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把男人和女人都讨好
推荐阅读:青云红颜、全球国战:贫道张角请诸位赴死!、问答观影体:创飞一波又一波、神话版三国、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逍遥四公子、星辰大海、人在星铁,老登带小登、四合院,带着空间混年代、重生:官运亨通、
</br>
宿舍打闹了一会也安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的流量还是很贵的,张有为有电脑的时候,绝对不会用手机浏览。
现在不是没办网嘛,没办法。
张有为拿出手机一看,徐曼曼发了消息给他。
看到是徐曼曼看了他的短片,立马回复道。
【张有为:情绪是必备的,不然你们会觉得太过于平淡了不是。觉得怎么样啊?】
【徐曼曼:还有你最后那一段,把许仙杀了的那段,挺解恨的。白素贞说:小青,我白来世上一趟,一事无成。半生误我是痴情,你永远不要重蹈覆辙。切記!。小青说:幸好我把他殺了,讓他沒機會遇上另一個新歡。】
【张有为:杀了一个许仙,还有千千万万个许仙,人性本就如此啊,经不起考验。】
【徐曼曼:那你经得起考验吗?】
【张有为:那肯定啊,我是圣人!比法海还真!】
【徐曼曼:你就吹吧,刚入学怎么样了?】
【张有为:还行,刚和宿舍的同学认识,明天就要军训了。】
【徐曼曼:我这刚和同学认识,说是过几天军训,然后军训两周。哦,对了。忘记和你说,李晖也在昌南大学,经管学院的。】
【张有为:你的青梅也放弃你了,怎么没和你去京都。】
【徐曼曼:讨厌,不和你聊了。】
...
张有为坐在书桌前,手机屏幕的微光映照在他略显无奈的脸上。
不要去试图激怒任何一个女生。
刚刚张有为已经试过了,徐曼曼已经不回他消息了都。
懊悔已经无济于事。
百无聊赖之中,他打开了新浪微博APP,想要看看自己最新发表的两篇短篇小说,《共同警备区》和《青蛇》在读者中的反响。
这两篇作品分别刊登在《风声》和《倾心》两本杂志上,如今已经正式结束连载。
说是连载,也就是上下篇。
张有为的文学之路,始于对特定读者群体的精心挑选。
他深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书不可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每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喜好和偏好。
因此,他决定采取一种更为精准的策略,通过发布短篇作品,逐步渗透进不同的读者圈层。
最初,他选择了女性读者作为突破口。
精心构思了一篇以女性视角展开的故事,情感细腻,情节跌宕起伏,迅速在女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樊胜美》这篇作品如同一股清流,让众多女性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她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坐井观天”的名字也因此逐渐在女性读者中传开。
随后,张有为又将目光转向了男性读者。
男性读者与女性读者在阅读偏好上存在差异,因此他特意创作了一篇以男性视角为主的小说《云中行走》。
这篇小说充满了紧张与刺激,情节紧凑,悬念迭起。
很快,这篇小说便在男性读者中引起了轰动,张有为的名字也因此被更多男性读者所熟知。
后面又陆陆续续的开始学更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史密斯夫妇》,《梁祝》两本书都更符合女性读者的喜欢。
接着又刊登两本符合男性读者喜欢的《特工》、《投名状》。
这次,张有为更是直接将目标锁定在了,女性读者和男性读者群体。
在《风声》和《倾心》杂志各发一本。
《共同警备区》与《青蛇》,分别投稿给了这两本杂志。
《共同警备区》以其独特的男性视角和紧张刺激的情节,能迅速吸引男性读者的眼球。
而《青蛇》则以其深情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女性视角,也能赢得女性读者的喜爱。
在新浪APP上果然有讨论他作品的,只是两本书现在没有太大的热搜。
毕竟《梁祝》和《投名状》确实更加优秀一些。
但是关于他们的讨论还是有的。
《青蛇》的一条帖子,【《青蛇》抛弃了白蛇与许仙千年之前的恩情,千年道行的蛇妖,找上了一个愣头痴傻的书生,仅仅是因为看上了他的人】。
网友【雨滴先生正在离我而去】:“在《青蛇》里佛是虚伪的,人是懦弱的,只有妖最是真纯见性,小青落入风月场所,以至于无论以后人们怎样说她典雅脱俗,我仍然觉得她风尘入骨。”
网友【冰冷疯癫】:“我一直觉得,这个世上的男人怕是都希望能遇上妖女,美貌温柔自不必说,没有任何世俗要求,喜欢就不计回报,还有十二分的情趣,变着法子让他开心。妖女的爱不是人间的爱,她们多热烈与纯粹。”
网友【阿宝】:“我觉得古代所有的人妖恋传闻,最早都是作者的YY,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美貌温柔的女子,不需你负责还死赖活赖地倒贴。”
网友【清秋雨薇MOMO】:“女子再美再风情终也躲不过一个‘情’字,飞蛾扑火的爱情比比皆是,‘唯一锁骨硕果仅存的人类还双双化了蝶’这句写得好,所以,爱情只是流星一闪,单相思的爱能维持一生,然,无人执手又怎会叫‘爱情’。”
张有为看这些评论,确实都是女生看待情爱的讨论。
还有一个长评,得到了她们的点赞。
果然在爱情面前,女人的话就多了起来。
网友【王老虎】:“发现这年头女的越来越狠辣,男的却越来越渴望痴情!
