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都统大拍卖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老张是想通了。</br>  左右荆州满城的工程都是落在王五手上,那他这个总督大人没理由在边上看着。</br>  你小子吃肉,老夫喝碗汤总行吧?</br>  王五也大度表示可以将工程最挣钱的土方交给总督大人。</br>  这个土方还包括隔绝满汉的新城墙所需的石料。</br>  总之,是个大项目。</br>  老张心里琢磨了下,起码二十万两的利润。</br>  够他晚年退休生活了,当下也不再要求更多。</br>  他这人,比较容易满足。</br>  至于荆州满城到底修成什么样,管他呢。</br>  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br>  未想王五又对他道:“你回头看看还有哪些官员有小舅子、表侄做工程的,只要他们愿意干,我都可以分包给他们。”</br>  此提议遭到老张断然拒绝:“不行,这事参加的人不能多。”</br>  “不,我觉得参加的人越多越好,最好湖广州县以上官员人人有份。”</br>  王五意味深长的看了老张一眼,“工程要出了事,总不能让你总督大人一個人顶吧?老话**不责众,朝廷难道还能把一个省的官员全砍了不成?”</br>  张长庚想说别说一个省官员了,再来一个省朝廷也能砍得动。</br>  当年江南奏销、通海、哭庙三大案,江南十个官员就被朝廷砍了九个,力度之大哪是你小子能想象的。</br>  “那随你便吧。”</br>  见老张不肯把湖广官员拉下水,王五也不为难他,转而问他修满城的工程款户部什么时候拨下来,能拨多少。</br>  老张说满城到底得花多少银子他也没数,得回去后让人算算才知道,不过透露工程款不是全部由户部拨付,而是他湖广地区也要承担一部分工程款。</br>  大概户部最多只能拨六十到七十万两,余下的费用基本都得他这个湖广总督想办法筹集。</br>  算上城中外迁居民安置费用,以及给驻防八旗兵圈占的良田补偿费用,修城民役吃住费用</br>  乱七八糟一大堆,恐怕没个大几十万两根本搞不定。</br>  “这么大的资金缺口,你打算怎么填?从百姓头上榨?”</br>  王五比较关心这个问题。</br>  “先从今年应收的夏税挪一部分,实在不够的话再给地方加加担子,满城是朝廷的大事,限期之内一定要修成的,没办法只能先苦一苦百姓了。”</br>  老张说的比较委婉。</br>  实际就是苛捐杂税。</br>  湖广一省有七八百万人口,每个人头多收一文钱都是笔不小的收入。</br>  王五听后点了点头,策马同老张的马车并排而行,侧脸又说了一句:“老张,伱以前在燕京做过大学士,想必对律法应该很懂吧。”</br>  老张微哼一声,让王五有屁就放。</br>  “我就是咨询你一个律法问题,就是如果有人告官的话,是从县里面一级级往上告,还是可以直接告到燕京朝廷去?”</br>  “当然是一级级告,地方不受理苦主才会去燕京,不过能告到燕京的大多是真冤,情有可原。”</br>  说到这,老张话锋一转又说能去燕京的其实也不多。</br>  一来交通不便;二来去燕京得要盘缠,这笔钱大部分苦主根本拿不出来;三来地方上也不太可能让人去燕京告状。</br>  因为这会影响吏部对地方官的考绩。</br>  而且他张长庚为官比较清明,刑案虽有按察使司和巡抚衙门负责,但只要苦主把状子递到他总督衙门,他纵是再忙也会抽空看一看。</br>  确有冤屈,也是能够主持公道的。</br>  “你问这些做什么?”</br>  老张很好奇。</br>  “我想替你分担一下资金压力。”</br>  王五说出自己的打算,就是宜昌跟荆州都是府城,没怎么受战火波及,所以城中的有钱人很多。</br>  因此他打算跟这些有钱人借钱修满城。</br>  是不借也得借的那种。</br>  但这样一来肯定有人不愿意借,那么必然会产生官司纠纷。</br>  所以希望老张这个总督大人想办法把“苦主”按在湖广,不让他们去燕京闹。</br>  至少拖个两三年再说。</br>  “借款?”</br>  老张眼前一亮,他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的。</br>  “也可以说是集资。”</br>  想了想,王五又补了一句,“满城是大清的根基,借款给官府修满城就是忠君爱大清,不借就是心存故明阴谋反对大清。”</br>  这个性质就严重了。</br>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br>  老张听后摇头道:“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地方反弹,也会坏了官府名声,若被御史知道了肯定会参我们一本。”</br>  “不这样做,你就真忍心让百姓们再从嘴里抠点吃食出来?这几年湖广的百姓可被你们祸祸惨了,民变都闹出多少起了?”</br>  “你们这帮西山贼要是早点投降,百姓何至于受这份苦。”</br>  这回轮到王五无言以对。</br>  老张难得胜出一回,心情不由大好,看着不语的王五突然闪现一个念头,笑道:“老夫倒是把你这个都统大人给忘了。”</br>  话说的有点莫名其妙,王五听的也是一头雾水。</br>  不想老张却告诉他一件好事,那就是他这个汉军正白旗的都统虽然是虚的,但再虚也是实在的都统。</br>  “既是都统,手里便有入旗名额。”</br>  “入旗名额?”</br>  王五让张长庚把话说明白。</br>  老张的意思就是汉军都统是本旗最大的官,所以手头每年都有一批入旗名额。</br>  因此可以将这些名额拿出来诱惑有钱人捐资修满城,再以他们愿意出钱修满城的由头向朝廷奏请给他们入旗。</br>  形象的比喻,王五就是某重点中学校长。</br>  既然学校他说了算,那每年照顾些关系户子弟入学,还不是小事一桩。</br>  而入旗比入学还要诱惑人。</br>  要不然都当上总兵官的老牛也不会去舔穆里玛的臭脚。</br>  王五一听就知道这法子超级赞,忙问张长庚他有多少入旗名额。</br>  结果老张说他最多有十个名额。</br>  蒙古都统有二十个,满洲都统则有三十个。</br>  但名额归名额,操作起来想要入旗的多少还是要有一定贡献的。</br>  比如军功,又比如捐输。</br>  总之,要么出钱,要么出人。</br>  不然审核那一关过不去。</br>  这几年入旗卡的比较紧,汉军这边稍好些,满洲那边要严的多。</br>  王五心凉了,十个名额顶个屁用。</br>  就算五千两卖一个,也才五万两,没多大意思。</br>  老张能想到这个法子,肯定有后续完善。</br>  “除了旗人不隶州,不归户籍,包衣实际也是如此。”</br>  老张的补充办法就是多走两步路,允许有钱人投充到汉军正白旗王都统名下为包衣奴,这样他不仅在旗,也能合理避税。</br>  跟前明百姓自愿投充到举人老爷名下当奴一个性质。</br>  “就是说如果湖广几百万百姓全投充到我名下为包衣,我就是八旗最大的都统?”</br>  王五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刁钻。</br>  老张看到的是钱,他看到的是人。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91/451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