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住进招待所

推荐阅读:无限轮回:求生从石村号开始重生1980:开局迎娶貌美知青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柳无邪吞天神鼎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剑断万古孽徒快滚,师娘顶不住啦!重生1979,带着全村赶山致富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十二符咒

    早上七点。</br>  魏染胡同里弥漫着淡淡的晨雾。</br>  江弦叮咣叮咣的把自行车推出院门,后座上驮着个大号旅行包。</br>  穷家富路,包里不光装满了衣服,还塞了一堆花花绿绿的票,以及零零碎碎的五十块钱。</br>  早上的胡同本就热闹,这会儿更是人头攒动,好像整条魏染胡同的住户都来围观他了。</br>  “这就是那位大作家?”</br>  “耳比眉高,妥妥的文曲星下凡。”</br>  “这孩子打小就聪明。”</br>  “是,小学时候那作文就写得就好,还得过奖状。”</br>  “唉,都是下乡害得,给人孩子耽误了。”</br>  “......”</br>  江弦感觉自己就像动物园里那大熊猫似得,被盯得蛮不自在。</br>  他回过头,望了眼这条胡同。</br>  阳光照亮了青砖灰瓦,杨树下的石墩上,有老人提着紫砂壶喝茶。</br>  天空中,忽近忽远的鸽哨声盘旋。</br>  “胡同串子当作家去喽。”</br>  他蹬着二八车,哼着小歌儿离开。</b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br>  这首歌是齐豫的《橄榄树》,三毛作词,在这年头还是首禁曲儿。</br>  这年头禁曲儿贼多,就连《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都是黄歌你敢信。</br>  “写首黄歌,也算是离经叛道的事吧。”</br>  “可我又不会写歌。”</br>  “可真叫人头秃。”</br>  骑一小会,便到了西长安街7号,撇下二八车,找到《京城文艺》的编辑部涵牌。</br>  敲了敲门,立马开了,却见个苗条女子,穿草绿色的确良。</br>  “请问...章德宁老师在吗?”</br>  “我就是。”</br>  “老师你好,我叫江弦,《棋王》的作者,来改稿的。”</br>  章德宁仿佛听到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满脸错愕的站在原地,盯着江弦,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会。</br>  “你是江弦?”</br>  “是,我有医科院开的介绍信。”</br>  江弦赶忙从挎包里掏出信件,递去章德宁的手上。</br>  “你是医科院的学生?”</br>  “我是医科院的门卫!”</br>  章德宁翻开介绍信,看了一眼,而后捂着嘴巴,咯咯笑了起来。</br>  “你真是江弦呐,你也太年轻了,我们都以为江弦是个‘老’作家。”</br>  “看来我来早了几十年。”</br>  “哈哈哈,快进来。”</br>  章德宁笑靥如花,引着江弦进到间小办公室,办公桌上堆满着稿件。</br>  “周老师,《棋王》的作者来了。”</br>  章德宁一声喊,稿件堆后边便站起个四、五十岁仪态大方的女同志。</br>  “这是周燕如老师,我们的编委,这次由她和我来负责指导你修改《棋王》。”</br>  “周老师您好。”江弦放下行李,热情的和这位周老师握了下手。</br>  实际上他早就听过周燕如的名字了。</br>  在后世,余华曾无数次讲过,他第一次上京改稿,就是周燕如打电话通知的。</br>  “江弦是吧?别拘束,坐。”周燕如微笑着说。</br>  她提起暖壶,给他倒一杯热水。</br>  “你比我想象中年轻多了。”</br>  “德宁老师刚才也这么说。”</br>  “我们编辑部都这么认为的,我们以为《棋王》的作者是个老家伙,你可真让我们意外。”</br>  “老作家可没有下乡插队的经历。”</br>  “是呀,你说我们怎么全都把这一点给忽略了。”</br>  “谁让他的文字那么老道呢。”章德宁插嘴说道。</br>  江弦请教道:“周老师,我现在就开始改稿吗?”</br>  “不用那么急,你先办下手续,在招待所安顿下来,休息休息,回头我再给你讲讲,你需要修改和注意的问题。”</br>  周燕如怕他有顾虑,又补充一嘴。</br>  “你放心,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就是有几个地方需要修改润色。”</br>  “我不怕问题大,就怕问题小。”</br>  “嗯?”</br>  周燕如和章德宁有些不解的望向江弦。</br>  这货幽幽解释道:“要是问题大点,我就能多改一段时间,多在招待所住段时间。”</br>  周燕如和章德宁对视一眼,忍不住轻笑出声。</br>  “你这孩子,说话跟你的文章一样直率,真讨人喜欢。”</br>  “其实这次请你来,除了让你做些修改,也是想让你来看看,来交流交流,长长见识。”</br>  “再就是,你还有什么好题材、好构思,可以就在这里写出来,给我们看看...”</br>  听了这话,江弦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便落了地。</br>  如今文坛青黄不接,正是各大文学期刊,从业余作者中挖掘好苗子的时候。</br>  之前提过,《京城文艺》对有潜力的作者,实行“集束手榴弹”的办法重点培养,像是张洁、陈建功、王安忆、张辛欣...都是这么推出来的。</br>  如今看来,他江弦也被当做了好苗子里的一株。</br>  也就是说,只要他能一直创作作品,就能一直住招待所,就能一直蹭吃蹭住!</br>  这下子奋斗的动力都来了。</br>  他当然能继续创作。</br>  他手里就有本未合成的中篇小说!</br>  “这是你的饭菜票,一日三餐我们都负责,要是你还想吃点别的就得自己花钱了。”周燕如从抽屉里点出沓花花绿绿的票,塞去江弦手里。</br>  “你改稿这段时间,住宿费我们都给你报销的,对了,你是京城本地人吧。”</br>  “我家在宣武那边。”</br>  “噢,那就不必了。”周燕如笑着解释,“一般外地作家来了,我们都要留他们多在京城住段时间,上故宫、颐和园玩玩。”</br>  江弦震惊了。</br>  啥?管吃、管住、管补贴...还管玩!</br>  放到后疫情时代,试问哪个职业,能有这样的待遇?</br>  直播探店都得自己买单。</br>  当作家,真是条无比正确的道路呐!</br>  江弦跟着章德宁,简单在《京城文艺》编辑部里逛了逛,得知他就是《棋王》的作者,许多编辑都吃了一惊,眼神不断在他身上打转。</br>  江弦感觉自己真成了头熊猫。</br>  从魏染胡同动物园,挪去了京城文艺动物园。</br>  招待所的房间是304号。</br>  单间,一张钢丝床,一张三屉桌,窗户朝南,搪瓷脸盆、铁皮暖壶、脸盆架子、塑料拖鞋一套齐全。</br>  “江老师,咱们《京城文艺》条件没人文社好,招待所也比较小。”</br>  “不要紧,德宁老师,我已经很满足了。”</br>  江弦的激动溢于言表。</br>  1978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3.9平米,京城人均居住面积4.5平米。</br>  这间房都有十平方米了!</br>  这哪是普通单间?</br>  这分明是栋豪宅!</br>  章德宁把一切都安排好,想了想,又道:“对了,你隔壁住的也是位作家,是个老大姐,人挺和善的,有空你可以串串门,和她交流下写作上的问题。”</br>  “哪位作家啊?”</br>  “张洁。”</br>  张洁?</br>  江弦死去已久的记忆开始攻击他。</br>  光是她写的课文,他就学过两篇。</br>  ......</br>  ......</br>  ......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84/440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