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新阅读小说网,阅读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自始至终 > 第180章 煜国之真经!印度就是这样的!

第180章 煜国之真经!印度就是这样的!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引起他国骚乱。”
    “强迫他国低头。”
    “然后还非要说。”
    “这件事与自己无关?!”
    “那煜国……”
    “简直是越来越蛮不讲理了!”
    看着那推演的画面,国子监祭酒语气满是愤怒。
    但周围的臣子们,脸上却带着几分的羡慕之色。
    “虽然说。”
    “煜国所做的事情。”
    “与吾等往日所学圣人之思想截然不同。”
    “可是……”
    “这正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啊!”
    这些臣子们在心中想道。
    他们当然知道。
    东南亚国家的骚乱。
    完全就是煜国所引起的!
    若非是煜国商人在东南亚小国肆无忌惮。
    若非是煜国商人对于昆仑奴有大量需求。
    那些平和了好些年的小国。
    又怎么会突然间战乱起来!
    “但是。”
    “就算知道真相又能怎样?”
    “弱国……”
    “没有讨回公道的权力!”
    不少臣子叹了口气。
    而也有更多的官员明白,那些煜国的商人,为何会主动的抓捕昆仑奴,然后将他们献给朝廷!
    只从这件事就能够知道,煜国对于自己的百姓,是真的会给予足够的庇护,商人在外经商时,不用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因为煜国是真的会出面的!
    “拥有这样强大祖国的撑腰。”
    “煜商又怎么会不感激零涕!”
    “那赠给朝廷的并非是昆仑奴,而是他们给予煜国的感恩!”
    王千禾也想明白了这一点。
    而这也让他看得更为清楚。
    那煜国能够发展到现在这样,不仅是因为陈怀信与众臣的努力,也是因为煜国的普通百姓,也在尽自己的所能!
    当初陈怀信所做的、所唤起的爱国情绪,也算是在这时候得到了回报!
    “可惜。”
    “对我承国来说。”
    “这没有任何参考的价值。”
    “让更多百姓活下去,才是我们所该做的事情。”
    王千禾叹了口气。
    他看着鉴天镜。
    本想看看,那煜军在东南亚土地上,会是多么的肆无忌惮。
    但是那所推演的画面,却让他顿时愣了好一会儿。
    “那前往西天的和尚回来了?!”
    看到这一幕。
    别说是他了。
    就连其他臣子都有些骚乱了起来。
    他们都很清楚。
    这前往西天的和尚。
    可是已有十年之久!
    “这么长的时间。”
    “那个和尚……”
    “会带回来什么好东西呢?!”
    ……
    【靖平十九年,十二月。】
    【心空大师满脸笑容。】
    【他站在长安城门口。】
    【迎接着佛教的希望!】
    【“这三年里。”】
    【“我佛教一直都在被道教压着。”】
    【“前些日子。”】
    【“那些牛鼻子老道。”】
    【“甚至还当面嘲笑了吾等僧侣!”】
    【“若非我道教还有着未回归之人,贫僧当时就想跟那些牛鼻子拼了!”】
    【心空大师回想着过往。】
    【简直就是一把辛酸泪!】
    【道教出海所带回来的巨大收益,让其得到了朝廷倾斜的大量资源。】
    【对于这件事。】
    【心空大师倒也没有怨言。】
    【因为当初他们佛教领先之时,他们得到的也是同样的待遇。】
    【只不过现在被道教迎头赶上,然后又对他们进行报复而已。】
    【“只能怪那下海的老道,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但话说回来。”】
    【“接连发现朝廷所需要的东西。”】
    【“接连带回朝廷心心念念之物。”】
    【“能够得到朝廷这样扶持。”】
    【“也是他应得的!”】
    【回想起那下海的老道。】
    【哪怕是心空大师,也只能在心中说一句,服了!】
    【毕竟。】
    【别人下海。】
    【更多的是为了利益。】
    【亦或者是被逼无奈。】
    【可是。】
    【那道教的老道。】
    【他似乎是真的喜欢踏足海洋!】
    【他似乎是真的喜欢海上风浪!】
    【“不然。”】
    【“他又怎么会在朝廷没有要求的情况下。”】
    【“主动请愿再次前往了那危险的大海呢!”】
    【那两年前再次下海的老道,所惊到的不只是陈怀信,就连心空大师这些佛教之人,在知道这件事后,也一个个都沉默了。】
    【这样纯粹之人,就算是输给了他,心空大师也是心服口服。】
    【但是其他道教的牛鼻子就不一样了,被他们直接当面嘲讽着,他虽然无法当面回怼,但仇已经记在心里了!】
    【而他本以为,自己恐怕还需要好些年,才有可能报这个仇,他只能更加努力,让自己活到那个时候。】
    【但没有想到。】
    【有僧人传回消息。】
    【前往西天的师兄。】
    【佛教的最后希望!】
    【即将要回到长安城了!】
    【这顿时让心空大师喜出望外,直接在长安城门口,等待了足足三天时间!】
    【“毕竟。”】
    【“这可是让我佛教再次盖过道教的底牌!”】
    【“无论是再怎样认真对待都绝对不为过!”】
    【心空大师在心中想道。】
