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境贫穷,被迫写稿

推荐阅读:超级上门女婿失约四次,将她归于人海从游戏中提取技能,我发达了天唐锦绣高冷校花重生了,疯狂倒追我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四合院:开局先把媳妇娶了都被宗门废了,宗门有难关我何事?断情缘

    </br>
    “尊敬的用户,尾号为****的工商银行账户,在2006年3月2日12:36收到一笔转账,金额为人民币1478元。该账户当前可用余额为元。”
    在抚市第一医院的洁白病房内,阳光透过半掩的百叶窗,斑驳地洒在墙壁上,为这充满消毒水气味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暖。
    张有为静静地坐在母亲林秀梅的病床旁,低头专注地看着手中的诺基亚键盘机。
    屏幕上显示的是,他刚刚收到的一笔转账信息,那是他上个月辛苦写作的稿费。
    张有为来到这个地球已经半年之久。
    这是一个与他所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的地球。
    这里的文化、娱乐、体育都与他所来自的地方大相径庭。
    但令他惊奇的是,除了这些明显的差异,这个世界的其他方面却与他记忆中的2006年地球极为相似。
    手中的诺基亚手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这个世界,他未发现那些他熟知的文学作品和文人墨客。
    余华、莫言、王安忆、苏童、迟子建等文学巨匠的名字在这里闻所未闻。
    他们的作品也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
    然而,张有为也从中看到了一个机会。
    既然这个世界缺少了他所熟知的那些文学作品,那他就有了填补这一空白的可能。
    前世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张有为,完全有能力复刻这些经典之作。
    他熟读各类名人小说,脑海中故事清晰无比。
    不过现在的张有为,已经成为了华夏抚市临川一中的高三学生。
    高考,才是重中之重!
    他看了一眼手腕上10块钱的塑料手表。
    时间已经指向了中午12点40。
    这是林秀梅每天该吃药的时间点。
    张有为看到林秀梅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略显苍白。
    林秀梅刚经历了恶性肿瘤的切割手术,现在正在医院做康复治疗。
    张有为轻轻走到床边,温柔地说:“妈,时间差不多了,该吃药了。”
    林秀梅微微一笑,努力地在儿子的托扶下从床上坐起。
    张有为细心地将水和药递到林秀梅的嘴边,看着她慢慢服下。
    吃完药后,林秀梅轻声说:“儿子,你回学校吧,学业为重。”
    她知道,儿子为了照顾她已经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
    张有为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细心地为母亲铺平了被子,确保她能够舒适地躺下。
    就在这时,病房里的其他阿姨们,开始议论起来。
    “你儿子真孝顺啊,每天都过来陪你,还亲手喂你吃饭。现在这么有孝心的孩子真的不多了。”一位阿姨感慨地说。
    “不仅孝顺,人也长得高大帅气,就是稍微瘦了点,需要多吃点。”另一位阿姨补充道,眼中满是赞赏。
    听到这些议论,张有为只是对着阿姨们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他并不想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昨天还问过呢,这孩子是临川一中‘零班’的学生,学习成绩特别好。”一位消息灵通的阿姨透露。
    “哎呀,这孩子将来肯定是考清华北大的料啊!”另一位阿姨惊叹道。
    张有为并不想在这些赞美声中停留太久,他和母亲简单地道别后,便匆匆离开了医院。
    自从林秀梅经历了恶性肿瘤切割手术后,每天一放学,张有为就急匆匆地赶往医院,陪伴在他母亲身边。
    如今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林秀梅曾试图联系,远嫁隔壁市的大女儿张有娴,希望她能回来帮忙照顾一下自己。
    然而,电话那头的女婿欧阳浩却以要照顾孩子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
    这让林秀梅深感无奈,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感。
    那个曾经贴心的小棉袄,已是嫁出去的女儿。
    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林秀梅也没办法,这女儿算是白养。
    钱和力都没出。
    这做手术的钱,还是借的阿姨林秀英的钱,一共借5万多元钱。
    林秀英嫁给了一个做家电生意的老板,家境殷实。
    然而,尽管手头宽裕,但林秀梅深知这份情谊的珍贵,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愧疚。
    她们之间从未签署过任何借条,但这份信任却比任何文字都要深厚。
    每当回想起这些年妹妹对他们家的无私帮助,林秀梅都感到无比亏欠。
    她曾无数次幻想,如果丈夫还在世,这个家或许不会是现在这般落魄。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张有为熟练地打开了雨伞。
    霎时间,淅沥沥的雨水被隔绝在了黑色伞面之外,只在伞面上敲打出细密的鼓点。
    他步出医院,踏入了雨中。
    幸好临川一中离医院并不远,张有为可以步行前往。
    不然的话,还得花3元起步价的摩的来医院。
    在这个家庭经济紧张的时刻,每一分钱都必须精打细算。
    家里的经济状况近来愈发严峻,看病的花销不仅借债累累,还掏空了家底。
    如今,银行卡里仅剩下的1000多元,还是张有为撰稿赚取的稿费,
    他母亲林秀梅在一家小超市担任导购员,每月的收入仅有1200元。
    这点微薄的薪水,在扣除日常生活开销后,几乎所剩无几。
    他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所幸的是,张有为的父亲留下了一套40多平米的老旧小屋。
    虽然简陋,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的住所,免去了租房的额外开销。
    否则,在如此拮据的经济状况下,租房无疑会成为一项沉重的负担。
    为了贴补家用,张有为被迫重新拾起撰稿的笔。
    他利用课余时间,撰写文章投递给杂志社,以赚取稿费。
    在华夏,畅销的杂志并不多,《风声》便是其中最为知名的杂志之一。
    张有为正是通过向《风声》投稿,获得了一笔笔宝贵的稿费。
    然而,即将面临高考的他,学业压力也日益加重。
    张有为必须在学习与撰稿之间找到平衡,以确保自己的学业不受影响。
    尽管如此,他仍希望能够在一个月内向多家杂志投稿,以增加稿费的收入。
    现在林秀梅已经没了收入,张有为要是再没了收入,那这个家就失去顶梁柱了。
    PS:新书,求收藏,求投资,求推荐票,求月票,求追读,这个很重要!喜欢的朋友帮个忙,谢谢!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1/1167/7848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