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六十二章 抢亲
推荐阅读: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世子无双、失去七情六欲快死了,全京城为我哭坟、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一夜暴富,我囤货娇养了个女帝、从零开始穿越原始部落、我真没想坑儿子啊、九阳武神、快穿之美人怜、甄嬛传之玫瑰美人、
“婚礼过后就得度蜜月。”周至说道:“他们准备去海边旅游一圈,所以仁中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我们有得辛苦。”
“是你辛苦,跟我没啥关系。”
“你现在不也是数学和自然课老师?”周至提醒道:“物理和化学你也不要讲深奥了,就按照《十万个为什么》上的科普材料讲就行了。”
“有些时候是他们给我上课。”麦小苗讲课的方式颇为西式,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自然课除了数理化的科普外,还包括自然,而关于生物的知识,孩子们往往比麦小苗知道得还多得多。
麦小苗倒也不计较老师的身份,每到这种时候她就乐意当学生,还拱孩子们上台去表达,她在下面负责让大家情绪满足,大家都高兴。
“什么时候开学啊?我都有点想他们了。”麦小苗说出了更加可怕的虎狼之词。
“可做个人吧。”周至都气笑了:“娃子们好不容易过回好年,干啥呢还想把人家早点拘回来?还是多想想彝族人婚礼的礼节吧,别到时候被泼一身水就太狼狈了。”
·
·
·
联和乡过大年没有过彝族年热闹,不过大家扎堆儿到会议室里看电视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周至在给电视外接了功放后,效果就更好了,就算坐到后排的看不清图象,听着歌声舞声也带劲。
麦小苗还是第一次看春晚,被今年质量颇高的相声和小品逗得前仰后合。
关婷婷也赶回来参加了她的第一届春晚,在群星歌曲大串烧中唱了一段《童年》,可把看电视的吉列阿紫和麦小苗给激动坏了。
等到第二天,吃过吉列阿比给大家煮的拳头大小的汤圆后,就要出发去参加婚礼了。
当然不能全都去,联和乡这边还一大摊子事情呢,派出的代表就是老赤日,吉列阿紫,周至,麦小苗,还有放假也没有回去,留守基地的农科院代表李璐和梁光平。
彝族的婚礼一般要三天,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送亲和接亲。
本来这是一个从女方家到男方家,再从男方家到女方家的过程,但是沙马日聪早早给自己买下了邛海边一处小院儿,翻修得跟个小别墅一样,那里自然就是目的地,就算男方家了。
而自己在学校内的宿舍,就算女方家。
因此周至他们半夜就得出发,才赶得上一大早的送亲仪式。
现在还没有各种规定,所以婚礼还是能够办得挺热闹,周至他们赶到一中教师宿舍没多久,沙马日聪的闺蜜就跑了进来:“准备好!抢亲的来了!”
这是早年间彝族的一种习俗,主要流行在滇西北和凉山部分地区,男方派出抢亲队伍一边给女方家送彩礼,一边用毡子强行把姑娘裹走。
这时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对付男方来抢婚的人,并把黑黑的锅灰打在抢婚者的脸上,或者端出水来泼洒表示抵抗。
当把姑娘抢回男方家时,抢婚的人们一个个锅灰满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宾客开怀大笑。
在滇南的话抢婚的习俗就更夸张,地点、时间都是事先约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里劳动、在村边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就被抢走了。抢到的姑娘直接被领到男方家的堂屋。按当地彝族的风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识着正式缔结婚关系了,就不能再跑了。
不管用什么形式抢亲,把姑娘抢到新郎家后,都要按当地彝族的习俗,举行婚礼,并宴请宾客。对于抢婚。彝族人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周至认为这就是一种原始习惯流传演化而成的一种形式而已,之前男女双方都是约定好的,不是真正的暴力犯罪行为,所以也不能简单地就批判。
要不然的话换成人家的角度来看汉人的风俗,大过年的拿鞭炮焰火吓唬一头并不存在的年兽,是不是也可以批判说智商有点问题?
