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牛旗,过份了啊

推荐阅读: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无敌武魂神三群聊:三国娇气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重生86:契约土狗,承包兴安岭替嫁妻子走后,剑尊道心破碎了游戏降临: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兴山,等侯穆里玛回讯的王五同道长浮尘子一起踏青。</br>  来到这个时代三个月了,这还是王五第一次有机会真正放松一下自我。</br>  大概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吧。</br>  当得知浮尘子愿意离开茅麓山时,王五真是有些意外,总觉这位道长有话要对他讲,但连日来一直忙于军民转移的事,并无时间与这位道长一叙。</br>  今日难得有空,便叫人喊了浮尘子一同出外散心。</br>  来到一处山坡,众人弃马上坡,到了高处后视线便豁然开朗。</br>  远处,是一片平原。</br>  “在山中呆了这么多年,竟是差点忘了外面的天地。”</br>  看着眼前一望无垠的大地,浮尘子内心颇是感慨。</br>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走出大山了。</br>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蒲公英般,只要我们能出得这方狭窄天地,自能于天地间任何一角落生根发芽。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r>  王五随手折了一棵蒲公英于手掌之中,顺风轻轻一吹,蒲公英便如柳絮般腾空而散。</br>  浮尘子自是明白王五话中深意,却道:“其实贫道一直奇怪将军明明打赢了清军,为何反而主张同清廷议和呢?”</br>  王五沉默片刻,叹道:“只因民心已去。”</br>  将之前在荆州、武昌所见所闻道出,指他率明军突出去后除百姓反应冷淡外,也没有读书人来投,由此可见民心已然不在明,而在清。</br>  “道长或许以为我所说民心乃是士绅读书人之心,实则我所说民心乃是那只为温饱而活的贫苦百姓之心,几十年仗打下来,百姓都累了,也都怕了,只想安生过日子,谁还晓得山中还有明,还有一帮誓死不肯剃发的人。”</br>  说到这,王五苦笑一声。</br>  如果清楚未来的事是他做出隐忍决定的重要因素,那武昌、荆州的见闻则是压倒他继续打下去的最后一根稻草。</br>  与天斗,尚有一线机会。</br>  与民斗,绝无成功之理。</br>  现实是中国的百姓已经不要明朝,他们只想安生过日子,甚至巴不得“西山贼”赶紧被大清兵剿灭,从而不用再承担为剿灭“西山贼”而担负的苛捐杂税。</br>  事实血淋淋的摆在王五面前,加之明军根本没有力量翻盘,处境甚至比当初在荒外坚持的李晋王还要艰难,因此,只能等那场大势到来。</br>  到时,民心会变得不重要。</br>  因为势会将民心重新撬动,而不是如现在这般铁板一块。</br>  不敢说五五开,至少也能四六分。</br>  很实在的一点,想要百姓支持抗清,就得让百姓看到胜利的希望。</br>  眼下这点已经被视为贼的明军残兵,凭什么让百姓豁出性命支持。</br>  如果百姓支持,茅麓山也不会成为汉家最后的绝唱。</br>  “或许吧。”</br>  浮尘子也叹了一声。</br>  王五好奇询问这位道长为何要跟他出山。</br>  “因为我想看看你是不是会落得个孙可望的下场,”</br>  浮尘子笑了笑,“你杀了那么多满洲兵,没理由鞑子朝廷会饶过你,就算现在给你高官厚爵,用不了多久也必定秋后算账。”</br>  “原来道长是想看我怎么死。”</br>  王五也笑了,没想到浮尘子还是個趣人。</br>  回到兴山后,仍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总督张长庚给王五传达了一个刚刚收到的坏消息。</br>  得知茅麓山上的老顺贼们不肯议和,穆里玛大怒下令湖广提督董学礼、四川提督郑蛟麟重新收紧对茅麓山的封锁,并派八旗副都统图尔格、郧阳总兵牛万程率兵前来兴山。</br>  “穆里玛让你去巴东见他。”</br>  犹豫了下,张长庚竟劝说王五别去巴东,因为他怀疑在知道王五已经没有多少“价值”后,穆里玛可能会把王五杀了。</br>  王五诧异:“总督大人怎么这么关心王某的生死?难道不应盼着王某死么?”</br>  “你死了,我能活?”</br>  张长庚瞪了眼王五,颇是郁闷道:“我知道的事情太多,穆里玛肯定会杀我灭口,事后给我安一个通敌又或失节罪名,谁敢为我喊冤?”</br>  “那怎么办,要不我们一起投平西王算了?”</br>  王五咧嘴笑了笑。</br>  “都什么时候了伱还有心思开玩笑?”</br>  张长庚着实气急,实是不明白大难就要临头,这小子怎么还这么悠哉出城踏青的。</br>  鳌拜兄弟已将兵败责任推给图海,要是王五能劝说山中的明军同意议和,这事自往好的方向发展,可现在山里的老顺贼坚持要打,就逼得鳌拜兄弟骑虎难下,因为他们已经将招抚一事大肆宣扬,结果却跟当年郑森一样没有结果,岂能不恼怒。</br>  如此,王五要承受怒火,他张长庚更要跟着倒霉。</br>  仅一个失地罪名,就能置他于死地。</br>  如今留着他,不过是希望将招抚一事赶紧促成。</br>  没有利用价值,鳌拜兄弟翻脸怕是比翻书还快。</br>  怪就怪王五这小子轻易就放了穆里玛,搞得现在进退两难。</br>  “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br>  王五让张长庚先别紧张,看看再说。</br>  看什么?</br>  图尔格和牛万程什么态度。</br>  两天后,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和郧阳总兵就带着五千营兵来了兴山。</br>  一来牛万程就宣读穆里玛的军令:“五王耀武,大将军有令,着你转任常德副将,接令之日即往常德就任,不得延误!”</br>  为了照顾王五的面子,这个军令宣读是小范围。</br>  算是牛万程的一点小小良心。</br>  张长庚听了这道军令不由露出我就知道这样的表情,穆里玛这是要翻脸了。</br>  “调我去常德?”</br>  王五接过穆里玛的军令仔细看了看,抬头看向牛万程:“牛旗,过份了吧?”</br>  “过份?”</br>  牛万程“嘿嘿”一声:“姓王的,你兵没我多,官没我没大,凭什么说我过份?”</br>  王五没搭理老牛,而是问他身边的图尔格:“你也是这么想的?”</br>  “不错!”</br>  图尔格点了点头,“五爷,我也觉得牛旗有点过份。”</br>  “嗯?”</br>  牛万程一愣,一脸迷茫的看向身边的副都统大人:泰君几个意思?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91/450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