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反对刊发《伏羲伏羲》

推荐阅读:无限轮回:求生从石村号开始重生1980:开局迎娶貌美知青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柳无邪吞天神鼎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剑断万古孽徒快滚,师娘顶不住啦!重生1979,带着全村赶山致富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十二符咒

    “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br>  “她态度不卑又不亢。”</br>  “他神情不阴又不阳。”</br>  “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br>  “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br>  江弦刚回北影厂,就听见这边儿咿咿呀呀唱着《沙家浜》,这段儿《智斗》,那更是经典中的经典。</br>  年末将至,王好为牵头,《车水马龙》剧组办一茶话会,联络感情,团结文艺战线,好好完成国家布置任务。</br>  好些个同志都准备一展风采,这就纷纷练上了活儿,葛尤、陈佩斯、朱时茂仨人跟废物似得,就会蹲旁边儿瞧。</br>  “江弦!”</br>  “江编剧!”</br>  江弦刚在车棚底下停好车子,扭头撞见朱琳跟刘小庆俩人,说说笑笑在雪地散步。</br>  “诶,你们俩怎么混一块儿去了?”</br>  “江编剧,我今儿闲着,就和朱琳讨论下我对艾京华这个角色的理解,我相信对她肯定也有帮助。”刘小庆道。</br>  “小庆姐理解挺深,之前好多地方我都没想到,她拍戏的经验也多,给我讲了好多东西。”</br>  江弦意外。</br>  这格局可大了!</br>  不过刘小庆这人别的不说,作为演员是相当敬业,拍《瞧这一家子》的时候,她身上还担着两部戏,怕演不好,主动放弃了“大正面”,改演张岚这个配角。</br>  “江作家,您这围巾儿不错啊,这毛线打的,活儿真细。”</br>  “对象儿给打的。”</br>  朱琳脸一烫,故作不知,“是么?你还有对象呢?”</br>  “有啊,特水灵,改天领你们认识认识。”</br>  “伱们年轻人就是浪漫,互相送来送去的。”刘小庆还不知道她已沦为他们夫妇的玩具,羡慕不已,“我们家那口子就不懂这些,老嫌我陪他时间少。”</br>  “我对象也忙。”江弦埋怨。</br>  朱琳脸红一下,赶紧掰开话题,“你茶话会儿准备表演个啥节目?”</br>  “我还得表演?”</br>  “你当然得表演了。”刘小庆起哄,“到时候没节目可不行,饶不了你!”</br>  “那你俩准备演啥啊?咱仨合伙弄一个得了。”</br>  “谁跟你弄?”朱琳皱皱鼻子,满眼笑意的问:“我跟小庆姐打算跳段红色娘子军呢,你要跳啊?”</br>  “倒也不是不行,我欢迎江编剧加入!”刘小庆说。</br>  她俩都是文工团出身,都有舞蹈功底,红色娘子军手到擒来。</br>  “我吹段口哨得了。”</br>  “口哨可不行!”刘小庆捂着肚子,笑道:“大伙到时候喝点茶水儿,你一嘘嘘,那大伙光想跑厕所,谁还看节目啊。”</br>  “就是,有些人不是自诩才华横溢么。”朱琳杏眸眨巴眨巴。</br>  “我那是自诩?”</br>  俩人离开,江弦溜溜达达,准备上食堂吃口饭,刚好跟陈佩斯他们坐一桌。</br>  陈佩斯吃着吃着,说想在茶话会上表演节目。</br>  朱时茂其实跟陈佩斯一样,表演欲强烈,但他不好意思像陈佩斯一样直说,委婉道:“王导要求是每个人都得上,我觉得不如咱们几个男同志一块搞一个,也挺好的。”</br>  “老朱这主意好!”陈佩斯很是赞成。</br>  葛尤很有自知之明,蔫儿吧唧的摆摆手,“我来不了,你们弄吧,别的同志都光彩夺目,我就不丢人了。”</br>  陈佩斯一听不乐意了,“人家陈裕德和汪用桓都排上节目了,你想想,女同志的掌声都给了他们两个,你甘心么?”</br>  陈裕德和汪用桓也是《瞧这一家子》剧组的男演员,这回在《车水马龙》里饰配角。</br>  葛尤依旧是蔫了吧唧,“我怕她们吐我一脸口水。”</br>  江弦很清醒道:“这个你放心,女同志们怎么会奖励你呢。”</br>  陈佩斯眼睛一拐,瞄上江弦。</br>  “江编剧,您有文化,点子多,您给想一节目。”</br>  “我不行、我不行。”</br>  “您别谦虚啊江编剧,您来安排、安排。”朱时茂也劝说。</br>  江弦琢磨了琢磨。</br>  “那唱戏?”</br>  葛尤那脑袋抖得跟筛糠似得。</br>  “我不会。”</br>  “唱歌?”</br>  “我不会。”</br>  江弦扒拉口饭,一琢磨。</br>  “这样吧,咱再找一人,我领你们一块儿说段儿相声。”</br>  京城文艺编辑部。</br>  《伏羲伏羲》的稿子,在组所有成员的手上传了一遍。</br>  当然不止那一份稿子,特意请誊抄员多抄了几份,这年头没打印机,打字机又不好用,所以每个单位都有誊抄员这职业,尤其是杂志社这类地方。</br>  有些作家写的那字儿实在不堪入目,编辑看不明白,那就得让作家请誊抄员给誊抄一遍,当然是要花钱。</br>  李清泉要求每个人都写审稿意见,最后收过来,《伏羲伏羲》的审稿意见居然写了足足20多页!</br>  “老李,你看看,这是组全体成员的意见。”王濛把审稿意见递给李清泉。</br>  其中支持的声音不少,反对的声音也不在少数。</br>  王濛已经数过了,反对的票数,刚巧比同意的票数多了一票,也就是说,组的领导们最后投票结果是反对刊发《伏羲伏羲》。</br>  对于这样的结果,王濛比较无奈。</br>  但真正决定是否刊发的,其实是李清泉的态度。</br>  因为最后承担风险的也是他。</br>  李清泉将审稿意见接到手中,一页页认真读过去。</br>  “江弦不仅将他敏锐的目光投射在外部世界,更深入到人内心的精神世界!”</br>  “他从别人的老路上,探索踏出一条新径!”</br>  “这篇文章有着高度的艺术效果。”</br>  “他善于抓住人物的内心世界对立的两极!”</br>  “.”</br>  王濛忐忑坐在旁边,等待李清泉给出最后的结果。</br>  他已经和江弦打了包票,说这篇文章能刊发,江弦才写的。</br>  若是发不出去,那就是他失信于人。</br>  时间过去许久,李清泉耐心的把最后一页看完,靠在椅背上,皱眉道:“看来大家的意见偏向不发。”</br>  “老李”王濛想要再劝说一下,却被李清泉打断了。</br>  “上面准备调我去《人民文学》,我还没做出决定。”</br>  面对他忽然挑起的话头儿,王濛本能的愣了一下,随后问道:“那你的打算是?”</br>  “.”李清泉不语。</br>  “你不应该走。”</br>  王濛想了想,给出他的建议:“你就是在《人民文学》倒下的,你不该再回去,而且以你的阅历,你应该知道,在《京城文艺》你说了算,没有阻力,到《人民文学》就不行了。”</br>  李清泉揉揉太阳穴。</br>  “我倒是觉得,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br>  “老李”</br>  王濛还想劝他,李清泉按住他的手,冲他笑笑。</br>  “不光是为我。”</br>  “我这一走,还能给《京城文艺》留篇好文章。”</br>  “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84/441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