坐井观天的文字是半碗水兑一碗砒霜,痴情的妖精?
如果白素贞活的像个人,就有如此凄凉的下场,那就是她过分的把自己塑造成一完美的女人。
而许仙不过是个懦弱的、平凡的、好色的、普通的人。
她的完美凌驾于许仙,老婆太强压力太大了,偏偏有个勾人的小妖精出现了。
不出轨简直才...
男人们如果白素贞跟了你,小青再来勾你,你上勾吗?即使你知道了最后的结局。
‘唯一锁骨硕果仅存的人类还双双化了蝶’那是因为他们死的早,短暂成就了完美。
在最华丽的时候落幕闪人是很明智的,要不等祝英台黄脸婆了,梁大人发福了,娶个二姨太,三姨太四姨太...
罗密欧和朱丽叶也是,死的好不如死的早。
其实两小青年认识了不到一星期啊!老外总是很有激情,例如海伦之战。
‘我们白发苍苍一脸风霜的时候,你看我的眼色还是温柔如许。在餐厅喝汤的时候我突然把盐递给你,你头也不抬的接过去。’
这中间没有说一句话。
在30多岁的时候你朋友问你:那么火辣的一女的倒贴你居然不要,真不是男人。
你说:我当时都快起来了我,可是你不懂的,我怕失去她。真怕。有些事当时有多爽后来就有多痛。
很多年后你跟我说起这段话:如果我真的出轨了呢?
‘亲爱的,请千万不要让我发现,请一辈子都别说梦话,我怕我一不小心把你切了,得去坐牢到时候我们的女儿怎么办?’
你哆嗦了一下:我当初怎么会喜欢你这样一狠毒的老太婆。
‘亲爱的,因为那个时候我是狠毒的美丽女子。亲爱的,我会爱你一辈子,不会太痴情,不会太纵容你,如果可以我们一起老死,如果不可以,我会走在你后面。’”
张有为觉得这女孩子是个高中生,视角很新奇。
只是因为还没有变老,认为爱情是因为美貌才心动,才坚贞不渝的在一起。
还有一条评论也挺有趣的,这就是女性读者吧。
网友【缺自行车的鱼】:“这小说中,妖精来了就是一股青烟,那两条蛇的头饰也不多,白素贞和小青化成人形后,就透着媚气。
一个是‘朱门旁惨白的余灰,一个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一个是白子柜中闷绿的山草药,一个是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
白蛇和青蛇一同在西湖畔学人样,遇到了一个男人,南宋标准的小白脸,空守着满纸诗文,寄养在亲戚家白食,讨了一个全能的老婆还禁不住想她是个妖精,娇妻在伴还不够,又要拉上小姨子。
情子当头,没有对错,只为当年一把伞,却撑出半个西湖。
小说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妖,人,神,短命的,活下来的,参透的,沉迷于世的,执迷的,多变的,为的都是一个传,关乎轮回,关乎于欲。
坐井观天无疑加重了青蛇的戏份,勾引素贞和许仙还不算,还和法海有一腿,袈裟落地,剑拔出鞘,转身一个参透世事,再过五百年。
倒是白蛇贞节的犯傻,看上了许仙便信了他“一生一世”的鬼话,留下几滴凡人泪,便把做人当成人生信条。
水漫金山寺,只为我软弱的夫郎。于是倏地一下,雷锋塔倒,又是五百年。
前人传下的逸事,更像是草地里的绣花鞋,把玩或搁置,只是想开了就没劲了。”
张有为觉得这段不错,是个读了书,又有个性女孩。
而当他看到了那句咒语帖,就知道是男读者了。
【法海:大威天龙,大罗法咒,般若诸佛,般若巴嘛轰。哼!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大威天龙!】
后面跟着一溜的重复。
网友【**】:“大威天龙,大罗法咒,般若诸佛,般若巴嘛轰...”
