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皇城小院

推荐阅读:不明不清混沌天帝诀神医下山全球沦陷:我是末日大领主苏熙凌久泽当社恐成为警局团宠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夺婚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两边儿这算是谈妥,约了过几天上房管所跑手续。</br>  金保军领着媳妇儿告辞。</br>  剩下一家三口,坐在屋里开起了茶话会。</br>  “真定下来要买?”</br>  江国庆皱眉道:“我这两天四处打听了下,听人家说西城区那片儿的院子才五六千,好院子也才六七千。”</br>  “便宜那么多?”</br>  饶月梅一听坐不住了,劝阻道,“那咱上西城区买多好啊,省下那三四千,存银行里头存个定期,一年光利息就挣两三百呢,快顶上别人小半年的工资了。”</br>  “.”江弦没第一时间反驳。</br>  站在这个年代人的视角,他爹他妈的考虑的确很周全,他们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思维认知建立在福利房的基础上,也没经历过通货膨胀,一张10块钱的大团结都要掰碎了花。</br>  站在他们的视角,院子不管买在哪儿,那也是一院子,都在京城里头。</br>  白白多花那么大几千出去,这钱可不就是浪费了。</br>  但江弦毕竟来自后世,领略过改开后的风景,知道什么叫商品房,知道四合院价值几个小目标,更知道皇城里头的地皮可遇不可求。</br>  “这样吧,我回头再托人在西城区继续给你打听,起码比景山东那地界儿便宜。”江国庆继续劝说。</br>  “成。”</br>  江弦也没反对,“您先打听着,真碰着合适的我再买上几座。”</br>  “你说啥?”江国庆和饶月梅一时间没听懂他什么意思。</br>  只听江弦平静的解释,“我意思是,等这院子收拾利索,西城区那边儿有合适的我再买。”</br>  “.”</br>  疯了、疯了!</br>  我这儿子买四合院上瘾!</br>  饶月梅匆忙摸摸他额头。</br>  “一个院子还不够啊?你金屋藏娇呢,那可是五百平的大院子啊!伱就再娶个十几房都够了!”</br>  江国庆一听赶紧捂她嘴,生怕这话被邻居听去,这是经历过那个年代后留下的习惯。</br>  “饶月梅同志,这都啥时候了?你说的这叫什么话,胡言乱语,满脑子的封建思想!”</br>  江国庆先批评一通饶月梅,这会儿男人的家庭地位高,他妈也不犟嘴。</br>  批评过后,又看向江弦,见他打定主意,也不再劝阻。</br>  “你有一万块不?我和你妈积蓄不多,满打满算只能给你拿一千块出来。”</br>  “我钱够用,您俩那钱,还是留着修院子用吧。”</br>  景山东胡同那院子,撂荒了些年头,一时半会儿肯定住不进去,还得花钱修,而且江弦也没什么工夫天天盯着那院子转,这修院子的活儿,还得全交到他爹妈身上去。</br>  回到北影厂,江弦去问张洁借了点儿钱。</br>  他现在掏不出一万块,身上拢共六千多,等人文社和《京城文艺》的稿费发了,应该能把这一万凑够。</br>  张洁攒的稿费不少,俩人也熟,江弦一提,便痛痛快快借他了。</br>  “张老师,您这钱与其存银行,我看不如也去买座院子。”他好心提醒一句。</br>  “买院子?”张洁也不是太理解。</br>  “你看今年这通胀,物价都上涨了,这才刚改开,以后呢”江弦点到为止。</br>  改开以后,我国第一次比较明显的通胀,就发生在1979年和1980年,通货膨胀率超过了5%。</br>  不过那会儿国家对经济指标的关注度非常高,刚有苗头,便迅速采取行动控制了。</br>  翌日,又和金保军碰面儿,东奔西走办景山东胡同院子手续,这胡同归景山街道办事处管辖。</br>  花了两天时间,终于把产权挪到江弦名下。</br>  “哥们儿,我还有点儿担心你这钱拖着不给,没想到这么痛快。”金保军收到了钱,跟媳妇儿俩人心里一团火热。</br>  “我既然要了你这院子,那就不会拖拖拉拉的。”江弦轻笑道。</br>  他心里也是有盘算的,之所以借钱也要赶紧把钱付了,就是怕金保军忽然又有啥打算,或者从哪儿蹦出个什么高人,一通指点,生出变故。</br>  “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金保军跟他打听。</br>  随随便便就能划拉一万块出来,这放在京城里那也是位人物了。</br>  不过看他们一家人还租房子住,不像是什么大户,对这钱的来源不免有些担心。</br>  “我就一作家,写点儿东西。”江弦给他解释。</br>  “嗷,作家,那难怪了。”金保军顿觉合理,既然是作家这种高收入职业,掏一万块出来太合理了。</br>  “这院子里我也没啥东西收拾了,剩的那些老物件儿,当我送您。”金保军颇为豪爽的拍拍胸脯。</br>  这话听着大方,实则该收拾的早收拾走了,剩下的,在这儿搁了那么多年,该发霉的发霉,该烂的也早就烂了。</br>  和金保军告辞,把夫妻俩送到胡同口。</br>  看着二人有说有笑,满脸甜蜜的模样,江弦也衷心的为他们感到高兴。</br>  他跟个老大爷似得,背负双手,转回院门口,把朱红大门儿闭上。</br>  也不嫌弃庭院幽深,一个人在院儿里溜溜达达,绕着东西厢房,从前院儿到内院儿,独自转了两圈。</br>  回首望去,地上的浮雪,留下一行属于他的脚印,或深或浅,这感觉特享受!</br>  “这就我家院子了?”他还有些不真实感。</br>  站在内院儿正方屋檐下,极目远眺,往南瞧,隐约瞥着一抹故宫那红墙黛瓦,再往西,一座醒目的翠绿色小山坡,那就是全京城的中心,景山,听说是朱棣那会儿挖金水河的泥土堆得,住在这院子,那也算是枕山傍水了。</br>  再过几十年,东边儿还会修上一座中国尊,这会儿还没有。</br>  满院子落得都是雪,江弦弯下腰,颇有兴致的在内院儿中央堆了个雪人儿。</br>  完事儿拍拍手,寻思着整葺一新的方案。</br>  “这抄手回廊得修回来,那山水影壁也得重做一套,这大老槐底下再修个秋千,太有格调了.”</br>  槐树寓意是个枝繁叶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李鸿章在自家院子种的就是槐树。</br>  其实在四合院种槐树不太好,有点影响采光。</br>  还好江弦这院子够大,这颗大槐树看着也就挺应景的。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84/441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