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五十九章 阿诗玛
推荐阅读: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世子无双、失去七情六欲快死了,全京城为我哭坟、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一夜暴富,我囤货娇养了个女帝、从零开始穿越原始部落、我真没想坑儿子啊、九阳武神、快穿之美人怜、甄嬛传之玫瑰美人、
这顿送别大酒就喝得很开心,而最高兴的还不是周至他们,是老赤日和土良志。
这两位平日里和汉人喝酒都喝得有点“压着”,难得今天汉人自己放开了,他俩还不趁机松快松快?
这一下就搞过了,让卢辉郝春旺醉到了第二天晚上,起来还以为是头一天呢。
送走了临了还在懵酒的卢辉郝春旺两人,周至和麦小苗一起,陪着老赤日一起巡视山乡。
太阳能电池板在养鸡场周围建设了起来,功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板下面产生了大片的阴凉,周至感觉应该是培育蘑菇的好地方。
随着蘑菇酱生产线产能的扩大,对蘑菇的需求已经提升上来了,虽然目前还在努力收购提升蘑菇酱产量的阶段,但不能不未雨绸缪。
作为好蘑菇的道地,周至觉得这些地面不能放过。
蜿蜒的山间小路一路向上,绕过鸡场,太阳能电池板山坡,松林,衫林,雏形中的果园,再往上就是原生林,直到两三个山头后,便来到了水电站。
这里基本处于联和乡最高处,当然后面还有更高的地方,但那已经不是联和乡的范围了,而是原始森林。
当年这里躲过可砍伐,主要也是因为海拔太高,地势太崎岖,林子太野,不具备原始砍伐的条件,倒是因祸得福。
现在当然掉了个个,这里成了重点保护区,还是整个联和乡的饮用水涵养地,现在更成了山体水库,景色秀丽。
山体水库边上有两根沿着山坡向下铺设的钢管,口径并不大,但是很长,一路向下延伸。
半道上有两个稍微平缓一些的坡地,那里有两栋建筑,建筑边上还有水阀和水池,那是灌溉枢纽,同时也是蓄能的两级提灌站。
等到发电的时候,这两个提灌站会封闭起来,满足水里发电的压差。
站在水电站的大坝上,能够看得到下方整个联和乡通往九口乡的通道,下方是两个果木科研基地。
这里还是一个垭口,也是风口,山谷原来水道的两侧现在还立上了三枚桨叶的大风车。
“赤日爷爷,这些以后就是联和乡的底子。”周至将手肘靠在水电站大坝的护栏上,对老赤日介绍目前已经完工的工程:“有了稳定的能源,我们就能够引进机械,将来干起活来就不会太累,这个水电站本来是两个基地给自己建的,现在我们给搞成了环能工程,这里蓄养的水源就有了我们的一份,我们乡里的果园,土地,也就有了灌溉用水。”
“有了水,那将来我们就不用再种南瓜,土豆,玉米,看天论收成,家里有了稳定的粮食,就可以养鸡,养猪,家里产业慢慢也就起来了。”
“接下来就是发展果园,这个需要的时间有点长,但我们底子好啊,各家分给的山林地本来就没什么大林子,正好全部用来种车厘子和石榴,这些可是保几代不差钱的产业。”
“真是感谢你们。”老赤日看着这片壮阔的场景,想象未来几十年稻米满仓,果林满谷的场景,眼神当中泛着泪花:“你们这格局,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竟然落在了我们乡,我到现在每次上来,都还感觉着像做梦一样。”
周至笑道:“不用谢,主要还是联和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正好赶上了好时代。接下来还要靠赤日爷爷你多督促,多宣传,让乡亲们都动起来。现在乡里大家手里都有了些闲钱,如何用一定要带好了,千万不能随便糟践掉了。”
“放心,这点心还是用不着肘子你来操的。”
“真好啊……”周至也看着下方壮阔的景象:“小苗,等将来这些红土全部被绿色给盖住,春天有樱花,夏天有石榴花,那还不知道该有多美呢。”
“嗯,刘奶奶说今年基地的樱花就应该能够看得到了。”麦小苗也很期待:“到时候我们去照像!”
