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褐变的荔枝
推荐阅读:九龙归一诀、大学刚毕业,我让老师休产假、丹田住个女仙帝、赵旭李晴晴全文、满门恋爱脑,团宠师妹被迫修罗场、替嫁妻子走后,剑尊道心破碎了、出家为尼后,哥哥们跪求我还俗、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治愈S级雄兽,小雌性是帝国珍宝、我,巫师,愚痴佛祖、
“咚咚咚!”</br> “咚咚咚!”</br> 和平宾馆,江弦敲开巴金房间的门,李小林一见到他特别激动,“江弦,你真如电话里说的那样,把稿子已经写完了?”</br> “写好了。”</br> 江弦从包里取出一沓稿子,用的还是人文社的稿纸,五百字一页,7万字写了有一百多页,很有分量。</br> 这篇,马亲王花了11天写就,江弦花了5天誊抄,修改。</br> 还对一些车速过快的情节,酌情做了删减。</br> [李善德回到家里,心情大畅,压在心头几个月的石头总算可以放下了。他陪着女儿玩了好一阵双陆,又读了几首骆宾王的诗哄她睡着,然后拉着夫人进入帷帐,开始盘点子孙仓中快要溢出来的公粮。</br> 这个积年老吏查起账来,手段实在细腻,但几勾检到要害之处,总要反复磨算。账上收进支出,每一笔皆落到实处方肯罢休。几番腾挪互抵之后,公粮才一次全数上缴,库存为之一清。]</br> 李小林将稿子捧在手里,没急着看,先感受了下厚度。</br> “五万字以上了吧?”</br> “七万字。”</br> “你说你,写的这么着急干嘛,又没人催伱,慢工才能出细活。”</br> “我想着早些写好,趁着文代会这段时间,小林姐你和巴老都在京城,能顺便把稿子改改,免得还要再跑去上海改稿。”</br> “那也不能这样写啊,你身体能吃得消么?”</br> “没事儿,我年轻头发多。”</br> “你这孩子。”李小林捂嘴笑了。</br> 她愈发的欣赏江弦这位作家,不光作品写的好,人也特别有趣。</br> “爸爸还在休息。”</br> “那我不叨扰巴老休息了,我先回去了。”</br> “我送送你。”</br> “不用不用,小林姐你太客气了。”</br> 两人告辞,李小林轻手轻脚的关上门,坐在桌前,喝一口水,看向手上的稿子。</br> 《褐变的荔枝》,江弦。</br> 看到这条引子,李小林颇为认可的点点头。</br> “是啊。”</br> “怎么不是这样子的道理呢?”</br>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事功成,也是万头皆秃。</br> 汉武帝雄才大略,一挥手几十万汉军精骑出塞,要支撑这种规模的调动,负责后勤的基层官吏会忙成什么样?</br> 明成祖兴建京城、迁出南京、疏通运河,可谓手笔豪迈,但仔细想想,这几项大工程背后,是多少个周德文在辛苦奔走?</br> 诸葛亮怎么死的?</br> 还不是他把“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的刻碎庶务,全揽去自己做,生生累薨。</br> 叹了口气,李小林接着往下看去。</br> 只是看了个开头,便觉得江弦笔下那远在唐代的李善德颇为生动。</br> 千年以前的大唐,官员们竟也依旧要为房子发愁。</br> 这一点,倒是与这个时代的他们有些相像。</br> 不过大唐的人,还需要还一种名为“香积钱”的借贷,本金唤作“功德”,利息唤作“福报”,每个月都得从“俸禄”中取出一部分,偿还“福报”。</br> 嗯,这个时代就不用。</br> “对了。”</br> 李小林忽想到什么。</br> “江弦至今还住在北影厂的招待所里。”</br> “不会是借着抒发自己没房子的苦闷吧。”</br> 她笑了笑。</br> 往往作品里流露出来的信息,是能够窥见作者生活的。</br> 譬如林语堂一次买牙刷被坑了,便把这段经历写入书里,发起了牢骚。