不过那阵仗可真是有点吓人,攻防双方搞得相当的激烈,新娘这方的送亲团从四楼楼道就开始往下疯狂泼水,而下方的接亲队伍就好像攻打城堡一样,顶着雨伞往上冲,整个宿舍楼都沉浸在一种泼水狂欢节的气氛当中。
麦小苗踩着凳子通过门上头的窗户观看外头的激烈交战,激动得又跳又尖叫,这样的婚礼可比自己当伴娘的杨和与冯雪珊的婚礼刺激多了。
接亲团攻入最后一关,也就是新娘宿舍的时候,送亲团的终极武器终于派上了用场,那就是锅底灰。
然而这一招很明显是弄巧成拙了,过来迎亲的多数都是小伙子,而送亲这边的更多是姑娘,姑娘们都怕被洒出去的煤灰弄脏,小伙子们谁在乎这个,好几个被抹了一脸黑的小伙子反过来拿脸往送亲姑娘们的脸上凑,吓得姑娘们尖叫着跳开,新娘子轻轻松松就被这个时候才出场的吴仁中给抢走了。
周至从始到终没有参战,躲在一边疯狂拍摄,还特意给自己穿了件橘红色的工作马甲,一边胸口上有一个字——摄影,以免误伤。
新娘子被抢下楼,攻防大战就结束了,双方变得其乐融融,都来到楼下摆开的大桌前吃起了醪糟汤圆蛋。
本来这一顿应该是比较像样的席面的,由女方宴请宾朋,叫做“姑娘酒”,有时甚至会安排一天,现在当然属于从简了。
等到将新娘送上车,车队才浩浩荡荡朝着邛海边开去。
“换到以往是抬嫁妆,新娘新郎都步行,娶亲送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抬着嫁妆向男方去,一路上还要弹月琴,唱山歌,跳左脚舞。”老赤日给周至和麦小苗介绍:“这城里头还是没我们乡下娶亲热闹。”
“这还不热闹?!”麦小苗激动地到现在都还在哆嗦:“他们抢得好认真,光叫声都太吓人了!”
“后面就不会了。”老赤日笑道:“年轻人闹过后,老人要参与进来,就没刚才那么乱了。”
很快车队来到院子的门口,大火炮和鞭炮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沙马日聪的爸妈迎了过来,对老赤日毕恭毕敬地行礼说道:“实在是太劳烦大毕摩了,这么大老远的来给孩子们念头经,都不知道该怎么谢您!”
“仁中和沙马都是好孩子,这经我念得高兴。”老赤日笑着下车,然后戴上了法笠,虎牙,一手拿着鹰爪,一手拿着水鼓:“走吧,你们带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是你辛苦,跟我没啥关系。”
“你现在不也是数学和自然课老师?”周至提醒道:“物理和化学你也不要讲深奥了,就按照《十万个为什么》上的科普材料讲就行了。”
“有些时候是他们给我上课。”麦小苗讲课的方式颇为西式,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自然课除了数理化的科普外,还包括自然,而关于生物的知识,孩子们往往比麦小苗知道得还多得多。
麦小苗倒也不计较老师的身份,每到这种时候她就乐意当学生,还拱孩子们上台去表达,她在下面负责让大家情绪满足,大家都高兴。
“什么时候开学啊?我都有点想他们了。”麦小苗说出了更加可怕的虎狼之词。
“可做个人吧。”周至都气笑了:“娃子们好不容易过回好年,干啥呢还想把人家早点拘回来?还是多想想彝族人婚礼的礼节吧,别到时候被泼一身水就太狼狈了。”
·
·
·
联和乡过大年没有过彝族年热闹,不过大家扎堆儿到会议室里看电视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周至在给电视外接了功放后,效果就更好了,就算坐到后排的看不清图象,听着歌声舞声也带劲。
麦小苗还是第一次看春晚,被今年质量颇高的相声和小品逗得前仰后合。
关婷婷也赶回来参加了她的第一届春晚,在群星歌曲大串烧中唱了一段《童年》,可把看电视的吉列阿紫和麦小苗给激动坏了。
等到第二天,吃过吉列阿比给大家煮的拳头大小的汤圆后,就要出发去参加婚礼了。
当然不能全都去,联和乡这边还一大摊子事情呢,派出的代表就是老赤日,吉列阿紫,周至,麦小苗,还有放假也没有回去,留守基地的农科院代表李璐和梁光平。
彝族的婚礼一般要三天,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送亲和接亲。
本来这是一个从女方家到男方家,再从男方家到女方家的过程,但是沙马日聪早早给自己买下了邛海边一处小院儿,翻修得跟个小别墅一样,那里自然就是目的地,就算男方家了。
而自己在学校内的宿舍,就算女方家。
因此周至他们半夜就得出发,才赶得上一大早的送亲仪式。
现在还没有各种规定,所以婚礼还是能够办得挺热闹,周至他们赶到一中教师宿舍没多久,沙马日聪的闺蜜就跑了进来:“准备好!抢亲的来了!”