果用植物的花朵其实很多都挺耐看,比如桃李梨樱,比如石榴,形成规模后也十分漂亮,还可以发展“赏花经济”,不过那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全国人民能有那份闲情还能自驾游的,属于凤毛麟角。
这里的道路属于绿能工程养护道路,很窄,只能过一辆车,好在这路上本来也就没有多余的车在跑,一路转下来要十几分钟,风景不错,还能有许多野生动物看。
周至在水库边的草地上摆起小桌子小椅子,点上炉火准备煮茶。
老赤日不耐烦玩这些,迈着腿儿下山去了,说是养着几味中药今天该采了,将周至和麦小苗丢在了山上。
“赤日爷爷是不是知道了?”麦小苗就问周至。
“知道什么?”
“知道我们俩的事儿。”麦小苗问道:“不然干嘛不和我们一起野餐?”
“估计是知道了。”周至笑着摆弄起茶具,往奶茶里加一些果干,这是他的新发现,这样煮出来的奶茶更加的好喝:“大毕摩的眼力可毒得很。”
“那怎么办?”
“顺其自然啊。”周至笑道:“我觉得他老人家应该很欣慰吧,而且彝人的观念里本来就是喜欢就要在一起,阿诗玛的故事你听过没有?”
“听池姐姐讲过,是个很悲伤的故事,就和牛郎织女一样。”麦小苗又靠在了周至的身上,拉起他的手:“她在做一个纪录片,专门讲阿诗玛的故事。”
“她薅大毕摩的羊毛可是薅得太高兴了。”周至想起池薛荔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就好笑:“白捡的现成啊。”
彝族文化是一大片价值洼地,和藏族蒙古族不一样的是,很多彝族的经典传说,外界并不太熟悉。
就拿阿诗玛的故事来说吧,最早这个故事来自一本经文,就叫《阿诗玛经》,是一个使用口传诗体语言,通过讲述或演唱流传下来的故事。
故事大致是讲在从前一个叫做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便给她取名叫“阿诗玛”。
阿诗玛不仅长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她爱上了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立誓非他不嫁。
一年的火把节,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然而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胁利诱,都无济于事。
热布巴拉家趁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这两位平日里和汉人喝酒都喝得有点“压着”,难得今天汉人自己放开了,他俩还不趁机松快松快?
这一下就搞过了,让卢辉郝春旺醉到了第二天晚上,起来还以为是头一天呢。
送走了临了还在懵酒的卢辉郝春旺两人,周至和麦小苗一起,陪着老赤日一起巡视山乡。
太阳能电池板在养鸡场周围建设了起来,功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板下面产生了大片的阴凉,周至感觉应该是培育蘑菇的好地方。
随着蘑菇酱生产线产能的扩大,对蘑菇的需求已经提升上来了,虽然目前还在努力收购提升蘑菇酱产量的阶段,但不能不未雨绸缪。
作为好蘑菇的道地,周至觉得这些地面不能放过。
蜿蜒的山间小路一路向上,绕过鸡场,太阳能电池板山坡,松林,衫林,雏形中的果园,再往上就是原生林,直到两三个山头后,便来到了水电站。
这里基本处于联和乡最高处,当然后面还有更高的地方,但那已经不是联和乡的范围了,而是原始森林。
当年这里躲过可砍伐,主要也是因为海拔太高,地势太崎岖,林子太野,不具备原始砍伐的条件,倒是因祸得福。
现在当然掉了个个,这里成了重点保护区,还是整个联和乡的饮用水涵养地,现在更成了山体水库,景色秀丽。
山体水库边上有两根沿着山坡向下铺设的钢管,口径并不大,但是很长,一路向下延伸。
半道上有两个稍微平缓一些的坡地,那里有两栋建筑,建筑边上还有水阀和水池,那是灌溉枢纽,同时也是蓄能的两级提灌站。
等到发电的时候,这两个提灌站会封闭起来,满足水里发电的压差。
站在水电站的大坝上,能够看得到下方整个联和乡通往九口乡的通道,下方是两个果木科研基地。
这里还是一个垭口,也是风口,山谷原来水道的两侧现在还立上了三枚桨叶的大风车。