网友【**】:“...哼!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大威天龙!”
...
真男人,讨论的只有法术!
帅就完事了!
张有为看了看,才16点多,时间还早。
继续浏览着评论。
这次是《共同警备区》的帖子。
【妈的,看到最后李秀赫开枪自杀,眼泪就止不住了,作者坐井观天记得收一下刀片】
网友【子戈】:“两次拍照:‘角度总是不对’、‘靠紧一点’的三人和因此被挡去的两金、南成植的缺席(隔世四人合影,无奈缺一);被递还的飞过界的帽子、漂亮国游客在屡次劝阻下执意拍照,拍下了四人没法独立完成的、唯一的同框相。政治原因的不允许,隐秘人情的被记录。感动!”
网友【鬼脚七】:“见微知著的大气结构,人物情感饱满细腻,手法上虽然看出明显刻意安排的痕迹,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任何戏剧安排都不会显得过分。一张照片中的四个人,最后只能死在不该自己担承的内疚里。”
网友【同志亦凡人】:“有着相同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却不得不把自相残杀作为政治正确。这样一个被撕裂的民族,流的泪中都带血。Makelove,notwar。愿望越美好,现实越残酷。”
网友【方枪枪】:“与其说我们需要真相,不如说,我们需要自己相信的那个真相。在残酷枪击案的背后其实是一段段让人无奈又温暖的故事,雪地里交换烟抽,芦苇丛中拆除地雷,深夜里穿越界限抛弃立场的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然而在立场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水中花、镜中月般的梦幻泡影。与其这样,何不如做陌生人。”
网友【子戈】:“没有相关战争做背景,但却是一篇伟大的反战小说。小说中的桥段下是民族、是同胞,没有鄙夷、嘲讽,有的只是一种对南北半岛命运的哀伤与忧思。不同于其他此类题材的作品,这篇小说充满了包容的力量,与之相似的应该是作者坐井观天的前一部反战小说《特工》,但我觉得比之更加真实,因为在分界线的两边的四个兄弟,最后一半死、一半伤。就像南北半岛相斗,结局不外乎两败俱伤。”
还得是男人的评论逻辑性强大,看女性评论天马行空加搞怪猜不透她们。
要不是张有为是个文抄公,《青蛇》这样的故事,他也想不出来。
张有为也看到一条不错的短评。
网友【老咪】:“在这种几乎不可能为真的故事背景下探讨人性,是不具有震撼效应的,但贵在情感真挚,不丑化任何一方。”
宿舍打闹了一会也安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的流量还是很贵的,张有为有电脑的时候,绝对不会用手机浏览。
现在不是没办网嘛,没办法。
张有为拿出手机一看,徐曼曼发了消息给他。
看到是徐曼曼看了他的短片,立马回复道。
【张有为:情绪是必备的,不然你们会觉得太过于平淡了不是。觉得怎么样啊?】
【徐曼曼:还有你最后那一段,把许仙杀了的那段,挺解恨的。白素贞说:小青,我白来世上一趟,一事无成。半生误我是痴情,你永远不要重蹈覆辙。切記!。小青说:幸好我把他殺了,讓他沒機會遇上另一個新歡。】
【张有为:杀了一个许仙,还有千千万万个许仙,人性本就如此啊,经不起考验。】
【徐曼曼:那你经得起考验吗?】
【张有为:那肯定啊,我是圣人!比法海还真!】
【徐曼曼:你就吹吧,刚入学怎么样了?】
【张有为:还行,刚和宿舍的同学认识,明天就要军训了。】
【徐曼曼:我这刚和同学认识,说是过几天军训,然后军训两周。哦,对了。忘记和你说,李晖也在昌南大学,经管学院的。】
【张有为:你的青梅也放弃你了,怎么没和你去京都。】
【徐曼曼:讨厌,不和你聊了。】
...
