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朱标的忧患意识

推荐阅读:水缸通古代,我囤货救下王爷满门女市长的男大秘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道侣三千娱乐:混在娱乐圈边缘的日常万古帝婿[综英美]第二人生在哥谭我在修仙界开发新技术人类群星闪耀时万古之王

    </br>
    说话之间,杨少峰和朱标已经走到了登州府来做工的百姓们身边。
    等百姓们起身行礼之後,杨少峰便随手指向一人,问道:“每天的工钱都拿到了没有?是不是足额的六十文钱?”
    被杨少峰指到的百姓一边在衣角上搓着手一边答道:“回大老爷的话,工钱已经拿到了,是足额的六十文,就是……就是……”
    杨少峰道:“就是什麽?”
    被杨少峰指到的百姓讪笑两声,答道:“就是拿到的都是纸钱,草民还得让家里人去那个什麽宝钞课里换成铜板,不如直接发铜板省事儿。”
    杨少峰冷哼一声道:“这规矩是本官定下来的,原本是想着给你们个赚钱的机会,可是你们这也太不争气了,给你机会都把握不住!”
    被杨少峰这麽一说,在场的百姓和朱标顿时都懵了。
    杨少峰懒得再理会那些蠢蛋。
    反正百姓拿宝钞换铜板又或&amp;amp;#x4b7e;是拿铜板换宝钞都不收火耗,他们愿意换铜板也由得他们。
    反正等以後他们买东西时发现铜板不如宝钞好用,他们就知道再把铜板换成宝钞了。
    直到带着朱标离开工地一大截后,杨少峰才撇了撇嘴,说道:“按照宁阳县和登州府现行的规矩,宝钞换金银和铜板是不收火耗的,但是金银换宝钞就要收取每贯五文钱的火耗。”
    “如果这些蠢蛋没把宝钞换成铜板,肯定会有商贾找他们用金银换宝钞,一贯钱里挣个两三文钱不难。”
    “至於现在么……既然他们嫌麻烦,臣就看着他们吃亏。”
    被杨少峰这麽一说,朱标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这算什麽?
    知府大老爷跟治下老百姓斗气?
    关键是人家老百姓也就是没赚到额外的两三文钱,也算不上吃亏呀!
    正当朱标在心里暗自吐槽时,杨少峰忽然话锋一转,说道:“幸好,幸好棒子的工钱是户部跟棒子的户曹结算。”
    朱标微微一怔,问道:“棒……高丽户曹那边收的是金银还是宝钞?”
    杨少锋撇了撇嘴,说道:“自然是宝钞。”
    “这个得从榷场说起。”
    “榷场贸易当中,咱们大明主要是卖出去的东西多,棒……高丽和其他藩属都是买的东西多。”
    “榷场里只认宝钞,拿金银去兑换宝钞又要收取火耗。”
    “偏偏买东西花的多,卖东西赚的少,他们赚到的宝钞就会不够用。”
    “所以,宝钞对於高丽和其他藩属而言都是必需品。”
    “现在还可以说是强迫他们收取宝钞来买东西,以後说不定他们会主动囤积宝钞。”
    朱标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直到沉默了好一会儿,朱标才慨然长叹一声道:“姐夫,小弟这一次来登州,真可谓是不虚此行。”
    杨少峰微微一怔,不知道朱标又在抽什麽风。
    朱标却又继续说道:“除了空印案的事情以外,最让小弟大受触动的,就是城外的那些劳工。”
    “登州府百姓可以说说笑笑的干活,衣食都有人管不说,每天还能拿到六十文的工钱。”
    六十文的工钱可不是个小数。
    按照大明现在的物价来计算,六十文钱能够买到二十个鸡蛋,或&amp;amp;#x4b7e;能买到两只鸡,又或&amp;amp;#x4b7e;能买到八斤多的大米。
    “可是那些高丽劳工每天却只能拿到十五文钱的工钱。”
    “而咱们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
    朱标吭吭哧哧的说道:“也不见得就比高丽劳工的日子强到哪儿去。”
    被朱标这麽一说,杨少峰一时间竟也不知道该说些什麽了。
    宁阳县,登州府,这两个地方的发展其实很不对劲。
    而最大的不对劲之处,其实正来源於自己这个挂逼。
    说白了,当其他地方的知府知县还在想着怎麽劝课农桑的时候,自己却已经想着搞五小工业。
    除了五小工业,其他的像是养殖业丶畜牧业丶第三产业等等套路也是能搞的就搞。
    对比起单纯的伸手向土地要收&amp;amp;#x38c9;而言,几乎就是妥妥的降维打击。
    关键是自己这种挂逼能力并不具备完整的可复制性。
    说白了,能够复制多少,完全要看那些官老爷们有多少良心,愿意下多大的功夫去琢磨这些东西。
    如果完全不管不顾的一比一复刻,甚至还有可能复刻出问题。
    沉默了好一会儿,杨少峰才开口说道:“其他地方的百姓,日子同样也会慢慢好起来的。”
    伸手指了指榷场的方面,杨少峰又继续说道:“百姓的日子之所以不好过,一是因为吃的,二是因为钱财。”
    “有了榷场,朝廷不仅能赚到钱,还可以低价从南洋诸藩买到低价的粮食。”
    “国库里有了钱,就能拿钱出来徵发徭役或者招募百姓做工,百姓就能赚到工钱。”
    “而通过榷场卖出去的那些货物,总是需要有人生产和运输的,百姓也能在这两个环节当中赚到钱。”
    “总之,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朱标嗯了一声,随後便出神的望着榷场的方向。
    杨少峰懒得去揣摩朱标的心思,随即便吩咐小侍女去泡一壶小龙团来解闷。
    直到小侍女泡好了小龙团,朱标才回过神来,笑着:“姐夫说的是,刚刚是小弟钻牛角尖了。”
    杨少峰不禁撇了撇嘴。
    朱标的这种忧患意识是好的。
    但是光有忧患意识没有用,起码得想办法怎麽解决眼前的这些问题。
    而想要解决问题并且保持长期发展,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
    大明朝现在的制度称得上是良好吗?
    可以。
    毕竟大明现行的制度很符合大明当下的需求。
    但是,也仅仅只是符合当下的需求罢了。
    当大明逐渐发展起来之後,现行的制度就会暴露出一大堆问题。
    比如说卫所制度。
    关键是朱重八那个老登还很是得意自己搞出来的卫所制度。
    比如不需要国库额外拨钱去养兵,甚至连打仗的粮草都是卫所囤垦所得。
    想要改变卫所制度,还真就没那麽容易。
    要不然,再给朱重八那个老登添点儿乐子?
    正当杨少峰胡乱琢磨时,府衙外的衙役却跑来禀告:“府尊,登州府同知和蓬莱知县求见。”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908/5814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