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风声!盐商聚会搞大事!

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炼气期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军阀:就发了点小财,真没建国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模拟人生:我为众生开仙路北宋第一女官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金陵。
    大明京师。
    因为其特殊的地位,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大明的经济中心,因为地处江南地区,那更是云集了四方豪商,让整个南京城都变的无比繁华、热闹。
    江南之地,自古以来都是有名的风花雪月之地,扬州瘦马更是天下闻名。
    而金陵作为江南地区的中心,在这方面那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玩出各种各样的花样,什么花魁大比、青楼楚馆都只是最普通的,真正有钱有势的人更喜欢的是去花船上面游玩。
    这里的一艘花船就是一座销金窟,随随便便一晚上花几千、上万两银子那都是非常普普通通的,有些级别高的花船,一晚上花费几十万两银子也是有过的。
    此时,在金陵一艘花船上,这艘花船非常大,是用一艘福船改造而来,一向都是南京这边的花船界的扛把子,想要在上面喝杯茶、听一首曲子都需要上千两银子。
    今天,这艘花船被一个大商人给包了,整艘船缓缓的行驶在长江之上,船上面一群商人聚集在一起,彼此在商量着什么。
    “各位,今天把大家叫过来,是因为有一件关系到我们这些人财路的大事要商量。”
    坐在主位上的是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人,非常的儒雅,看起来不像一个商人,更像是一个儒士。
    他叫程琦龙,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盐商,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背后的程家更是徽商十大家族当中的扛把子。
    前宋开始就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
    听到程琦龙的话,众人也是纷纷打起精神了,同时众人怀里面搂着的姑娘也是非常识趣的一个个离开了这里,让他们能够安安静静的商量大事。
    “老程,关系我们财路的大事?”
    “那就是和盐有关了,难道朝廷这边又要改革盐政?”
    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站立起来问道,他叫冯一夔,同样也是一个大盐商,背后的冯家也是徽商大族,与程家差不多分量的商贾世家。
    “如果朝廷改革盐政,我倒是不担心什么,我们在朝中也是有人的,而且这改来改去的,我们也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程琦龙微微摇头说道。
    在场之人听后全都大笑出声。
    这就是他们的底气和信心!
    官商官商,从来就不是两个单独的个体。
    尤其是那些读书老爷还需要他们这些商贾搭理产业,双方哪里能分得那么清楚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贾不过都是士绅的代言人罢了,每一个家业有成的大商,背后都会站着一两个士绅权贵!
    “那到底是什么事情?”
    冯一夔连忙问道。
    “是啊,老程,就不要卖关子了,有话就直说吧。”
    “是不是有什么其他消息?”
    其他人也是跟着纷纷点头说道。
    “大家听说,最近那位帝婿驸马爷改革盐场一事吗?”
    程琦龙点点头,斟酌了一下措辞,想了想又问道。
    “知道,当然知道,就是那个毒士李文和嘛!”
    “当朝太师李善长的独子,太子标的至交好友,马皇后的救命恩人,皇帝陛下钦定的驸马爷……李文和,谁不知道?”
    冯一夔点点头说道。
    他这么一开口,众人全都沉默了。
    毕竟这位爷,可是真的狠人,不是说说而已。
    年不及弱冠便率军奔袭千里,一把火焚毁了北元帝都和林城,烧死了数万蒙古权贵!
    而后一手主导了大明远征倭国战役,率军屠戮的倭人不计其数,逼得倭国无条件投降大明,而后更是制定严苛条款,世世代代奴役倭人!
    其他暂且不提,光是这两件事情,就足够让人胆战心惊了。
    现在一提到“毒士李文和”这个名字,在场之人无不收敛笑容,神情凝重。
    人的名树的影,动辄都是满门抄斩,没人不怕的。
    “这事我也听说过,当时我们还聚了一次,聊过这事,可这盐场改革还能怎么改?难道他李文和能化腐朽为神奇,直接让盐场产量暴涨几十上百倍不成?”
    又有人站了出来说道,这人叫祝大名,也是一个大盐商,祝家是江南地区的大族,垄断了五个盐场的盐,财力雄厚无比。
    “就是啊,一个盐场,就是将那些盐工给累死了,一年也出不了多少盐,他李文和还能怎么改?改来改去还不是那老一套,做做样子罢了!”
    冯一夔笑着点点头说道。
    “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他确实改了,而且还改成功了,整个盐运司全部改革,一应官员全部取缔,新官正在赶赴各地盐场的路上!”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程琦龙看了看众人,说实话,他一开始也是没有想到,这毒士李文和真的能够对他们构成威胁。
    要知道他们从盐场拿盐,那基本上都是零成本的,只需要一个盐引就可以了,这东西也就是一张纸,他们早就已经打通了盐政上至朝廷大员,下至盐场的每一个小吏。
    每年只需要向朝廷这边缴纳很少的一部分银子,他们就可以获得无穷无尽的盐引,唯一需要烦恼的就是盐场的产盐量实在是有限,纵然是压榨死灶户,产盐量也始终就是那么多。
    可是前不久从盐场传来的消息,却是让这个自信满满的大盐商彻底坐不住了。
    “起初的时候,我也没有太在意,盐这东西,我们都玩烂了,我们都觉得没有人能够再开陈出新,就算是他李文和都不行。”
    “可是经李文和改革后的长芦盐场,产盐量大的惊人,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的盐不仅仅质量上乘,价格也是卖的非常便宜!
    “大家看看这个盐,这就是长芦盐场产出的盐,他们只卖三十到五十文一斤。”
    随着程琦龙说话,有人端着一盘盘盐上来放到在场的这些盐商的面前,众盐商拿着盘子里面的盐一看,细细的一搓,再轻轻的品尝一下,顿时一个个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也是立即明白程琦龙为什么会如此紧张的原因了。
    这些盐商都有各自的地盘,程琦龙的地盘主要是针对北方的几个省份,所以也是最先受到了长芦盐场的冲击,上个月销售暴跌,这让他一下子懵了,找人仔细的调查清楚,这才明白了情况。
    “如此上等的盐,他们只卖不到五十文?”
    “这绝对不可能!”
    在场盐商全都懵了。
    他这盐都比得上四川的井盐了,那是要买几百文一斤的好东西!
    可是现在只卖不到五十文!
    毒士李文和,你要疯啊!
    这不是要赶尽杀绝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657/34837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