张有为坐在书桌前,手机屏幕的微光映照在他略显无奈的脸上。
不要去试图激怒任何一个女生。
刚刚张有为已经试过了,徐曼曼已经不回他消息了都。
懊悔已经无济于事。
百无聊赖之中,他打开了新浪微博APP,想要看看自己最新发表的两篇短篇小说,《共同警备区》和《青蛇》在读者中的反响。
这两篇作品分别刊登在《风声》和《倾心》两本杂志上,如今已经正式结束连载。
说是连载,也就是上下篇。
张有为的文学之路,始于对特定读者群体的精心挑选。
他深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书不可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每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喜好和偏好。
因此,他决定采取一种更为精准的策略,通过发布短篇作品,逐步渗透进不同的读者圈层。
最初,他选择了女性读者作为突破口。
精心构思了一篇以女性视角展开的故事,情感细腻,情节跌宕起伏,迅速在女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樊胜美》这篇作品如同一股清流,让众多女性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她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坐井观天”的名字也因此逐渐在女性读者中传开。
随后,张有为又将目光转向了男性读者。
男性读者与女性读者在阅读偏好上存在差异,因此他特意创作了一篇以男性视角为主的小说《云中行走》。
这篇小说充满了紧张与刺激,情节紧凑,悬念迭起。
很快,这篇小说便在男性读者中引起了轰动,张有为的名字也因此被更多男性读者所熟知。
后面又陆陆续续的开始学更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史密斯夫妇》,《梁祝》两本书都更符合女性读者的喜欢。
接着又刊登两本符合男性读者喜欢的《特工》、《投名状》。
这次,张有为更是直接将目标锁定在了,女性读者和男性读者群体。
在《风声》和《倾心》杂志各发一本。
《共同警备区》与《青蛇》,分别投稿给了这两本杂志。
《共同警备区》以其独特的男性视角和紧张刺激的情节,能迅速吸引男性读者的眼球。
而《青蛇》则以其深情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女性视角,也能赢得女性读者的喜爱。
在新浪APP上果然有讨论他作品的,只是两本书现在没有太大的热搜。
毕竟《梁祝》和《投名状》确实更加优秀一些。
但是关于他们的讨论还是有的。
《青蛇》的一条帖子,【《青蛇》抛弃了白蛇与许仙千年之前的恩情,千年道行的蛇妖,找上了一个愣头痴傻的书生,仅仅是因为看上了他的人】。
网友【雨滴先生正在离我而去】:“在《青蛇》里佛是虚伪的,人是懦弱的,只有妖最是真纯见性,小青落入风月场所,以至于无论以后人们怎样说她典雅脱俗,我仍然觉得她风尘入骨。”
网友【冰冷疯癫】:“我一直觉得,这个世上的男人怕是都希望能遇上妖女,美貌温柔自不必说,没有任何世俗要求,喜欢就不计回报,还有十二分的情趣,变着法子让他开心。妖女的爱不是人间的爱,她们多热烈与纯粹。”
网友【阿宝】:“我觉得古代所有的人妖恋传闻,最早都是作者的YY,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美貌温柔的女子,不需你负责还死赖活赖地倒贴。”
网友【清秋雨薇MOMO】:“女子再美再风情终也躲不过一个‘情’字,飞蛾扑火的爱情比比皆是,‘唯一锁骨硕果仅存的人类还双双化了蝶’这句写得好,所以,爱情只是流星一闪,单相思的爱能维持一生,然,无人执手又怎会叫‘爱情’。”
张有为看这些评论,确实都是女生看待情爱的讨论。
还有一个长评,得到了她们的点赞。
果然在爱情面前,女人的话就多了起来。
网友【王老虎】:“发现这年头女的越来越狠辣,男的却越来越渴望痴情!
坐井观天的文字是半碗水兑一碗砒霜,痴情的妖精?
如果白素贞活的像个人,就有如此凄凉的下场,那就是她过分的把自己塑造成一完美的女人。
而许仙不过是个懦弱的、平凡的、好色的、普通的人。
她的完美凌驾于许仙,老婆太强压力太大了,偏偏有个勾人的小妖精出现了。
不出轨简直才...
男人们如果白素贞跟了你,小青再来勾你,你上勾吗?即使你知道了最后的结局。
‘唯一锁骨硕果仅存的人类还双双化了蝶’那是因为他们死的早,短暂成就了完美。
在最华丽的时候落幕闪人是很明智的,要不等祝英台黄脸婆了,梁大人发福了,娶个二姨太,三姨太四姨太...
罗密欧和朱丽叶也是,死的好不如死的早。
其实两小青年认识了不到一星期啊!老外总是很有激情,例如海伦之战。
‘我们白发苍苍一脸风霜的时候,你看我的眼色还是温柔如许。在餐厅喝汤的时候我突然把盐递给你,你头也不抬的接过去。’
这中间没有说一句话。
在30多岁的时候你朋友问你:那么火辣的一女的倒贴你居然不要,真不是男人。
你说:我当时都快起来了我,可是你不懂的,我怕失去她。真怕。有些事当时有多爽后来就有多痛。
很多年后你跟我说起这段话:如果我真的出轨了呢?
‘亲爱的,请千万不要让我发现,请一辈子都别说梦话,我怕我一不小心把你切了,得去坐牢到时候我们的女儿怎么办?’
