还是李世民这个老色批,管不住裤裆里的玩意儿。
    弄出这么一个BUG般的存在来。
    谁不忌惮,谁不害怕啊。
    李承乾也不得不感叹,要不是自己占据嫡长身份,跟李恪比较的话,论血统真的有所欠缺。
    也不怪有人说李恪有明君的潜质。
    有人这么吹捧,是有道理的。
    但这些对他来说,都无所谓。
    李恪出身是高贵,但注定与皇位无缘,朝中大臣几乎都是他外祖父杨广的反臣。
    他上位好为母族清算是吧?
    群臣显然不会答应的。
    只不过会有遗老遗少,不甘寂寞,借他的身份来搞风搞雨罢了。
    ……
    李承乾找了个地方坐下,看到李恪神色不太好,就知道他心中的想法。
    李恪觉得留在长安,实则是在害他。
    就他在长安待久了,势必会引起剧烈的政治纷争。
    李世民的老臣,李承乾的支持者,都不愿意看到,李恪这个有着前隋皇室血脉的皇子,待在长安。
    可李承乾偏不,就要留。
    “坐吧。”
    “今日艳阳高照,天气适宜,正好咱们几兄弟谈谈心。”
    李承乾说道。
    “是!”
    几兄弟围着李承乾坐下。
    “让你们留在长安,是我作为兄长的想法。”
    李承乾说道:“你们是我的亲手足,血脉相连,我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不好的看法的。”
    “作为兄长,关心爱护弟弟,是作为一个兄长该有的责任与胸怀。”
    “大唐天下,不单单是要我承担起来。”
    “你们要也帮助我这个当兄长的。”
    “我说过,缔造前所未有的盛世,匹夫有责。”
    “身为皇室血脉,你们更加该肩负责任。”
    他也没看众人的反应,“哥哥有需要弟弟们帮忙的地方。”
    “你们应该全力的帮助我。”
    “不要在意他人猜忌什么的,那是庸人自扰之。”
    “你们心中怎么想的,我不知道。”
    “但我可以告诉你们,留你们在长安,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免去往后的封地,你们只有一个亲王的爵位头衔。”
    “往后,你们允文允武,不管是从政,还是从军。”
    “都是可以的。”
    他含笑道:“比如我李家的大圣人,青雀就一心的扑在文学上,为我大唐编写一部旷古烁今的《贞观大典》。”
    “有人说可以称之为《唐典》。”
    “但我觉得,不管是《唐典》还是《贞观大典》。”
    “都是由青雀一手编写的。”
    “是为陛下的文治武功添彩,为天下创造前所未有的盛世,做出的一份功绩。”
    李恪看得出,李泰编写《贞观大典》的用意。
    其实是对李泰的约束,无心他顾。
    一场夺嫡风波,就这样被太子兄长用这样的方式给化解了。
    往后不可能再次出现,魏王有染指夺嫡的心思。
    他不知道,太子这话,是不是也是在提醒他们。
    让他们也学李泰一样,找事情做,表明自己的心迹。
    “稚奴已经跟在我身边许久了。”
    “回去后,三郎也跟在我身边做事吧。”
    “五郎从军,熬炼捶打去了。”
    “六郎,你在外面做的事情,我是听说一些的。”
    李承乾笑吟吟的问道:“你选一条路。”
    “是从军,还是从政,或者是去搞文学。”
    “又或者是去经商。”
    李恪忍不住道:“兄长,亲王经商,有损皇室声誉……。”
    李愔怕怕的,他不知道太子从哪里知道,自己做的不法之事。
    正好不知道怎么开口,亲哥帮他了。
    他虽然游手好闲,喜欢玩乐,但也不是傻子。
    今天的事情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
    “兄长,不是臣弟抗拒,此事父皇不点头,朝中大臣非议,我们也难以不从的。”李恪说道。
    “无妨。”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只要你们愿意听我这个兄长的,愿意帮兄长做事。”
    “不管什么刀光剑影,我都会为你们挡下。”
    “李佑这个混东西,我跟他说过,要给哥帮忙,不是给哥添乱。”
    “我对你们也是这样说,也是同样的期许。”
    李治当即道:“太子哥哥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没有意见!”
    李恪毫不犹豫的也说道:“我也是。”
    那还能怎么办。
    太子都把话说到这份上,李治有第一时间表态。
    他再迟疑,那不识好歹了。
    李愔见亲哥也这么说了,连忙道:“太子哥哥放心,全听哥哥的。”
    “我觉得从军吃不了苦,从政也不喜欢,文学更不行。”
    “太子哥哥不如让我游山玩水去吧。”
    李承乾好笑道:
    “三郎,你觉得六郎的想法如何?”
    李恪骂道:“你就这点出息?”
    “丢人现眼的东西,令人贻笑大方。”
    “兄长,你看着办吧。”
    “游山玩水,想的倒是美。”
    “非得狠狠教训教训他,吃点苦头才是。”
    李愔不服气的偏头。
    李承乾想了想,道:“这样六郎,你去找长乐,跟长乐好好学学经商之道。”
    “我会告诉长乐,让她不要有顾虑,该怎么教你就怎么教你。”
    “就这么说定了。”
    李愔也没办法抗拒,李恪有心说什么,最终也只好咽回去。
    李承乾起身,道:“陛下上位不光彩。”
    这是人尽皆知的,只不过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提起。
    太子这么说,也让他们有些惊讶。
    “不少人都在看我们李家儿郎的笑话。”
    “我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
    “我李家儿郎,兄友弟恭,同心协力,将共同缔造这前所未有的盛世。”
    他沉声道:“让群臣看看,我们李家儿郎的决心。”
    “这次,让他们知道……。”
    “什么叫皇室宗亲的力量!”
    “遵令!”
    李治率先拜道,李恪等紧随其后。
    “稚奴!”
    “你去告诉河间郡王,江夏王等人,三缄其口,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许说。”
    李承乾道。
    “是!”
    “三郎,你去告诉其他弟弟,我的心意,我不想听到兄弟之间,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是!”李恪应道。
    “至于六郎。”李承乾回头看向李愔,后者表情恹恹的,还是不太乐意接受安排。
    “规矩点。”
    李恪给了他一脚,李愔捂住痛楚,不情愿道:“请太子哥哥吩咐。”
    “给长乐传个话,让她们这些公主,也出份力。”
    “她们身后的婆家,也管好了。”
    “是!”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1/1577/11328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