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提前开启工业革命!

推荐阅读:礼包开出乱码!我获得唯一神技!重生83:我在东北打猎的悠闲人生我真没想坑儿子啊万倍返还,年迈的我去当舔狗重生后,我不作死,温柔待校草男友极品赘婿灵气复苏:我有个吞噬系统夫人带崽离婚后,霍总悔疯了精灵:训练家的人生模拟器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br>
    当把内外两重需求重叠在一起之时,朱允熥脑子里顿时有种,混乱逐渐变得清明的感觉。
    「所以……现在就很明确了。」
    「先让大明皇朝内部支棱起来,初步达到可以出海的条件,之后在实行『在内谋发展,在外兴贸易』的方针,双管齐下,这个雪球就能够滚动起来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面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深吸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
    随后便将目光集中在了写有【生产力三要素】的宣纸上。
    正如蒋瓛默默记下的那样。
    这上面只有三点纲领,朱允熥之前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思考这件事的细节。
    现在登基大典也已经结束了,老朱下葬的时间也定下来,玻璃有了一定的存货,番薯藤长势也喜人,朱允熥也算是有时间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件事情了。
    他捏着手中的凝神沉思起来。
    生产力三要素,由着名的马老师提出:劳动者丶劳动资料丶劳动对象。
    说起这个。
    就得感谢大学强制性学习马老师学说的这个机制了。
    朱允熥前世就是一个偏向于追求完美的人,所以当时即便对这种东西不是很感兴趣,但为了加权平均分,他还是认真地学习了这一门课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地敷衍个六十分。
    不过后来,随着他认真学习下来。
    才体会到。
    马老师是真尼玛牛逼。
    顿了顿,朱允熥收回了飘飞到二十一世纪去的思绪,提笔在之前写过纲领的宣纸上。
    在【一丶劳动者】这一行下面写下了【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几个字,这是马老师的定义。
    其实,用人能听得懂的话来说就是:干活的和消费的。
    也就是说。
    要把人口提升起来。
    这个时代不像二十一世纪,生娃还要考虑一大堆,这时候几乎所有人脑子里都有着「传宗接代」的思想钢印。
    这孩子生出来养不养的大才是问题。
    而对人口数量最大的限制,无非就是食物了。
    好在朱允熥十年前就下了一手闲棋,让马三宝留意番薯丶玉米丶土豆这一类高产量的东西,而他也是比较幸运,真的找到了几根番薯藤!
    只要能把番薯成功种出来,这一点就不用担心了。
    条件成熟之后再去美洲,把土豆丶玉米等其他高产量食物也带回来就齐活了,届时人口数量必定会出现爆炸式增长。
    朱允熥下意识看向乾清宫后院,面上露出笑意。
    然后便低下头。
    写下了【番薯丶土豆丶玉米……】
    「接下来就是这第二点。」
    「生产资料: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的总和……」朱允熥一边回忆着,口中喃喃,同时也动笔在第二点下面的空白处写下了这些内容。
    这一点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生产工具!
    朱允熥几乎不带任何思考地,就在下面写下了【工业革命】这四个字,笔力遒劲,龙飞凤舞。
    一如他此刻翻涌澎湃的心情。
    工业革命的出现,几乎在这个世界的时间上划下了一个截断一般,直接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最先开启的英国,通过国内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再加上海外贸易丶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也在十八世纪后半期成就了一个日不落帝国。
    也为欧洲抢掠全球奠定了基础,历史上,五百多年后的中国,就是吃了发展落后的亏。
    以往,【工业革命】这种字眼,只出现在课本里,只出现在自己的想像之中。
    而现在。
    这件事情。
    要由他,朱允熥,一手开创丶推动并发展起来!
    而且这一次,不是从欧洲开启,而是从东方开启!!
    占尽先机的。
    也不会是欧洲,而是大明!!
    【飞梭织布机!】
    【珍妮纺纱机!】
    【蒸汽机!】
    朱允熥一双眸子里仿佛藏着利刃,右手手腕随着笔尖的狼毫微微抖动,一气呵成地在第二个空白处写下了这些字眼。
    飞梭织布机可以大大提高织布的速度。
    珍妮纺纱机,提升的则是纺纱的效率和速度。
    这两样东西,拉开了工业革的序幕,也促成了蒸汽机的发明,至于蒸汽机的出现就更不必言说了。
    一口气写下这些,朱允熥长舒了一口气。
    纵然有常人所不能比拟的沉稳心性,此刻握笔的手也不由得微微有些颤抖。
    他凝神沉默了片刻,便立刻收回自己的思绪。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朱允熥知道。
    想要真正用自己的手掀起这场革命,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开始思考丶考虑。
    暗暗思索了片刻,他在【珍妮纺纱机】的后面,写下了字体稍小的【王祯农书】和【水转大纺车】两项内容。
    其实。
    大部分人都知道,英国的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可是却鲜少有人知道。
    在中国古代,早在工业革命四百年前就有人发明了类似的纺纱机,而且其效率还远远超过了「珍妮纺纱机」的第三代更新改良版本——骡机!
    这种纺织机被记载于1313年的《王祯农书》上,可以用水力驱动,他把这种水力纺纱机称为「水转大纺车」,而且在《王祯农书》上,详细地介绍了其结构丶性能以及当时的使用情况,并且附上了这种机器的简要图样,证据确凿。
    只可惜,这种机器并没有被大力发展使用,流传下来。
    究其原因,
    主要是在中国古代,劳动力极其廉价,对于生产者和官府来说,人工比机器便宜,与其造新机器,不如多用几个人。
    「来人!」朱允熥出声喊道。
    立刻有候在外面伺候的小太监应声走了进来:「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去给朕找书!」
    「前朝有个人叫王祯,给朕下去查,他写的书,有多少算多少,全部给朕找来!」朱允熥一边说着,一边在一张纸上写下了【王祯】两个字。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992/6244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