“赤日爷爷,这些以后就是联和乡的底子。”周至将手肘靠在水电站大坝的护栏上,对老赤日介绍目前已经完工的工程:“有了稳定的能源,我们就能够引进机械,将来干起活来就不会太累,这个水电站本来是两个基地给自己建的,现在我们给搞成了环能工程,这里蓄养的水源就有了我们的一份,我们乡里的果园,土地,也就有了灌溉用水。”
“有了水,那将来我们就不用再种南瓜,土豆,玉米,看天论收成,家里有了稳定的粮食,就可以养鸡,养猪,家里产业慢慢也就起来了。”
“接下来就是发展果园,这个需要的时间有点长,但我们底子好啊,各家分给的山林地本来就没什么大林子,正好全部用来种车厘子和石榴,这些可是保几代不差钱的产业。”
“真是感谢你们。”老赤日看着这片壮阔的场景,想象未来几十年稻米满仓,果林满谷的场景,眼神当中泛着泪花:“你们这格局,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竟然落在了我们乡,我到现在每次上来,都还感觉着像做梦一样。”
周至笑道:“不用谢,主要还是联和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正好赶上了好时代。接下来还要靠赤日爷爷你多督促,多宣传,让乡亲们都动起来。现在乡里大家手里都有了些闲钱,如何用一定要带好了,千万不能随便糟践掉了。”
“放心,这点心还是用不着肘子你来操的。”
“真好啊……”周至也看着下方壮阔的景象:“小苗,等将来这些红土全部被绿色给盖住,春天有樱花,夏天有石榴花,那还不知道该有多美呢。”
“嗯,刘奶奶说今年基地的樱花就应该能够看得到了。”麦小苗也很期待:“到时候我们去照像!”
果用植物的花朵其实很多都挺耐看,比如桃李梨樱,比如石榴,形成规模后也十分漂亮,还可以发展“赏花经济”,不过那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全国人民能有那份闲情还能自驾游的,属于凤毛麟角。
这里的道路属于绿能工程养护道路,很窄,只能过一辆车,好在这路上本来也就没有多余的车在跑,一路转下来要十几分钟,风景不错,还能有许多野生动物看。
周至在水库边的草地上摆起小桌子小椅子,点上炉火准备煮茶。
老赤日不耐烦玩这些,迈着腿儿下山去了,说是养着几味中药今天该采了,将周至和麦小苗丢在了山上。
“赤日爷爷是不是知道了?”麦小苗就问周至。
“知道什么?”
“知道我们俩的事儿。”麦小苗问道:“不然干嘛不和我们一起野餐?”
“估计是知道了。”周至笑着摆弄起茶具,往奶茶里加一些果干,这是他的新发现,这样煮出来的奶茶更加的好喝:“大毕摩的眼力可毒得很。”
“那怎么办?”
“顺其自然啊。”周至笑道:“我觉得他老人家应该很欣慰吧,而且彝人的观念里本来就是喜欢就要在一起,阿诗玛的故事你听过没有?”
“听池姐姐讲过,是个很悲伤的故事,就和牛郎织女一样。”麦小苗又靠在了周至的身上,拉起他的手:“她在做一个纪录片,专门讲阿诗玛的故事。”
“她薅大毕摩的羊毛可是薅得太高兴了。”周至想起池薛荔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就好笑:“白捡的现成啊。”
彝族文化是一大片价值洼地,和藏族蒙古族不一样的是,很多彝族的经典传说,外界并不太熟悉。
就拿阿诗玛的故事来说吧,最早这个故事来自一本经文,就叫《阿诗玛经》,是一个使用口传诗体语言,通过讲述或演唱流传下来的故事。
故事大致是讲在从前一个叫做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便给她取名叫“阿诗玛”。
阿诗玛不仅长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她爱上了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立誓非他不嫁。
一年的火把节,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然而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胁利诱,都无济于事。
热布巴拉家趁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670/33997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