</br> 当然了,李小林更好奇的是,江弦所设计的能将新鲜荔枝运往长安的方案。</br> 文中很迅速便铺陈出来:保鲜手段、运送途径、运送成本。</br> 江弦一一阐述,并考据的开展实验。</br> 瓮装、冰藏、截干、移栽.手段并用,将荔枝的保鲜时间尽量延长。</br> 走梅关道、走西京道、走北上漕路、走水路挑选路线,将运输路线缩短。</br> 荔枝味变期又延长半日</br> 马队里程又多了两百里</br> 提速、保鲜。</br> 跌宕起伏的一次次运输,紧张到李小林几乎没法呼吸。</br> [五瓮荔枝的枝条,从第四天开始相继枯萎,坚持最久的一瓮是第七天,考虑到新鲜度的话,只有四天。也就是说,用“分枝植瓮之法”和“盐洗隔水之法”,一共能争取到十一天时间。</br> 一旦朝廷出面转运,荔枝抵达长安时,庶几在色变与香变之间,勉强还算新鲜!</br> “十一日,若用下官之法,只要十一日,鲜荔枝便可从岭南运至长安,香味不变!”]</br> 方案几近成型,只待朝廷出面。</br> 李小林震惊了!</br> 这太不可思议了!</br> 运输的途径,居然真的被江弦解决了?!</br> 跨越一千余年,间隔5000余里。</br> 江弦找出了一条11日内从岭南运荔枝去长安的路线!</br> “精彩!精彩!”李小林难以遏制此刻激昂的情绪。</br> 但是江弦马上给她遏制住了。</br> 因为全文的基调,在杨国忠登场后,迅速转向灰暗。</br> [杨国忠道:“贵妃六月初一诞辰将至,这件事,你有信心能办下来么?”</br> “只要转运之法能十足贯彻,下官必能在六月初一之前,将荔枝送到您手里。”李善德道。</br> 他必须努力证明,自己有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才不会在这个大盘被挤出局。</br> 杨国忠从腰带上解下一块银牌递给他,李善德接了牌子,又讨问手书。杨国忠一怔,哈哈大笑:</br> “你拿了我的牌子,还要照章发牒,岂不坏了本相的名声?</br> ——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br> 和平宾馆的暖气分明已经供应上了,李小林却没由来的感到一丝冰冷。</br> 的后半部分,李善德的人性与职责开始发生碰撞。</br> 为转运贯彻恭维官员、掩饰奴人死亡真相、被友商误解不守承诺、荔枝树毁不加阻止.</br> 驿站人员逃亡,民不聊生。</br> 李善德却只管完成自己使命,视而不见。</br> 荔枝使任务完成,一个堕落的官员由此产生。</br> [他从来没这么厌恶过自己,多审视哪怕一眼,胃部都会翻腾。</br> 无论坐骑跑得有多快,李善德都无可避免地,在自己的良心上发现一处黑迹。</br> 在格眼簿子的图例里,赭点为色变,紫点为香变,朱点为味变。</br> 而墨点,则意味着荔枝发生褐变,流出汁水,彻底腐坏]</br> 出现了。</br> 继《芙蓉镇》以后的第二次。</br> “人性弧光!”</br> 李小林拍案击节,“这简直是江弦的拿手好戏。”</br> 他太会玩弄这一套了。</br> 用充足的铺垫,逐步表现心路历程,表现李善德变化缘由。</br> 他的每一次被误会、被误解,都不是出于他的本心。</br> 他没想做一件坏事。</br> 他做的全是坏事。</br> 这个小人物,被逼仄到失心疯的一刻。</br> 这缕光,绽放了!</br> 继而继续升华,一个个堕落的李善德,构成堕落的大唐。</br> 砰!</br> 安史之乱爆发!</br> 李小林整个人都在颤栗,四肢都森冷无比。</br> “好一个褐变的荔枝。”</br> “这个江弦。”</br> “懂历史,更懂人性!”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84/441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