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们也通敌了?
推荐阅读:青云红颜、桃色仕途、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七零:俏军嫂只想做瓜田里的猹、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弟子求救,我脚踏祥云开大招、浮萍、女帝攻略手册、原神,我在娘化提瓦特的日常、朕那失忆的白月光、
王五没听到钱道台给后辈讲的为官真谛,若是听到了,肯定惊为天人。</br> 因为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可是古今中外多少能人志士总结出的真理。</br> 宋谦的权力是谁给的?</br> 不是什么大清朝廷,而是大清朝廷的真正拥有者——满洲大人们。</br> 所以,前番宜昌城那位陆知府就犯了个典型认知错误。</br> 他以为只要不开门,保住城中士绅和百姓性命,为大清守住城池且不资敌就行。</br> 却没有意识到被明军捏在手中的满洲大人们,才是他最需要保住的东西,而不是什么宜昌城、什么百姓、什么财产。</br> 哪怕这些满洲大人们是明军手中的俘虏,他陆知府也得无条件保。</br> 因为满洲才是大清!</br> 没了满洲的大清,能叫大清吗?</br> 为官者,态度决定一切。</br> 只要燕京的辅政大臣没咬牙宣布以穆里玛为首的满洲俘虏集体殉国,这些人就能代表满洲八旗!</br> 作为汉官如何选?</br> 显而易见的事。</br> 同大清根本比起来,其它都不足一提。</br> 气节什么的更是荒唐可笑。</br> 宋谦到底是年轻些,对新事物和新道理的接受能力强一些,很快就做出了明智选择。</br> 那就是不惜代价保满洲。</br> 看着他只保住了两个满洲,实际上却是都保住了。</br> 因为,没有满洲大人在他的辖区出事!</br> 光这一条,别说开城让明军进去,就是带着全城百姓把辫子割了,回头照样能得到重用。</br> 主子那里也是分得清大小王的。</br> 做走狗就得有做走狗的觉悟。</br> 分不清谁是主人,那才是要命的事。</br> 不出意外的话,宜昌那位陆大人恐怕已经去见先帝了。</br> 对于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破窗者”,王五给予高度重视,不仅没有逼迫其写保证书,还主动以靖西大将军、湖广巡抚的名义给其出了一份物资接收公文。</br> 明军在城中果然秋毫无犯,与百姓也是公平交易,买堆萝卜都照价付钱,着实让夷陵城中的百姓开了眼界。</br> 也让宋谦悬着的一颗心彻底落了下来,他就怕明军不讲信用进城之后翻脸不认人。</br> 那样真就对不起城中这几万百姓了。</br> 好在王将军是個诚实守信之人,日后未必不能再合作。</br> 被释放的两名参领一个是正黄旗的拉哈达,一个是镶黄旗的二珠。</br> 是王五特意挑出来的。</br> 参领是正三品,属于八旗高级将领,加之二人又是两黄旗出身,身份就更加高贵了。</br> 可能指挥不动湖广提督董学礼,但下面的总兵、副将们见到这两位爷,怕是不敢不听话。</br> 没要人家写保证书。</br> 保证书这东西是大杀器,不能泛滥。</br> 猫啊狗的要都写了保证书,那这玩意就起不到核威慑作用,也容易暴露。</br> 放人前,王五又特意说是夷陵知州点名要求释放他二人,代价就是让明军进城并提供粮草供给,如此算是给宋谦再送一个人情。</br> 毕竟此人“破窗者”的身份,将给明军接下来的行动带来的好处会很大。</br> 时间一到,物资接收完毕,王五立即下令全军出发。</br> 他估计董学礼这会肯定在后面追得快喘不过气来了,不过不着急对付屁股后面的追军,让他们再撵一段时间,等到了荆州看看能不能选个地方伏击一下,让董学礼也尝尝牛旗的滋味。</br> 明军走后,夷陵州城的官员大眼望小眼,跟还在梦中似的。</br> 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br> 不少人都是一头懵,好像有事发生,又好像没事发生</br> 回过神来后,一些明军在时大屁都不敢放一个的官吏们,开始有人大着胆子背着知州大人议论此事了,无非知州大人可能涉嫌通敌什么的。</br> 猜测上面知道此事后,宋知州将落得个什么下场。</br> 对于此类议论,宋谦并不理会。</br> 他知道人言难堵,自己越是不让讨论,下面人讨论的越凶。</br> 所以,他只要好生照顾两位满洲参领就可。</br> 只要满洲对他认可,那就谁都扳倒不了他。</br> 鉴于两位参领大人受了惊吓,一路过来吃不好睡不好,宋谦立时让人安排酒宴为二位大人压惊。</br> “宋,要不是你,本官现在”</br> 想到在明军那里受到的委屈和惊吓,拉哈达就难过的说不出话来,埋头啃起猪蹄来。</br> 被俘这些日子,中午萝卜汤伴白饭,晚上青菜汤就白饭,早上还是汤伴白饭,一点荤腥都没有,饿的一众满洲大人们是前胸贴后腹。</br> 明军这么做,自然是怕他们吃饱肚子胡思乱想。</br> 只有饿着,才能让满大人们情绪稳定,思绪平静。</br> “宋,你很好,非常好!”</br> 二珠给出一句高度评价后,也是光吃不说话。</br> 一通狼吞虎咽,看的宋谦也是心疼不已,两位鞑子真是遭老大罪了。</br> 吃饱喝足,两位满大人却没去睡觉,而是当着宋谦的面用满洲话交流起来,嘀嘀咕咕的不知说些什么。</br> 正当宋谦疑惑时,二珠大人开口表达他们二人的共同想法。</br> 希望宋知州能够在公文中隐去二人被俘一事,就是不能说他们是被宋知州赎回来的,而是他们两人在途中杀了看押明军跑出来的。</br> 只要宋谦配合,今天夷陵城中发生的事,二位参领大人可以替他完全抹去。</br> 宋谦听后不禁暗喜,他巴不得这样!</br> 不迭点头答应下来,双方都很满意。</br> 一方洗去被俘的不堪经历;</br> 一方则洗去通敌罪名,何乐而不为呢。</br> 不过宋谦担心今日明军入城一事看到的人太多,万一有人将此事秘报上去那就麻烦了。</br> 拉哈达和二珠对视一眼,发出爽朗的笑声。</br> “宋,你放心,只要有我们在,没有人敢找你的麻烦!”</br> 二位满洲大人给了救命恩人大大的承诺。</br> 这件事,小事一桩。</br> 纵是有些曲折,也只是稍稍委屈一下宋。</br> 后面,还是柳暗花明的。</br> 三天后,正蓝旗副都统图尔格督领湖广绿营标将郑聚奎率部赶到了夷陵城。</br> 当图副都统看到同夷陵知州一起来见他的拉哈达和二珠时,吓的险些当场坠马,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们也写保证书了?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91/450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