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新利益集团

推荐阅读:离婚后,绝美老婆哭晕了身为炼丹师,一颗丹药涨一年修为聚宝仙盆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官声之巅峰权力流氓帝师:爆改扶苏黑道太子爷天下长宁直到成为男主们的爱欲逍遥四公子

    老张表示你小子想的美。</br>  真有几百万包衣奴,你还汉军都统?</br>  皇帝都得让给你做了!</br>  异想天开,痴心妄想之类的成语“叭叭”就是一通,最后还带了些个人情绪的词汇。</br>  “我只是从科学的角度跟你老张分析事情的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操作性,你也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剖析我的问题,而不是在这种对我进行没有道理的人身攻击。”</br>  王五希望老张的态度能端正一些。</br>  是你说体制上旗人可以收投充汉民为奴,那既然有这么个条文存在,为什么不能合理利用?</br>  收一个包衣和收十個百衣,一百、一万个包衣,本质上没有区别。</br>  前明隐户高达几千万,也没见明朝就此废除“投献”这一条例。</br>  而现在的大清,包衣数量也多达数百万之巨。</br>  清军入关以前就在辽东、京畿、山东、北直隶掳走了一百多万明朝青壮分赏到旗下充当包衣奴。</br>  入关后圈地时又将京畿方圆五百里的汉民全部圈充进旗下为奴,由此引发“逃人”这一贯穿清前期重大社会问题。</br>  缉捕逃人法更是清廷第一急务,甚至于连靖南王耿仲明都因为擅藏逃人畏罪自尽。</br>  缉捕连坐力度可谓空前绝后。</br>  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br>  “燕京的旗人可以强行圈占汉民为旗下奴,我也是旗人,还是个都统,为什么不可以弄个几万几十万包衣?”</br>  王五没把话说绝,他不可能把湖广几百万人全变成他王都统的旗下奴。</br>  但真弄个几万甚至二三十万,只要张长庚这个湖广总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必不能搞成。</br>  因为一个县少几十户交税的,账好做的很。</br>  科学、可行性、操作性、剖析、人身攻击</br>  一连串来自后世的文明词汇打击,让老张一愣一愣的。</br>  感觉自己这个大学士好像没读过书似的。</br>  “就事论事而矣,不要带个人主观意识,也不要有什么偏见,伱就说这事能不能干吧?要能干的话,你放心,不管是入旗的还是投充的,我收一文钱就分你三分之一。”</br>  一张大饼给出去了。</br>  不要你老张白忙活,有钱大家分。</br>  户部账面上正常的赋税户去哪了还不好交待?</br>  无非天灾**呗。</br>  地方口径一致,天灾不常事么。</br>  如果把王五的设想套用后世理念,那就是他在蛊惑张长庚搞国家税和地方税。</br>  就是将原本每年交给清廷的赋税通过某些手段,变成朝廷和地方两部分。</br>  换言之,凡是愿意花钱投充汉军正白旗王都统名下为奴的,除了交一笔入旗费外,每年再给都统大人原本他应交给清廷的赋税三分之一,那就是皆大欢喜的事。</br>  截留下来的费用,王五拿三分之一,张长庚拿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则统统拿去打点上下关系,确保方方面面都满意。</br>  别小瞧这三分之一,弄得好的话,每年能给王五带来二三十万两的收益。</br>  有了钱,他才能办事,办大事。</br>  清军入关后赋税收的比明朝还要高,明朝的三饷如今依旧在征收,顺治十七年户部收的全国赋税是3300多万两,康熙元年则到了3600余万两,今年尚不知道总数,但肯定在提高。</br>  因为“西山贼”与“三藩”都是吞金的巨兽。</br>  湖广作为较富裕的大省,崇祯朝时年岁入310万余两,如今给清廷交的是640余万两,翻了一翻,这还是建立在人口少了三分之一的基础上。</br>  这么庞大的赋税,又有现成的体制漏洞可钻,王五能不动心么。</br>  钱,他太需要钱了。</br>  清廷一年给吴三桂的军费九百多万两,他弄个几十万两肯定不过份。</br>  就这,还得不断再开拓银路。</br>  因为,战争打的就是钱。</br>  想让士兵卖命,就得拿钱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生出士为知己者而死的心。</br>  有了钱,才能搞建设,搞军工。</br>  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br>  这年头,光有一腔热血和誓死决心没有用。</br>  要有用,最后的明军也不会在今年被清军围剿干净。</br>  “你打算收多少?”</br>  老张需要个确切的数字。</br>  王五权衡之后先给了个五万户的数字,也就不到二十万人。</br>  约占湖广总人口的四十分之一。</br>  老张沉思了下:“上三旗包衣你办不了,要办的话只能办旗下奴。”</br>  上三旗包衣就是皇帝直领的内务府包衣,这种包衣属于八旗正户,跟旗人享受的权利是相等的。</br>  旗下奴是顺治十五年新规定的称呼,也就是下五旗旗人家的私奴,又称八旗户下家奴。</br>  相比包衣,旗下奴各方面权利差了些,但相较汉人还是具有免税权利,另外也能正常参加科举、正常出仕。</br>  入旗各额有限,也不可能这么大规模办,办旗下奴却是好操作,以各种理由借口将本应收的赋税减免便可。</br>  这个旗下奴甚至都不用给燕京报备,只要湖广这边把实惠兑换到位就可。</br>  想了想,又问王五一户包衣打算卖多少钱。</br>  王五问老张的意思:“这方面行情我不太熟,你觉得收多少好?”</br>  老张也不知道定个什么价,说是要不派人到燕京打听打听。</br>  “这样吧,让市场说话。”</br>  王五的意思到了宜昌后,就把可以入旗投充的风声放出去,看看宜昌城中的有钱人大户们动不动心,只要有动心的肯定会有人到官府打听入旗一事。</br>  到时也不说具体价格,含糊其词模糊一下,看看客户们愿意出多少钱来换取入旗免税的特权。</br>  老张觉得这样也行,但却提出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不能卖太多名额给大户,也不能卖给小户,而是要卖给中户。</br>  原因是大户名下的田地太多,一个大户能顶上百家小户,这样一来给朝廷应交的赋税少得太厉害容易被人发现,到时朝廷追问下来他张长庚没法跟朝廷交待。</br>  小户么,自然是没什么油水。</br>  一家就几亩地,你给他个免税名额他也得不了多大便宜,甚至连买这个名额的钱也凑不出来。</br>  所以,最好的客户就是中户。</br>  王五的理解跟中产阶级差不多。</br>  问题是,他是想把大户同自己绑定,在湖广形成一个利益集团。</br>  相比中户、小户,大户的资源更多,能出的人力也更多。</br>  大户,另一种说法就是士绅集团的代表。</br>  地主阶级。</br>  没有信仰加成,王五只能走地主阶级路线,这是历史客观性所决定,不由他个人意识决定。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91/451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