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新阅读小说网,阅读小说阅读网 > > 抗清 > 第79章 天下四争之地,首重荆襄

第79章 天下四争之地,首重荆襄

推荐阅读:乱世枭雄都市狂枭我们都是坏孩子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万相之王九星霸体诀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br>  为了复明的最后一线希望,张煌言愿意去昆明冒这个险。</br>  不成功,不过舍他一条命。</br>  成功,则二十年来种种付出都值了。</br>  放眼天下,除了吴三桂,哪还有明室复兴的半点机会。</br>  再是不愿承认,张煌言也不得不叹惜光靠复明志士兴复故国已经无望。</br>  若非王五等相助,今日悬嶴岛上,他张苍水或学那陆公秀夫跳海殉国,或为清兵所执遇难。</br>  大好江山,不沦腥膻也沦了。</br>  众人都是沉默,知无法劝说得了尚书大人,但又都知此行必定凶险万分。</br>  罗子木几乎与徐元耕同时起身向着尚书大人拜去:“我二人愿与督师同去昆明。”</br>  这是抱定牺牲之志,宁死也要追随尚书大人。</br>  张煌言不允,要总兵郭法广带领岛上余众前往台湾暂依附于郑氏。</br>  稍顿,又道若有不愿前往台湾的军民可叫他们剃发回故乡以待将来。</br>  浙江清军对于明军回归者并不虐杀,只要剃发上岸便发予盘缠令兵丁解往故乡“监视居住”。</br>  虽人身自由没有,出乡十里都要报备,但身家性命却是不虞,且照常发给土地、种子、农具,无房者也命地方帮助解决。</br>  这是浙江巡抚赵廷臣定下的抚招制度,并要各地严格落实。</br>  此制度于这两年对明军招抚工作起到极大帮助,郑氏麾下的将军阮美、都督郑殷、侍郎蔡昌登等人便是受此感召上岸降清。</br>  所部官兵也都得到浙江方面的妥善安置。</br>  昨日被杀的叛将陈栋等也是因觉得投降之后能得到优待,这才率部剃发降清。</br>  可以说赵廷臣这一“优待”政策直接摧垮了张煌言部,并最终迫使张煌言自散义军藏于孤岛,为袭击队乔装捕获,解于杭州不降遇难。</br>  “明室若能兴复则众人尚有团聚之日,若不能兴复,余生做一耕夫、娶妻生子,父母跟前尽孝便罢。自古忠孝难两全,不能忠则当孝。”</br>  言罢,张煌言看向跟随自己七八年的侍僮杨冠玉,让其也收拾东西回宁波老家,不必再追随自己。</br>  杨冠玉听后却道:“冠玉七岁便随尚书大人于海上奔波,从不因年小而忘国家大义,虽百死而不悔矣。今尚书为国前往昆明,有难乃死于忠;我随尚书左右,若死乃死于义。尚书何忍叫冠玉做那不义之人呢。”</br>  王五听着为之动容。</br>  若没有记错,张煌言临刑时,监斩官见杨冠玉年幼有心为他开脱。</br>  杨冠玉却断然拒绝,并跪在张煌言面前引颈受刑。</br>  以此全了主仆之义,全了家国大义。</br>  是个同夏允彝一样的少年英雄。</br>  杨冠玉目中坚定令张煌言微微点头,继而看向罗子木、徐元耕二人吩咐道:“我平生以岳飞、于谦为榜样,若此行昆明遇难,你二人可设法购回我首级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以全我平生夙愿。”</br>  言罢,又道只需首级便可。</br>  那昆明距浙江几千里之遥,运尸不便。</br>  罗、徐二人不由哽咽,知难以劝说尚书大人放弃去昆明。</br>  徐元耕哭泣道:“夫人与公子已陷牢狱十数年,若尚书有事我等便设法营救夫人与公子,不使尚书大人无后。”</br>  张煌言沉默良久。</br>  王五听着惊讶,不知张煌言竟有妻儿落在清军手中,当下低声向罗子木询问此事。</br>  罗告知十五年前尚书大人的妻子董氏与独子张万祺就被清军抓获,清军一直用牢中妻、子逼尚书投降,然尚书始终不为所动。</br>  后来考虑尚书身边没有照顾的人,部下便张罗为他纳妾,然被张煌言拒绝,称妻子深陷大牢,我绝不负他。</br>  王五知后不禁感慨,心道须得设法营救张煌言的妻、子。</br>  张煌言却抬头对众人道:“国亡不能报,父丧不能葬,妻陷不能救,近日之事,只求一线机会,若天绝我张苍水,但求速死。”</br>  说完,令众人即刻准备,按他说的去做。</br>  郭法广却是不肯率众前往台湾,直言延平王无半点兴复之心,他若去台湾一来对不住于殉国的定西侯,二来也对不住这么多年来的坚持。</br>  “对,我等就是死也不去台湾受他郑家窝囊气!”</br>  参将魏大龙也是义愤填膺,并请求尚书大人能带他同去昆明。</br>  大不了一死而矣,有什么好怕的。</br>  众将见状,纷纷跪拜,请求尚书大人不要丢下他们。</br>  “此行危险重重,沿途需经若干省份,有一点差错便功亏一篑,岂能人多。”</br>  张煌言不同意众人跟他去昆明,一是担心路上被清军发现,二是实没必要让众人随他冒这个险。</br>  僵持之间,王五提出自己的意思。</br>  就是希望不愿去台湾,也不愿回乡的明军诸将能随他回荆州,并将自己正在打造荆州水营却缺少水战人才一事说出。</br>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郭总兵等助他一臂之力,于长江上游打造出一支足够精锐的水师部队。</br>  如此既能妥善安置诸将,也能为将来起事助力。</br>  张煌言不愿做郭法广的主,因为去荆州要剃发,便问郭自己的意思。</br>  郭法广同魏大龙等人听后都有难色,他们不想剃发,也不想离开尚书大人。</br>  此时到来的河东君柳如是却对众人道:“亡夫在时曾言天下要害必争之地,不过数四,一为江淮、二为江南、三为中原、四为荆襄。中原根本在江南,江南根本在荆襄”</br>  柳如是所说乃是钱谦益为明军所定“楸枰三局”战略,这個战略最要紧的一环就是恢复荆襄,因为此地上扼汉沔,下撼武昌,大江以南在指顾之间。</br>  不仅可沿江夺取江南财赋重地,也可北上直入中原之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br>  如今荆州在身在清营心在明的王五手中,而若想荆州之地的战略价值发挥到最大,则势必需有一支强大的水师。</br>  因而郭法广等人与其随张尚书前往昆明,又或去台湾,乃至剃发降清,不若随王五去荆州打造水师,如此才是真正为复明出力。</br>  无枉牺牲于局面根本无助。</br>  张煌言听后甚是赞同,同郭法广等人商议后,终是做通众人工作前往荆州暗自积蓄力量,以待将来。</br>  他则只带杨冠玉并两三随从扮为道人前往昆明即可。</br>  又问河东君母女打算去哪。</br>  柳如是自是不愿去台湾的,因为人生地不熟。</br>  常熟钱家也是不能去,如今张尚书这里又无法再与海上坚持,故柳如是打算带女儿前往嘉兴兄弟处。</br>  张煌言听后也觉没有好的办法,毕竟他根本无力照顾河东君母女。</br>  这边王五迟疑了下,却起身对柳如是道:“河东君乃文宗国士,当代女侠名姝,又是老宗伯遗孀,若河东君愿往荆州暂住,当能助耀武一臂之力。”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91/451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