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新阅读小说网,阅读小说阅读网 > > 抗清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朋友的感觉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朋友的感觉

推荐阅读: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狂龙出山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镇神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重生60带空间官道生香舒兰舟林牧瑶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兵贵神速。</br>  王五意只带不到1500人的骑兵直扑武昌,沿途不作停留,就是连荆州也不停。</br>  其他人仍按原计划行事。</br>  诈开荆州再前往武昌会师。</br>  从涴市出发到武昌约五百里,日夜疾行的话三天就能赶到。</br>  夺取武昌的时机是有的,毕竟消息还没传到武昌,因此只要明军速度够快,完全能在湖广总督张长庚收到风声前拿下这座长江重镇。</br>  如此一来,是打是谈,王五都能占据主动,不用因为担心茅麓山军民安危被清军牵着鼻子走,从而再次丧失战略的主动权。</br>  图尔格建议他利用四川绿营的“异动”主动和清廷谈判,从而争取对明军最有利的条件。</br>  出发点是好的,听起来也的确可行。</br>  毕竟于清廷而言,吴三桂才是最大的敌人。</br>  如今夔东十三家就剩茅麓山的李来亨部,以及袁、郝两帅残兵,无论地盘还是兵力规模都对清廷产生不了威胁。</br>  甚至于人心都已经不在明,而在清。</br>  因此若吴三桂没有异动,清廷可以放心大胆的继续剿下去,然后再图对付吴三桂。</br>  但吴三桂要有异动,清廷就得考虑继续将军事力量用在明军身上,他们拿什么来对付吴三桂的十万铁骑。</br>  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br>  二十万兵马围了将近三年不但没能把最后的明军给剿了,反而葬送了一万满洲八旗子弟,还叫一部明军给突了出来。</br>  收到消息的清廷估计得拿算盘珠子拨一拨,算一算,清军的实力是不是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br>  显然,清军只能打一场战争,且对手肯定不是实力最弱的明军。</br>  那么,为了对付吴三桂这头比明军可怕几十倍的猛兽,清廷还真有可能就此招抚明军余部,并给予较为不错的待遇。</br>  毕竟,顺治没死前就一直在着手“联顺抗吴”事宜。</br>  只要王五真肯谈,和谈成功的可能性至少八成。</br>  总督是不可能的,给一两府养兵应该没问题。</br>  虽然此举会导致明朝的大旗就此偃旗息鼓,但对于抗清大业却是极为有利。</br>  明军现在太需要休养生息的地盘和时间。</br>  什么战略物资也没有,光凭着一口气支撑下去是不行的。</br>  这口气终有上不来的时候。</br>  问题是王五觉得郑蛟麟的独走同样也是上天赐给他的好机会。</br>  不加以利用就可惜了。</br>  所以,便有了钱文涛同杨茂勋的谈。</br>  是真谈,也是假谈。</br>  谈的目的是掩护奇袭武昌的战略意图,或者说让董学礼可以将注意力更多的分散在郑蛟麟身上,从而让茅麓山的东线和南线能够松动,没有太大的军事压力。</br>  还可以通过“和谈”这件事迟缓北线陕西清军的军事行动,为虎帅他们重新调整部署争取时间。</br>  另外,钱文涛分析郑蛟麟是“独走”,也就是并没有得到吴三桂的授意,那么王五就要做好吴三桂还不肯反的准备。</br>  也就是抢在吴三桂的决定传到四川绿营,郑蛟麟不敢乱来前把武昌拿到手。</br>  这样不管吴三桂反还是不反,他都有足够的底气同清廷谈。</br>  吴三桂反,清廷必定会最大程度满足王五的狮子大开口。</br>  吴三桂不反,王五也能通过“和谈”把军民带出茅麓山那个死地。</br>  大概就是鸡蛋上跳舞的道理。</br>  且时间很紧。</br>  只有十天,也就是昆明消息反馈到巴东的这段时间。</br>  在这十天内,王五必须拿下武昌!</br>  因为他要的是一省,而不是一两个府。</br>  这个省可以是湖广的一半,或湖北,或湖南。</br>  所以,是真谈,还是假谈,全系武昌。</br>  “咱们就这么点人,能拿下武昌?”</br>  许德义对于长途奔袭武昌没意见,但认为仅凭1500人怕是控制不住武昌城,毕竟武昌城是贼清湖广总督的驻地,城中守军怎么也有好几千的。</br>  “武昌城中未必有多少兵。”</br>  王五却认为武昌守军兵力有限,前番在兴山主动参加明军的王恩泰兄弟曾说过,武昌府的大冶县境爆发了民夫起事,规模很大声势闹的不小,因此湖广总督张长庚正在忙于灭火。</br>  而湖广绿营主力又尽数集中在茅麓山,张长庚想快速扑灭民夫起事,指着地方留守的营兵肯定不行,因此必然会将其直属的总督标营派出去。</br>  如此一来,武昌城内还能有多少守军?</br>  明军出其不意兵临城下,又有满洲大兵的身份加成,破城的机会起码六七成。</br>  概率值得王五放手一搏。</br>  若是拿不下武昌,就退回荆州,伺机而动。</br>  这個“机”当然就是吴三桂肯不肯反了。</br>  诸将听后均没有异议,各自下去准备。</br>  长途奔袭武昌,自是要将军中战马全部带上,一人两马轮换使用,可以保证明军抵达武昌城后依旧保有战斗力。</br>  那边钱道台回来复话,说杨茂勋愿意前往夷陵同董学礼商议招抚明军一事,并建议王五可以给远在燕京的辅政大臣鳌拜修书一封。</br>  因为鳌拜极有可能会促成此事。</br>  王五怔住:“我抓了他弟弟,还杀了他侄子,他鳌拜肯和我谈?”</br>  “正是如此,鳌拜才会积极促成和谈!”</br>  钱道台给出不知此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解释。</br>  穆里玛兵败不仅让满洲八旗颜面扫地,也让满洲八旗家家带孝,可以肯定消息传到燕京,满八旗的人上上下下都要怨恨鳌拜。</br>  这对于正在同苏克萨哈斗的鳌拜而言,绝不是好事。</br>  所以,鳌拜比任何人都想促成和谈,甚至于还会无条件让步。</br>  王五听后觉得有道理,但他才不会主动写信给鳌拜,想了想将图尔格叫来说了此事,意让其写信给鳌拜,同时要其与杨茂勋一满一汉共同给董学礼施压,争取促成局部地区的停战。</br>  就是董学礼别追了,先回头应付郑蛟麟,另外给陕西方面打招呼,就说正在和明军谈判,暂停对茅麓山的进攻。</br>  两件事图尔格表示都没问题,因为和谈一事真要成功,他图尔格就不仅仅是英雄归来,更是大清的大功臣。</br>  但是,图尔格提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不管和谈成不成功,明军都不能再释放任何一人。</br>  包括靖西将军穆里玛。</br>  这是图尔格第二次明确流露出不想明军再放人的意思了。</br>  “为何?”</br>  王五觉得这样怕是不行,鳌拜要是肯答应自己的条件,他就没理由再扣着人家亲弟弟不放的。</br>  表面样子还是要做做的。</br>  “有穆里玛在手,将军才能在我大清高枕无忧啊。”</br>  图尔格给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br>  看着友善,也亲切许多。</br>  朋友的感觉。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91/450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