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江弦

推荐阅读:无限轮回:求生从石村号开始重生1980:开局迎娶貌美知青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柳无邪吞天神鼎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剑断万古孽徒快滚,师娘顶不住啦!重生1979,带着全村赶山致富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十二符咒

    1978年8月23日。</br>  即农历戊午年,处暑。</br>  “江弦同志挂号信~”</br>  暑气蒸腾,柳树笼着京城的幽深胡同。</br>  细碎阳光透过柳树摇曳的枝丫,悠悠印下片旧时代的斑驳光影。</br>  江弦侧着身子挤出门洞。</br>  “同志,我的信。”</br>  院儿口,邮递员一身邮差绿,骑印邮局字样的“二八”锰钢车,右脚踩上院阶,从邮包里翻出信件。</br>  “图章。”</br>  “这儿。”</br>  “哟,还是篆字的。”</br>  哈口气,盖夹子上,一式两份。</br>  俩人所在的这条胡同,叫魏染胡同,据说明朝那会儿,是大阉党魏忠贤的住处,《京报》也办在这儿。</br>  交接完毕,江弦扭头钻回院儿里。</br>  杂院儿,住七十多户人家,拢共两百多口人。</br>  公用的自来水管,窗台上码放着鞋,蜂窝煤棚挨墙角,厕所院儿里就有,露天,上面盖个盖子,爱国卫生运动已经深入到每家每户,里面一般都撒层666粉。</br>  进了家门,江弦端起信件,瞥眼内件清单,他爹从怀柔寄来的。</br>  上书教员语录:“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br>  下列内件名称:全国粮票,肆拾伍市斤。</br>  粮票分地方、全国。</br>  地方粮票限当地用,全国粮票全国通用,花钱都难换。</br>  “江弦?”</br>  窗外一阵喊,江弦一抬头,瞥见住同院儿的王大妈。</br>  “你怎么还在家?别人可都上街道劳动服务站抢活儿了。”</br>  “我待会儿去。”</br>  王大妈气的脚直杵地,“你这孩子,正是干革命的年纪,怎么毫无主动发起战役,抢占山头的冲锋精神。”</br>  “害,反正他们抢不过我。”</br>  “吹吧,有那能耐,还能是无业游民?”</br>  “你说谁是无业游民?”</br>  江弦腾一下站起来,一米七八的个头搁这年代跟巨人似得。</br>  “我那叫待业青年!”</br>  他及时纠正了自个儿的时代称谓。</br>  对付走王大妈,江弦收好粮票,搓把脸,脸盆搪瓷材质,底上绘朵牡丹。</br>  抹把脸,写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镜子,映出年轻人的模样。</br>  “还挺俊秀。”他摩挲着脸颊,静静欣赏。</br>  没错,他是穿越者。</br>  他属于那个彩礼诈骗频发、五旬老太守国门的后疫情时代。</br>  至于1978年,那是他不曾见过,也不曾经历过的四十年前。</br>  纵然他是一网文写手,知识面广阔,对时代大势有所了解,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r>  没切身感受过,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毫无优势先机。</br>  至于爽文主角的那样,靠积攒的人生经验,四面逢源,八面玲珑?</br>  他的确人到中年,对人生也有所感悟。</br>  全是下三路。</br>  万幸,他还有个系统......</br>  “江弦,咋还没去?”</br>  窗外,王大妈又杀个回马枪。</br>  江弦翻个白眼,慢吞吞穿上的确良白衬衫,趿拉一双黑面红底儿的内联升布鞋。</br>  骑辆“二八”锰钢车,溜出胡同。</br>  ......</br>  他这车是永久牌的,这年头骑辆永久,相当于后世开辆su7。