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阳夏之变
推荐阅读:带狗恶棍:开局逼疯小仙女!、我在剿匪部队的诡异冒险、镇国神龙、强龙出狱叶辰、鸿途奇才、九龙归一诀、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人在截教写日记,通天被玩坏了、人在大明,无法无天、重生86:从进山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秋日照耀下的阳夏,满是人声鼎沸。</br> 随着起义军攻城略地的消息传到此处,县中诸人议论纷纷。</br> “我听说这支叛军是咱阳夏被征去渔阳服役的那些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br> “是真的,我听在县里为吏的舅父透露,叛军的领头人叫做陈胜和吴广,其中一个就是咱阳夏的人。”</br> “陈胜?这是谁啊,我都没听说过此人。不过吴广的名字……我总觉得有些耳熟。”</br> “吴广不就是太康乡那个义士吗,我听过此人的事迹。只是带队的不应该是咱县的左尉,怎么变成这吴广来领头了?”</br> 其实在很多天前,泗水郡有叛军造反的事情就传到了阳夏。</br> 据说这叛军实力强大,还打下了一座县城。</br> 但因为当时吴广等人刚刚举事,打得又是公子扶苏、楚将项燕的旗号,导致各种谣言满天飞。</br> 有人说当今的二世皇帝是篡改遗诏得位,登基之后欲杀公子扶苏。公子扶苏在蒙恬将军的帮助下逃跑,来到楚地振臂一呼,掀起一场大叛乱。泗水郡的军队正是扶苏的手下,他们要相助长公子杀进咸阳,夺回失去的皇位。</br> 还有人说当年秦楚大战,项燕将军并没有被秦人杀死,而是隐姓埋名,在蕲县潜伏下来。如今老将军见秦二世暴政,楚人受苦不堪,便挺身而出借着公子扶苏的旗号,反秦复楚,光复他们楚人的国家。</br> 当然,戍卒哗变的说法也是有的。</br> 主要是说阳夏左尉和阳城县尉两人,因为大雨失期,自觉要被秦法斩首,故而煽动戍卒掀起了这场大叛乱。</br> 各种说法经人传播时添油加醋,使得更加真假难辨。</br> 其原因还是最开始铚县得到的消息并不准确,传回陈郡的信息就更少了。</br> 彼时郡守、郡尉不在,郡丞尹忠在没有确定的信息下,他作为佐吏不敢乱下命令,只传信阳城和阳夏二县,暂时控制住两个县尉的家人。</br> 至于县尉以下的戍卒家人,官府尚未有所行动,主要还是早先的信息真假难辨,万一不是戍卒造反,这样做不仅违律,还会引起恐慌。</br> 但现在,随着叛军兵临苦县,打到陈郡门口,各种详细的消息四处传播。</br> 在陈县那边收到苦县传报的时候,阳夏县的长吏也知道了确切的叛军信息。</br> 就是那支戍卒干的!</br> 叛军的首领叫做陈胜,自号为将军。</br> 领兵的先锋大将则是吴广,自称都尉。</br> 吴广的名字一出来,许多阳夏人立刻就有了印象。</br> “堂堂义士,怎么干起了造反的勾当。”</br> “造反?我看这叫举义!”</br> “难道你们还没有受够秦人的压迫吗?酷法严刑,数不清的徭役,乃公早就受够了,等这吴广大军一来,乃公就去投了他!”</br> 就在底层黔首私下议论,各种心思翻腾时。</br> 县右尉正带着数十人奔赴在前往太康乡的道路上。</br> 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县令和右尉便决定先擒拿贼首吴广的家人。</br> ……</br> 太康乡。</br> 叛军攻城略地的消息也传到了这里。</br> 不过县里今天才收到“吴广为叛军都尉”的详细信息,太康乡地方还要偏一些,消息略显滞后。</br> 太康乡的人,只听说之前被征召去渔阳服戍役的子弟可能参与了叛乱。</br> 但造反的理由是什么,造反的领头人是谁,有哪些人参与,在县中消息传过来前尚不清楚。</br> 大龟里,徐氏宅邸。</br> 徐升脸色激动,对站在堂中犹豫不定的老父道:“父亲,你到底在犹豫什么?如今大家都在说左尉起事,一路招兵买马,正在打回陈郡的路上。以我之见,肯定是之前那场大雨阻路,左尉见来不及赶往渔阳,横竖是个死,便干脆揭竿而起反了这秦国。”</br> “季父乃是左尉亲信,得他信任,必定在军中身居高职。如今他们一路所行,正要打回陈县,吾等此时正该起事,呼应季父啊!”</br> 眼见儿子神色激动,徐山却脸露犹豫。</br> 他低语道:“这些只是猜测罢了,万一是像其他传言说的,叛军乃是公子扶苏或者楚将项燕的人呢?”</br> 徐升嗤笑道:“父亲,前些日子左尉的家人被拘拿的事情你忘了吗?若非左尉起事,为何官府要先抓左尉家人?”</br> 徐山沉默了。</br> 是啊,泗水郡叛军一起,官府就先控制了县左尉的家人。</br> 这岂不正是说明叛军和县左尉有关吗?</br> 而他那个弟弟徐庄,正是左尉亲信。</br> 左尉起事,徐庄定会跟随相助,这一点无需质疑。</br> 徐升年岁尚轻,满身热血,此时越说越激动:“父亲,季父跟着左尉起事,为我楚人伸张大义,驱逐暴秦,乃是世间真英雄。吾等此时若是坐以待毙,待到秦人赶来将吾等拿下,日后以此威胁季父,此非坏了季父的大事?父亲,咱们起事吧!”</br> 徐山依旧犹豫不定。</br> 就在此时,有马蹄声在门外响起。</br> 到了徐氏宅邸外,僮仆勒马停步,翻身下马直奔府中。</br> “主君,君子!我奉命在城外蹲守,果真看到县右尉带人出城,观其行进路线,这是要往咱们太康来了!”</br> 徐升忙问道:“多少人?是骑是步?”</br> 僮仆道:“仆不敢接近,看得不真切,可能有四五十人,骑兵十余,剩下皆是步卒。”</br> 听到这话,徐升不惊反喜,对徐山叫道:“父亲你看到了吧,县中定然是得到了确切消息,来抓咱们了!”</br> “我这几日已勾连了三十多個乡中少年,他们加上咱家中的僮仆隶臣和亲戚男子,足有四五十人。吾等趁右尉抵达前,抢先夺取乡邑,用乡中武器换装。父亲再振臂一呼,以我徐氏多年来在乡中的名望,定能赢得众人响应,轻易便能聚集上百人,彼时何惧右尉!”</br> “父亲,若是你再犹豫,日后定悔之晚矣!”</br> 见儿子连番急迫开口,又听被派到县城外监视的僮仆报告县右尉带兵前来。</br> 徐山也知大祸即将临头,若是不起事,怕是整个徐氏都没了。</br> “庄弟啊庄弟,你这是把我徐氏往火坑上推啊。”</br> 徐山幽幽一叹,转而眼神迅速变得凌厉起来。</br> “升儿,你说的有道理。”</br> “既然右尉带兵前来,吾徐氏也不可能束手就擒,今日便和他们拼一个鱼死网破!”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87/443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