这是早年间彝族的一种习俗,主要流行在滇西北和凉山部分地区,男方派出抢亲队伍一边给女方家送彩礼,一边用毡子强行把姑娘裹走。
这时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对付男方来抢婚的人,并把黑黑的锅灰打在抢婚者的脸上,或者端出水来泼洒表示抵抗。
当把姑娘抢回男方家时,抢婚的人们一个个锅灰满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宾客开怀大笑。
在滇南的话抢婚的习俗就更夸张,地点、时间都是事先约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里劳动、在村边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就被抢走了。抢到的姑娘直接被领到男方家的堂屋。按当地彝族的风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识着正式缔结婚关系了,就不能再跑了。
不管用什么形式抢亲,把姑娘抢到新郎家后,都要按当地彝族的习俗,举行婚礼,并宴请宾客。对于抢婚。彝族人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周至认为这就是一种原始习惯流传演化而成的一种形式而已,之前男女双方都是约定好的,不是真正的暴力犯罪行为,所以也不能简单地就批判。
要不然的话换成人家的角度来看汉人的风俗,大过年的拿鞭炮焰火吓唬一头并不存在的年兽,是不是也可以批判说智商有点问题?
不过那阵仗可真是有点吓人,攻防双方搞得相当的激烈,新娘这方的送亲团从四楼楼道就开始往下疯狂泼水,而下方的接亲队伍就好像攻打城堡一样,顶着雨伞往上冲,整个宿舍楼都沉浸在一种泼水狂欢节的气氛当中。
麦小苗踩着凳子通过门上头的窗户观看外头的激烈交战,激动得又跳又尖叫,这样的婚礼可比自己当伴娘的杨和与冯雪珊的婚礼刺激多了。
接亲团攻入最后一关,也就是新娘宿舍的时候,送亲团的终极武器终于派上了用场,那就是锅底灰。
然而这一招很明显是弄巧成拙了,过来迎亲的多数都是小伙子,而送亲这边的更多是姑娘,姑娘们都怕被洒出去的煤灰弄脏,小伙子们谁在乎这个,好几个被抹了一脸黑的小伙子反过来拿脸往送亲姑娘们的脸上凑,吓得姑娘们尖叫着跳开,新娘子轻轻松松就被这个时候才出场的吴仁中给抢走了。
周至从始到终没有参战,躲在一边疯狂拍摄,还特意给自己穿了件橘红色的工作马甲,一边胸口上有一个字——摄影,以免误伤。
新娘子被抢下楼,攻防大战就结束了,双方变得其乐融融,都来到楼下摆开的大桌前吃起了醪糟汤圆蛋。
本来这一顿应该是比较像样的席面的,由女方宴请宾朋,叫做“姑娘酒”,有时甚至会安排一天,现在当然属于从简了。
等到将新娘送上车,车队才浩浩荡荡朝着邛海边开去。
“换到以往是抬嫁妆,新娘新郎都步行,娶亲送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抬着嫁妆向男方去,一路上还要弹月琴,唱山歌,跳左脚舞。”老赤日给周至和麦小苗介绍:“这城里头还是没我们乡下娶亲热闹。”
“这还不热闹?!”麦小苗激动地到现在都还在哆嗦:“他们抢得好认真,光叫声都太吓人了!”
“后面就不会了。”老赤日笑道:“年轻人闹过后,老人要参与进来,就没刚才那么乱了。”
很快车队来到院子的门口,大火炮和鞭炮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沙马日聪的爸妈迎了过来,对老赤日毕恭毕敬地行礼说道:“实在是太劳烦大毕摩了,这么大老远的来给孩子们念头经,都不知道该怎么谢您!”
“仁中和沙马都是好孩子,这经我念得高兴。”老赤日笑着下车,然后戴上了法笠,虎牙,一手拿着鹰爪,一手拿着水鼓:“走吧,你们带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670/33997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