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德宁亦未寝

推荐阅读:无限轮回:求生从石村号开始重生1980:开局迎娶貌美知青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柳无邪吞天神鼎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剑断万古孽徒快滚,师娘顶不住啦!重生1979,带着全村赶山致富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十二符咒

    几天前京城下了入冬的第一场雪。</br>  屋顶积雪融化,在不少建筑的房檐和临街商铺的牌匾下,形成长短不一的冰溜子。</br>  江弦刚回到招待所,便撞上章德宁从楼上下来。</br>  “德宁老师,你吃饭了么?”</br>  “江弦,你回来的正好,我就是来找你的。”</br>  “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吗。”</br>  “人文社举办了个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你知道么?”</br>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br>  江弦大概有点印象。</br>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是新中国首次举办的全国小说评奖活动。</br>  首次举办,意义非凡!</br>  能拿这个奖,绝对是无上光荣。</br>  章德宁继续道:“咱们《京城文艺》开会讨论过了,打算把你的《棋王》报上去呢。”</br>  “是么?”</br>  江弦露出激动之色。</br>  章德宁也一副有荣焉的样子。</br>  《棋王》可是她亲手发掘的作品,一旦获奖,她这个编辑也能跟着沾光。</br>  她接着给江弦介绍,“今年是第一届,选的是从去年12月到今年10月期间发表的一些小说,杂志社上报,群众推荐,专家评选。”</br>  “今年10月...”江弦顾虑起来,“《棋王》11月才刊发,还来得及评选么?”</br>  “放心吧。”章德宁露出抹笑,“咱们京城文艺这点面子还是有的,这次咱们杂志社就上报了两篇小说,一个是你的《棋王》,一个是张洁老师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br>  江弦听了,便觉得这奖项十拿九稳。</br>  《棋王》的质量自不必说,名气也已经打出去了,拥有群众基础。</br>  更何况。</br>  连《伤痕》都能得奖,难道《棋王》不能?</br>  “这样也好,万一我和张洁老师都得奖了,颁奖仪式我俩还能做个伴。”</br>  “你计划的太早了,颁奖仪式等明年开春才办呢。”</br>  说话间两人已上到3楼,看见305号房的门虚掩着,江弦便想着和张洁打个招呼。</br>  敲敲门进去,“张老师,我刚听德宁老师说了评选的事儿。”</br>  “江弦?”张洁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我正看你的文学评论呢。”</br>  章德宁惊呼一声,“又有批评文章了?”</br>  “还是《文艺报》刊载的呢。”</br>  “真的么?”章德宁惊讶到捂住嘴巴,“恭喜你啊,江弦。”</br>  “啊?江弦有些茫然。</br>  “小江,看来你对国内这些顶尖文学报刊还缺乏了解呐。”</br>  张洁笑着解释,《文艺报》是国家文联的机关报,茅盾、丁凌、张广年、冯沐这些文学大家都曾历任主编,是发表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的最高刊物。</br>  “原来如此。”江弦反应过来。</br>  说白了,《文艺报》便是发表文学批评文章的最高级别战地。</br>  他忍不住对上面刊登的那篇批评文章开始好奇。</br>  “张老师,写了什么呀?”</br>  “你自己看吧。”</br>  张洁把报纸递过去。</br>  江弦把报纸铺开,定睛一瞧。</br>  一篇标题为《“棋王”知青文学的标杆》的评论文章赫然刊登于文学评论版面:</br>  [京城文坛出了个江弦!</br>  京城每十几年出一个人精,这十几年孕育出的人精叫江弦!</br>  他笔下的《棋王》,是对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br>  江弦没有受到时代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避开主流文学,将笔触放在普罗大众上。</br>  他对生活的观察敏感而精细。</br>  世俗社会焦虑的症结,他一文道出——</br>  我们贫瘠,不是因为我们缺乏物质,而是因为我们灵魂空洞。]</br>  “我很少见仲呈祥为新人作家写批评,还是这么高的评价。”章德宁语气中带着不可思议。</br>  此前《棋王》发表的几周内,各大报刊也曾刊载过一些批评文章,但这次的评论非同寻常。</br>  这篇文章作者名为仲呈祥,担任青华、燕大等10余所名校的客座教授,是当今文艺评论界的引领者之一。</br>  此前,汪曾棋为《棋王》撰写过一篇评论文章。</br>  但鲜为人知的是,彼时这位老人家,在国内文坛其实尚未享有多大的声誉,汪曾棋的文学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属于大器晚成的典型,在60岁以后,才开始大量的发表作品。</br>  仲呈祥就不一样了,其在文联、教育部、广电总局都担任有重要职务,更在《文学评论》《人民X报》《光明X报》《文汇报》《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艺评论。</br>  业界地位以及影响力,真不是汪曾棋如今能比的。</br>  “江弦,要不你再写篇创作谈吧!”章德宁热切道:“现在正是给这场文学盛宴添把柴的大好时机,刚巧小说评选也能用的上。”</br>  “......”</br>  看着对方期待的目光,江弦也明白这篇创作谈有多重要,但还是本能的问一句。</br>  “给钱不?”</br>  章德宁翻了个白眼,“我们按名家标准千字7元跟您约稿!”</br>  一向稳如老狗的江弦顿时充满干劲。</br>  “我尽快把稿子交给你。”</br>  ......</br>  回到304房间。</br>  江弦洗一把脸,坐在桌前,给钢笔吸好墨水,开始撰写创作谈。</br>  所谓创作谈,在江弦看来,便是分享一些写作心得,心路历程,说白了就是成功经验,和后世的成功学差不多道理。</br>  最会玩成功学的作家是谁呢?</br>  众说纷纭,但江弦第一个想到的,是晋军作家里的柯匀路,万人空巷的神剧《新星》便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br>  和《亮剑》相似,《新星》也属于剧火书不火的典范。</br>  柯匀路还想将其写成三部曲,讲述浩瀚的改G开放,不过彼时的改G开放才刚刚开始,他那套纯靠臆想和猜测的写作,完全没办法得到市场及读者的认同。</br>  于是80年代后期,这位作家摇身一变,研究起Q功、成功学、男女婚姻...</br>  江弦握着钢笔,文思如泉涌,一行行快速的书写,笔尖沙沙作响。</br>  ......</br>  “咚咚咚、咚咚咚。”</br>  “德宁老师。”</br>  招待所212房间。</br>  从梦中惊醒的章德宁披着衣服打开房门,看到江弦托着胳膊站在门外。</br>  “德宁老师,你也没睡呢?”</br>  “???”</br>  “我创作谈已经写好了,你要不要看看。”</br>  “你一个晚上就写好了?”</br>  章德宁震惊的整个人都清醒过来。</br>  他说的是尽快,没想到竟然这么快!</br>  ......</br>  ......</br>  ......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84/440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