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国策!大明中央银行!

推荐阅读:被病娇财阀抢婚后,校花悔哭什么!我们家居然是邪神后裔?足球:神级中场,重铸多特荣耀财阀独女穿七零勾惹上瘾,冰冷总裁夜夜哭唧唧举头三尺有神明恐怖噩梦:我有一对鬼眼永恒道诀妙手回春引狼入室

    “有意思。”
    “你这银行听起来很有意思。”
    听完了李祺的详细解释,太子标的眼睛顿时就眯起来了,他本能的觉得这东西很不错,如果真能够办起来的话,以后至少朝廷财政方面就不愁没银子了。
    “当然有意思,只要我们的银行能够办起来,以后我们可以利用别人的银子来办大事,而且等我们银行发现的钞票建立了信用,大家慢慢习惯性的使用和依赖的时候,我们就真的再也不用为银子的事情发愁了。”
    李祺笑着点点头说道,银行是必须要办的。
    不仅仅是发行纸币,发行统一的规格的银币、金币,掌握货币权,更重要的是还要想办法将大明埋在地下的那些银子、金子给挖出来,让这些钱到市面上流通,促进整个大明经济的发展。
    银行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就是吸储,给一定的利息,慢慢的自然就可以吸引人将钱存进来,毕竟银子放在地窖里面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甚至于还会怕被人给偷走。
    放到银行里面来,不仅仅可以保险,还能够银子生银子,只要这个慢慢的推广开来,以后存到银行里面的银子就会越来越多。
    手中有银子,那朝廷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可以,可以。”太子标越琢磨越觉得这里面学问很深,“文和,你深入讲讲,这银行咱们怎么做?”
    李祺抿了一口茶水缓缓开口。
    “自元末起,银、钱、钞三品并行。”
    “北宋仁宗时期,川蜀地区出现了民间自发发行和使用的交子,而后金朝开始发行交钞,南宋朝廷开始发行会子,元朝发行中统钞……”
    “这些朝代的纸币发行历史,为我大明宝钞的发行提供了充足的经验教训,前面父皇吸取前朝经验教训,推出了宝钞制度并做出了一系列规定。”
    “如设有期限,限期流通使用,旧钞更换为新钞,每贯不收取任何手续费;建立准备金制度,老百姓可以用金银向政府兑换宝钞;金银的货币地位仍旧存在,在流通中可以使用金银等等,此外还规定了宝钞的基本形制,确立了对伪造者的刑罚……”
    “正是因为这些措施,大明宝钞施行不久赢得了民间的一致好评,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接受并且认可宝钞,对此朝廷也曾做出过补救措施,再加上朝廷推行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推行户口食盐法,规定成年人每月食盐一斤,纳钞一贯,儿童减半;不久,规定征税,罚款等也可以用钞代替金银,以此回收宝钞……”
    “事到如今,大明宝钞已经成功在百姓心中竖起了公信力,不过朝廷进一步还要做更多,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让百姓可以拿宝钞随时随地向朝廷换取金银!”
    “毕竟轻飘飘几张纸拿在手里面,哪有金银在手更令人感到安心?”
    诚然,李祺这话说的没有一点毛病。
    百姓虽然朴实憨厚,但他们又不是傻,白白把金银拿去换你这轻飘飘一张纸,傻子才干的出这样的事情。
    所以,兑换处就显得很是重要了。
    “所谓银行,其主要业务就是货币兑换,百姓可以随时随地拿宝钞换取等额金银,如此一来才可绝对保证宝钞不会贬值,这是提高宝钞公信力最有效的办法!”
    银行!
    货币兑换!
    太子标首先提出了质疑,捋着胡须道:“文和,按照你之前的说法,开设大明中央银行的前提,就是必须准备足够的准备金,对吧?”
    “否则这银行计划,也根本就是个笑话。”
    允许百姓拿宝钞到钱庄去换金银,提升大明朝廷的公信力。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但唯一的前提就是,这大明银行里面,必须准备数量足够多的金银铜钱,否则百姓用宝钞换取金银不得,反倒会弄巧成拙,致使百姓对大明宝钞生出不信任,从而让大明宝钞贬值,朝廷公信力下降!
    那么问题来了,这金银从何而出?
    迎着太子标的目光,李祺微微笑道:“这就涉及到大明银行的另外一项主要业务了,那就是存款!”
    “朝廷前期的确需要投入准备金,以保证银行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银行也可以存款,允许天下百姓将金银铜钱甚至是宝钞存入钱庄,为他们开设独立账户,与存款凭证。”
    “只要拿着这存款凭证,可以随时到钱庄支取等额货币,这不但利于百姓出行,还可为银行随时补充准备金……”
    听了这话,李景隆眼睛顿时一亮,忍不住鼓掌叫好。
    兑换业务提升公信力,解决宝钞的信用问题。
    存款业务补充钱庄的准备金,并且大大有利于百姓出行,那大明经济将会更加繁华。
    “除此之外,等到钱庄正常运行后,还可开设借贷、放款、基金等业务,甚至朝廷可以通过遍布各地的钱庄,宏观调控大明经济!”
    李祺越说越激动,太子标也罕见地神情动容。
    “宏观调控大明经济?”太子标深吸了一口气,“文和你详细说说!”
    “你比如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的运行。当经济过热时,提高利率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反之,在经济衰退时,降低利率可以刺激借贷和投资,促进经济复苏……”李祺耐心地解释道。
    太子标虽然听不太懂,但是听着就不明觉厉。
    “大明银行不但是稳定宝钞之策,更是利国利民的兴国之策!”
    “其一,也是最直观的一点,银行一旦建设成功,大明宝钞将永远不会贬值,如此一来朝廷在民间的公信力会大幅度提升。”
    太子标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毕竟这大明银行设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宝钞的隐患。
    如果真的可以成功运行,那么宝钞制度上的种种隐患,也可以水到渠成地解决。
    “其二,大明银行正常运行后,天下百姓会习惯将金银财宝存入银行,那么朝廷就可以动用这些储备金,用来发展民生,提高粮产,经商赚钱,促进经济……”
    李祺话音未落,太子标和李景隆心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了一句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简单来说,这就是钱生钱之道。
    百姓把钱存在银行,朝廷再用百姓的钱发展民生,促进经济,推行各项国策。
    最后,再用这赚来的钱,帮助天下子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换而言之,一旦大明银行正常运行,那朝廷将永远不会缺钱!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互利互惠、利国利民的国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657/34837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