</br>  倍儿有面子。</br>  沿着南柳巷,往琉璃厂骑。</br>  关于一个时代的印象,从图片里看和自己亲眼见到,完全是两码事儿。</br>  四处灰突突的,两侧砖瓦房矮小破旧,人群一抹水儿蓝、黑、灰,电线杆布满密密麻麻的电线,唯有墙上鲜亮的红底标语格外醒目。</br>  江弦一路左拐右拐,就像穿梭于泛黄过曝的老电影,一切都朦胧而不真实。</br>  骑了十几分钟,到了四十三中学南侧的“琉璃厂街道服务站”。</br>  他解开扣子,衬衫里已经捂出一层细汗。</br>  的确良就这样,不吸汗不透气,但爽滑易洗,还是70年代时髦的象征。</br>  服务站门外麇集了一大帮人,跟找日结的三和大神似得,表情都特么一样的丧。</br>  1978年,浩浩荡荡的知青返城大潮汹涌而起,成千上万壮劳力蜂拥回城市,导致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br>  就拿京城来说,待业青年数量达到40万人,平均每2.7户,就有1人没工作。</br>  而且这会儿跟后疫情时代又不一样。</br>  后疫情时代,女的能直播,饿了就点外卖,男的能送外卖,送完外卖看女的直播。</br>  这会儿,你没工作那就是真没工作。</br>  “还是相信后人的智慧吧。”</br>  江弦扯开袖扣,把袖子挽起,深吸口气,随后一头扎进拥挤的人潮。</br>  “领导,还有活儿么?我是返城知青。”</br>  工作人员看他一眼。</br>  “家住附近?”</br>  “魏染胡同。”</br>  “倒是还有一活儿,不过地方离你住处比较远,雍和宫,一天一块七角二分,做三天。”</br>  “干不了。”江弦想都没想就给拒了,“还有近点的不?”</br>  “没了。”工作人员对于他这资产阶级的贪图享乐思想有些生气,“刚才有个在前三门的活儿,已经被这位李红民同志接走了。”</br>  江弦看一眼身边那货,一看正办手续呢,赶紧给他拽住。</br>  “同志,你家哪的?”</br>  “腊竹胡同。”</br>  “跟谁住一块?”</br>  李红民奇怪的看他一眼,“我爹我妈我爷我奶。”</br>  “我和我妈住。”</br>  谁问你了?</br>  “领导同志,我比李红民同志更需要这份工作!”</br>  “原因。”</br>  “李红民同志家里有父母长辈相互照应,我家就不一样了,我就和我妈住。”</br>  “什么意思?”</br>  “我还要照顾我妈!”</br>  “???”</br>  无耻!</br>  太特么无耻了!</br>  工作人员脸都气抽搐了。</br>  就这个节骨眼,江弦这货已经把名儿签了,还一脸的遗憾。</br>  “这粗活儿勉强先干着吧,放插队那会儿,咱可是混文学圈儿的。”</br>  您瞅瞅这气焰。</br>  不过这话还真不是乱说。</br>  原身在白洋淀插队那会,就搞地下文学,跟姜世伟、赵振开那波人混特熟。</br>  而且他本身就是一网文写手,算是半个作家。</br>  最长远的打算,就是靠文字养活自己。</br>  “唉。”带着满脸委屈的离开。</br>  但凡兜里还有一分钱,他绝对不接这糙活儿。</br>  在外边儿浪一天。</br>  黄昏回到院儿里,把车子往青砖灰瓦的窄道一撇。</br>  绕过破竹筐和纸板箱,以及两拨坐着玩烟盒和冰棍棒的小孩,顺着锅灶气,掀开厨房帘子,一抹身进去。</br>  “妈,啥饭?”</br>  “抻面。”</br>  北方的抻面,先盘条、后饧面,出来面条够劲道,不管做打卤还是做炸酱都好吃。</br>  江弦掀开水缸盖子,抄起葫芦瓢,舀一葫芦水正小口呷呢,耳边滴的一声。</br>  【灵感合成系统加载完毕。】</br>  “已揭示第一条合成路径:”</br>  “【知青】+【象棋】=短篇小说《???》”</br>  ......</br>  ......</br>  ......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84/440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