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九十五章 老爷车

推荐阅读:炙热摇曳狂武战王去相亲,黄河捞尸人身份曝光了高冷校花重生了,疯狂倒追我重生官场从阶下囚到封疆大吏没钱修什么仙?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京圈九爷的重生小玫瑰,又欲又乖别叫我恶魔栾青峰鸿运官道

    “正好,三哥说想要去造访灵山寺,”周至说道:“乡里的杜鹃花开始谢了,那估摸着灵山寺后山的杜鹃就该开了,要不我们这个周末就去?”
    “那得把阿紫和沙马叫上。”吴仁中赶紧说道:“上次和明台师傅说好了的,等到索玛花开,我们再去还愿。”
    “可惜池姐去不了了,正在部里跑项目呢。”周至觉得惋惜:“也不知道三部片子会不会有结果。”
    虽然有了周至的前期收集,池薛荔也在联合乡待了好几个月才把自己片子的镜头补完,制作出了两部记录片。
    一部是《毕摩羊皮书》,这部纪录片以世代大毕摩守护的藏经洞发掘为开篇,系列性地介绍了凉山州的毕摩风俗,文献,深度发掘毕摩在古代凉山州社会构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独特的文化体系。
    这个故事非常的复杂,因为毕摩本身就是彝族文化的顶级代表,要把他们的故事讲清楚,就相当于要把彝族的文化传承讲清楚,而彝族的文化传承,又包括了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占卜,医术等等等等。
    同时还要展示这次毕摩洞发掘出来的文化遗产,诸多经卷考古研究成果。
    另一部就有趣得多了,《寻找阿诗玛》,以阿诗玛的故事传说和历次改编,最后成为电影里的那个版本,围绕着这个故事背后的故事展开,就好像破案一般揭开层层迷雾,最后还原到最早的那个传说。
    除了宣传故事在海外尤其是岛国的影响外,更多的还要借介绍这个故事的背景,推介大凉山的物产,风景,人文。
    这部片子比较短,没有羊皮书那么恢弘,纪录片要上大台也是需要运作公关的,池薛荔现在就在首都待着跑这些。
    周至打内心里是希望央视和文化部看重《毕摩羊皮书》的,这里边凝聚了他不少的心血,而且专业性比较强,具有非常深厚的学术价值,也是第一步深刻反映彝族文化传承的记录片。
    但是正因为过于专业,搞不好会叫好不叫座,收视率可能不会太高,没法跟能够预期收视率的《寻找阿诗玛》相比。
    “要是国内不给播的话,可以考虑送国外啊。”李老三在出馊主意:“作为虞唐文保基金会投资拍摄的项目,送到国外去评奖去。”
    “可别!”周至明白西方那些人的尿性,同时也明白后世国内网军的威力,《羊皮书》里的很多内容在他们专业人员的眼里无比珍贵,但是可能在西方这就代表落后愚昧,用来满足猎奇心理倒是妥妥的。
    而且还是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比较敏感,万一遇到带节奏的,就算获得了荣誉,将来也可能在国内招致非议,尤其是网上。
    就算是这次上不了电视台,池薛荔的《羊皮书》也会是自己那一大堆视频资料的精华集萃,将来用作多媒体索引记录也是没有问题的,是金子他就总要发光,没必要去捞什么“洋名声”。
    “池姐姐是有主意的人,我们就不要操心她了。”
    “切!文人的臭德行,矫情!”李老三对周至表示鄙夷。
    “肘子什么都好,就是这方面的毛病有点深沉。”吴仁中和李老三算是找到了共同语言,对李老三的说法表示高度认可。
    “肘子哥哥,看我们的新书包,还有好看的漫画!”
    “我看看是啥?”周至将跑过来显摆的紫琪阿果抓住,从她书包里翻出来几本《尼罗河的女儿》。
    “你们的呢?”
    “《森林大帝》!”
    “《蜘蛛侠》!”
    “《灌篮高手》!”
    “《七龙珠》!”
    “完了,你们要成为漫画的受害者了……”
    “漫画是要放到阅览室的。”吴仁中赶紧站起身来打招呼:“这是来之前答应了你们沙马姐姐的,不然就没有下次了。”
    “仁中是不是你自己喜欢看漫画啊?假公济私?”周至觉得自己发现了啥秘密。
    “没你事儿!”吴仁中不搭理周至:“把漫画放好回来吃米粉,吃完米粉再去看!”
    等到娃子们忙着搬书,端凉粉,周至才担心地对吴仁中说道:“到现在为止乡小还没有小孩近视,这下估计要破龟了。”
    “不至于,再说了就算近视,那也不是看漫画看的,一定是做作业做的!”
    “滚!”
    没两天就到了周末,沙马日聪和吉列阿紫回来了,大家做好了准备,前往灵山寺。
    吴仁中的BJ小吉普是一个神奇的小车,神奇到麦小苗以为它是一辆二战老爷车,非得坐一坐,于是周至只好把自己的卫士交给吴仁中驾驶,而自己开启了这辆212。
    之所以说这车神奇,是因为它诞生于65年,而且之后持续生产了六十多年还没停。
    说起这辆车的历史还得追溯到建国初期,当时的军用指挥车主要是从毛子国进口的嘎斯69,和从美军手里缴获的威利斯吉普。
    因此等到了61年,第一代国产轻型越野车BJ210,就是以威利斯吉普为原型打造出来的。
    后来军方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之后在1965年,结合威利斯的前脸,把散热孔改为横向,配套上GAZ69比较宽敞的车身结构线条,就变成了现在周至开着的这辆——BJ212。
    这车自打投产后就基本没再变过造型,最常见的就是军绿色车漆配上军绿色的帆布篷,看上去保留着相当多的威利斯吉普的风格,而威利斯吉普是二战中期老美的大量生产的军车,产量多达六十多万辆,一度成为了美军的标志,现在国外许多二战纪念展上都还普遍存在,也就无怪麦小苗把这车当成文物来猎奇了。
    不管多过时,212毕竟还是一辆轻型越野,现在全国很多地方的路况都不大好,尤其是凉山州这种地方,那就更是落后,因此212在市场上其实一度很受欢迎。
    而且当时的212号称“县团级标配”,需求量还贼大,导致一时间各种国有的飞机厂汽车厂都在造212,比如沈飞,就曾经有过一段“不务正业”造汽车的历史。
    这也就导致了212的质量感人。
    周至开惯了路虎卫士,还是豪装版的,现在开这个车,只能够说一声“领教了”。
    车子四处透风倒不是什么毛病,反正路上车少,就算路况不好也不至于经常吃灰,窗户摇下来还有兜风的感觉,吹着风也不热。
    不过减震就太硬了,加上座椅几乎没有舒适感,开起来极度颠簸,完全继承了二战硬汉车的风格。
    动力是用来爬坡上坎用的,毕竟是四驱,但速度就不要指望了,用尽吃奶劲也只能跑个80公里每小时不说,跑快了方向感还不清晰,稍不留神还会开锅。
    麦小苗倒是兴致高昂,被颠得咯咯直笑,这才让周至得到了一点安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670/37423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