    【而就在他以为,今天又要白等的时候,那远处的地平线上,似乎正有一个僧人,牵着一匹瘦马,一步一步向着长安城走来。】
    【看到这一幕。】
    【心空大师还没说些什么。】
    【他身旁的僧侣就已经激动的迎了上去。】
    【他们都知道这位师兄的回来,对于他们佛教究竟意味着什么!】
    【“或许。”】
    【“以后。”】
    【“不能再称其为师兄。”】
    【“而是——上师!”】
    【这些僧侣在心中想道。】
    【十年有余的西行之旅。】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熬得过去的!】
    【就算是身后有着煜国骑兵的跟随。】
    【但那旅途的艰辛、那独自一人的孤独、也足以压垮任何人!】
    【就连道教下海,都是一大群人!】
    【而他们的师兄,真的挺过去了!】
    【只是从离开长安城的白净模样,变成了现在的古铜色皮肤。】
    【“虽然瘦了很多。”】
    【“但眼神也更加坚毅了!”】
    【心空大师打量着归来的和尚。】
    【他没有任何迟疑的走上前去。】
    【“阿弥陀……”】
    【“陛下保佑。”】
    【心空大师的话还未说完,那和尚口中蹦出的言语,让他顿时愣了下。】
    【但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赶忙说着陛下保佑,也没有在过多询问,在众僧的拥簇下,在百姓好奇的注视下,他们将和尚带回了佛寺。】
    【等到安置妥当后。】
    【心空大师才询问着和尚此行的收获。】
    【“辛苦你了,那马背上的佛经,应该就是从西天所取回的真经吧,”心空大师本想先找个话题,再由浅及深的交谈。】
    【但那和尚却摇了摇头,在心空大师疑惑的眼神中,他开口说道。】
    【“西天之真经,其实并不需要去取,它不如我煜国之真经。”】
    【“煜国之真经?还有这种经文?难道是以前所遗失的?”】
    【“并非遗失。”】
    【“那在何处?”】
    【听着心空大师的询问,和尚的目光看向窗外远方。】
    【“西天真经,世间真理,不及一句……陛下保佑!”】
    【“……”】
    【“此,便是煜国之真经!”】
    ……
    金銮殿里。
    看着那回来的和尚。
    众臣感到有些无语。
    本来。
    他们还在猜测着。。
    那和尚所带回来的西天真经、所带回来的西天之物、有可能会是什么。
    但是现在和尚所说的话,却让他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离开长安城的时候,他嘴中所念叨着的是阿弥陀佛?”
    “而且那和尚最开始,还想着消除佛教的风气,尤其是心空大师的那些想法。”
    “可如今从西天归来后,这和尚念叨陛下保佑,却比任何人都要顺嘴。”
    “这西天之行,改变最大的,居然是和尚自己的观念?!”
    “……”
    众臣议论纷纷。
    鸿胪寺丞的脸色更是无比难看。
    因为。
    在和尚开始西天之行时。
    他还在庆幸着,那煜国的佛教里,并非都是心空大师这样的屈服权贵之货色,还有着像是和尚这样,会坚持佛教真理之人!
    然而。
    那现实的一幕。
    却让他比之前还要生气!
    “离开了煜国之后。”
    “反而比之前还要爱国?!”
    “这和尚……”
    “不配为僧!”
    ……
    【陈怀信面见了归来的和尚。】
    【毕竟。】
    【之前。】
    【道教的老道从美洲大陆回来,都能得到他的亲自接见。】
    【如今这和尚花费了十年的时间,从那遥远的西天回来。】
    【自然也该得到同样的待遇!】
    【“而且。”】
    【“相比于美洲大陆。”】
    【“这和尚所打通的。”】
    【“可是前往印度的陆地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甚至比美洲大陆还要重要!”】
    【陈怀信在心中想道。】
    【如今的美洲大陆,想要进行开发,是完全不可能的。】
    【顶多就是将其本土作物带回来,让煜国能够发展得更快一些。】
    【再之后就是交给商人进行贸易,以及后继者们慢慢对其开垦。】
    【但是。】
    【印度不一样!】
    【煜国是真有可能,向这片地方伸手的!】
    【“或者说。”】
    【“不需要太过于插手。”】
    【“只需要学习那脑海中知识里的国家。”】
    【“就足以将这片地方给牢牢占据住了!”】
    【陈怀信回想着知识。】
    【拆分不允许统一。】
    【吃经济却不管理。】
    【宗教分几个。】
    【民族分几个。】
    【挑动世仇不结盟。】
    【再加上民族渗透、文化洗脑、文化同化等等。】
    【这一连串的手段下来,足以让那片地方,慢慢刻上煜国的印记!】
    【等到若干年后。】
    【哪怕煜国不再统治它。】
    【它也会心甘情愿继续给煜国当狗!】
    【所以。】
    【这种种重要性。】
    【让陈怀信对这次的接见与询问很是重视。】
    【而和尚也很识趣,自然知晓陛下所在意的,并非是什么西天真经。】
    【“那种东西。”】
    【“甚至还不如我煜国本土发展出来的经文!”】
    【“中原文化碰撞而出、互相交融着的精华。”】
    【“又怎是西行之地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这是和尚在抵达了印度,翻看了那经文后,所产生的第一想法。】
    【也正是如此。】
    【他才会将陛下保佑刻在心里。】