你哆嗦了一下:我当初怎么会喜欢你这样一狠毒的老太婆。
‘亲爱的,因为那个时候我是狠毒的美丽女子。亲爱的,我会爱你一辈子,不会太痴情,不会太纵容你,如果可以我们一起老死,如果不可以,我会走在你后面。’”
张有为觉得这女孩子是个高中生,视角很新奇。
只是因为还没有变老,认为爱情是因为美貌才心动,才坚贞不渝的在一起。
还有一条评论也挺有趣的,这就是女性读者吧。
网友【缺自行车的鱼】:“这小说中,妖精来了就是一股青烟,那两条蛇的头饰也不多,白素贞和小青化成人形后,就透着媚气。
一个是‘朱门旁惨白的余灰,一个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一个是白子柜中闷绿的山草药,一个是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
白蛇和青蛇一同在西湖畔学人样,遇到了一个男人,南宋标准的小白脸,空守着满纸诗文,寄养在亲戚家白食,讨了一个全能的老婆还禁不住想她是个妖精,娇妻在伴还不够,又要拉上小姨子。
情子当头,没有对错,只为当年一把伞,却撑出半个西湖。
小说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妖,人,神,短命的,活下来的,参透的,沉迷于世的,执迷的,多变的,为的都是一个传,关乎轮回,关乎于欲。
坐井观天无疑加重了青蛇的戏份,勾引素贞和许仙还不算,还和法海有一腿,袈裟落地,剑拔出鞘,转身一个参透世事,再过五百年。
倒是白蛇贞节的犯傻,看上了许仙便信了他“一生一世”的鬼话,留下几滴凡人泪,便把做人当成人生信条。
水漫金山寺,只为我软弱的夫郎。于是倏地一下,雷锋塔倒,又是五百年。
前人传下的逸事,更像是草地里的绣花鞋,把玩或搁置,只是想开了就没劲了。”
张有为觉得这段不错,是个读了书,又有个性女孩。
而当他看到了那句咒语帖,就知道是男读者了。
【法海:大威天龙,大罗法咒,般若诸佛,般若巴嘛轰。哼!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大威天龙!】
后面跟着一溜的重复。
网友【**】:“大威天龙,大罗法咒,般若诸佛,般若巴嘛轰...”
网友【**】:“...哼!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大威天龙!”
...
真男人,讨论的只有法术!
帅就完事了!
张有为看了看,才16点多,时间还早。
继续浏览着评论。
这次是《共同警备区》的帖子。
【妈的,看到最后李秀赫开枪自杀,眼泪就止不住了,作者坐井观天记得收一下刀片】
网友【子戈】:“两次拍照:‘角度总是不对’、‘靠紧一点’的三人和因此被挡去的两金、南成植的缺席(隔世四人合影,无奈缺一);被递还的飞过界的帽子、漂亮国游客在屡次劝阻下执意拍照,拍下了四人没法独立完成的、唯一的同框相。政治原因的不允许,隐秘人情的被记录。感动!”
网友【鬼脚七】:“见微知著的大气结构,人物情感饱满细腻,手法上虽然看出明显刻意安排的痕迹,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任何戏剧安排都不会显得过分。一张照片中的四个人,最后只能死在不该自己担承的内疚里。”
网友【同志亦凡人】:“有着相同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却不得不把自相残杀作为政治正确。这样一个被撕裂的民族,流的泪中都带血。Makelove,notwar。愿望越美好,现实越残酷。”
网友【方枪枪】:“与其说我们需要真相,不如说,我们需要自己相信的那个真相。在残酷枪击案的背后其实是一段段让人无奈又温暖的故事,雪地里交换烟抽,芦苇丛中拆除地雷,深夜里穿越界限抛弃立场的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然而在立场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水中花、镜中月般的梦幻泡影。与其这样,何不如做陌生人。”
网友【子戈】:“没有相关战争做背景,但却是一篇伟大的反战小说。小说中的桥段下是民族、是同胞,没有鄙夷、嘲讽,有的只是一种对南北半岛命运的哀伤与忧思。不同于其他此类题材的作品,这篇小说充满了包容的力量,与之相似的应该是作者坐井观天的前一部反战小说《特工》,但我觉得比之更加真实,因为在分界线的两边的四个兄弟,最后一半死、一半伤。就像南北半岛相斗,结局不外乎两败俱伤。”
还得是男人的评论逻辑性强大,看女性评论天马行空加搞怪猜不透她们。
要不是张有为是个文抄公,《青蛇》这样的故事,他也想不出来。
张有为也看到一条不错的短评。
网友【老咪】:“在这种几乎不可能为真的故事背景下探讨人性,是不具有震撼效应的,但贵在情感真挚,不丑化任何一方。”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1/1167/7849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