    【因为佛祖不见得能够保佑他。】
    【但是陛下可以!】
    【而在陈怀信询问的时候。】
    【他也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所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就连那沿途的风土人情、所遇到的一些自然灾害、他都没有半点隐瞒。】
    【他的回答让陈怀信很是满意。】
    【不过。】
    【当询问着。】
    【那印度的军力时。】
    【和尚却沉默了好一会儿。】
    【“回禀陛下。”】
    【“小僧也不知晓。”】
    【“那印度军事实力如何。”】
    【“他们看起来人好像挺多,但装备却非常的差。”】
    【“他们看起来气势似乎很足,但打起仗来……乱七八糟的。”】
    【和尚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但这番回答。】
    【反而让陈怀信笑了起来。】
    【“若是如此。”】
    【“那就没错了!”】
    【“印度就是这样的!”】
    ……
    【靖平二十年,一月。】
    【和尚所带回来的消息。】
    【让佛教再度得到扶持。】
    【顿时。】
    【那道强佛弱的局面。】
    【又一次恢复了平衡。】
    【虽然。】
    【道教与佛教。】
    【都很是清楚。】
    【这是朝廷故意为之的、也是朝廷最想见到的情况。】
    【但他们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两边的领头人反而还松了口气。】
    【“因为。”】
    【“偶尔一家独大。”】
    【“那倒还没什么。”】
    【“可若是太久的话……可是会出现问题!”】
    【这两边的领头人,还是有着很清晰的认知的。】
    【两方都差不多,两方都能相互竞争,而不是一直压着对面,这才是他们这些宗教,在煜国立足的最好的选择!】
    【不仅能够避免朝廷猜忌,也能够保证自己教派更有活力!】
    【而且。】
    【在心空大师看来。】
    【现在只是暂时维持平衡。】
    【那下海的老道恐怕还要许久,才能够再次返回煜国。】
    【而佛教的和尚们,可依然源源不断的,向着朝廷送来远方的消息!】
    【“不久之后。”】
    【“又该是我佛教独大一段时间!”】
    【“这些日子的仇……贫僧必定报之!”】
    ……
    【同月。】
    【陈怀信再度带来家人,在那长安城中欢庆新年。】
    【而且。】
    【由于。】
    【长安城的客运火车。】
    【已经成为一道风景与百姓出行的方式。】
    【这就导致那街道上的人流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上很多。】
    【“因为这日益月异的变化。”】
    【“让周围城池、乃至是、煜国边境的百姓、都对长安城充满了好奇。”】
    【“而如今的出行不再像以前那样困难,百姓的手中也都有了些闲钱。”】
    【“于是。”】
    【“他们便趁着新年。”】
    【“来长安城看一看。”】
    【陈怀信在跟长子讲述着。】
    【这应该是属于旅游的雏形。】
    【只不过如今的煜国,还没发展到那种程度,他也不打算加快推进此事。】
    【哪怕他知道,旅游带来的收益,甚至比得上商税,但他还是选择顺其自然。】
    【“毕竟。”】
    【“不是所有事情。”】
    【“都适合插手加快发展的。”】
    【“社会没能够发展到那种程度……就真的只能够慢慢等待。”】
    【陈怀信看着长子,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他培养的长子,虽然对于百姓的重视,会超越前承的所有皇帝。】
    【但是关于后继的传承,哪怕他很想要改变,可现如今依然还是只能帝制!】
    【因为。】
    【如今的政体变革。】
    【已经达到社会所能接受的极限了!】
    【若是要再加快的话……】
    【恐怕就连百姓都要质疑他了!】
    【而跟在他身旁的长子,并不知晓自己的父亲想了什么。】
    【他听着父亲的讲述,看着周围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如今已经十五岁的长子,无论是学识还是见识,都已经远超于小时候,那所发表的一些看法,就连他这个父亲,都要偶尔沉思一下。】
    【在他们旁边的姬长薇,看着父子俩人这般平和的聊着天,那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
    【虽然说。】
    【在她看来。】
    【这父子俩在外的相处,似乎有点不太像是皇室之人,甚至比平民之家,还少了一份的尊长观念。】
    【但她怎么看怎么舒服!】
    【“或许。”】
    【“这就是未来煜国皇室的独特风气吧!”】
    【姬长薇在心中想着。】
    【而陈怀信在与长子聊得差不多后,也最后的送给了他一番话。】
    【“若是未来,国内有什么矛盾爆发,那就尽可能的将国土扩大!”】
    【“你要记住。”】
    【“只要基础盘足够大。”】
    【“只要百姓还能往上爬。”】
    【“那无论什么问题……都不会影响到国家!”】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1/1132/7367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