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首胜

推荐阅读:九龙葬天经离婚后,高冷女总裁悔疯了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逆天武医林木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太荒吞天诀婚后失控娇宠外室

    袔沧阳造反的消息被捂了二十天。
    南城知府周良见到了八省巡抚易正,带来了陆远在沧阳意图造反的消息。
    易正听了并不相信,他知道陆远的情况,也知道朝廷高堂之上的情况。
    他给陆远写了信,也给朝廷写了信,他近期准备到中京城去一趟。
    “胡说八道,陆远怎么可能会造反,周知府,你是何居心?”
    易正语气严厉。
    当初他是不同意周良到南城府去担任知府的,周良太过年轻了。
    但朝廷势力犬牙交错,即便他是八省巡抚也无法左右一个知府的任职。
    周良没有想到,八省巡抚易正竟然如此相信和维护陆远。
    “易大人,如果我有其他居心,就不会亲自来给您报信了!”
    周良一脸冤枉,随即压低了声音:“易大人,不瞒你说,此时的沧阳只怕已经反了!”
    易正满脸怒容,盯着周良半响看不透周良的意图。
    “陆远做事虽然有些冒进,但在大是大非上我相信他还是看得清楚!”易正朗声说。
    “易大人,事关重大,卑职若无十足把握,绝对不敢妄言!”周良语气凝重。
    易正没有说话,看着周良,半响才问:“你有什么证据吗?”
    “陆远身边的钱挡,主要策划了谋反活动,榕江、潘都两个县城只怕已经沦陷!”周良继续说。
    “那你不留在南城府主持大局跑来找我干什么?”易正勃然大怒。
    “大人,这个消息我不敢安排其他人给您送信……”周良说。
    易正似乎回过味来了,对周良的态度也和善了一些,“周知府,你马上回去密切关注沧阳的动向,如果可以给陆远带句话,让他不要一错再错,我会亲自到沧阳听他解释!”
    周良走后,易正心乱如麻。
    他知道陆远在沧阳做了很多大胆的举措,但绝对不会“通敌卖国”,可上面就是这么赤裸裸安了一个罪名下来。
    而且还是从宰丞王禹手中发令!如此罪名,陆远极难洗脱。
    易正知道陆远也有苦衷,可这也不是陆远造反的理由啊!
    陆远没有造反,易正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全力担保陆远不出事。
    沧阳县令或许是当不了,但易正会将陆远带在身边悉心培养,有朝一日,必定委以重任。
    一旦造反,那就再没有回旋的余地。
    “沧阳一个弹丸之地……陆远啊陆远,怎么想起造反呢?”
    易正一阵惋惜,同时他刚刚从朝廷担保了陆远的人品。
    此时陆远一旦造反,那易正的担保成了什么?
    金龙前东边是沧阳地界,西边是南城府地界。
    此时,金龙桥上已经严阵以待了二十多天,对面却依旧没有任何的动静。
    偶尔有商队路过,都觉得不可思议,七千重兵囤积在这里,严阵以待。
    周良回到南城府衙后,紧接着沧阳造反的消息便传开了。
    一来一回,给陆远争取了四十多天的时间。
    陆远利用这宝贵的时间,从附近山上采集木材石料修建了一座临时关口。
    “根据可靠消息,似乎有人在暗中帮助我们!”
    钱挡培养的情报人员将情况传了回来,
    南城知府周良离开了南城府,其余官员向外传递的信息都石沉大海。
    “暗中帮助?”陆远邹起了眉。
    他想不通什么人会在暗中帮助沧阳。
    “咱们现在是背水一战,任何时候都要做最坏的打算!或许不是有人在暗中相助,而是有高人在麻痹我们!”陆远稳坐中军帐。
    钱挡认可陆远的话,“金江沿岸都有我们的暗哨,一旦有大规模的军队出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钱挡和陆远商议之间,沧阳县城出发的护卫军由朱昌带领过来换防。
    护卫军人数已经逼近两万,金龙桥边驻扎的军队是七千人。
    这七千人不单纯的是驻扎军,也充当构筑防御工事的劳动力,同时训练山地战术。
    防卫军每隔十天更换一起,一次更换五千人。
    换回到沧阳的五千人进行修整和日常训练,新加入的五千人接手防御战术以及充当劳动力,同时现场演练山地战术。
    一旦金龙桥据点失守,从金龙桥到沧阳县城六十里的盘山官道就会成为主战场。
    他们演练的战术是突然集结兵力对官道行军的大部队进行突袭,一击得手立即撤退。
    矮脚马在沧阳来回冲突,山上下地如履平地。
    四十多天的宝贵时间为他们争取了演练战术的时机。
    按照陆远和钱挡的预测,金龙桥保卫战能够维持至少三个月的僵持。
    在群山环绕的山地上,中原大规模的军队阵法完全施展不开。
    所以,中原军队的人数优势无法展开。
    沧阳起义的第四十五天,南城府驻扎军六百人来到了金龙桥对面,看见一座拔地而起的坚固关卡都觉得不可思议。
    南城府的驻扎军首领张凌,是个打过战的军人。
    他对沧阳的造反大感意外,同时又觉得不屑一顾。
    于是,当天晚上子时,趁着夜色发动了突袭。
    他并不清楚沧阳防卫军的情况,根据他的了解沧阳、榕江、潘都三个县的驻扎军不会超过一千人。
    而且县城的军队多数是老弱病残。
    张凌认为沧阳的反叛军不堪一击,而作战讲究出其不意。
    他刚刚到金龙桥西岸,阵脚未稳,沧阳反叛军一定不会相信他们会马上出击。
    然而,张凌对局势错误的判断,送个沧阳起义军第一场胜利。
    防卫在金龙桥关口的沧阳起义军从未放松过警惕,但张凌的军队在金龙桥西岸秘密集结的时候,陆远的哨兵并已经捕捉到了他们的动静。
    黑夜之中,伸手不见五指,金龙桥下的金江水哗啦啦向着东方流去。
    张凌亲自带队,在金龙桥上匍匐前行。
    在靠近沧阳起义军临时设立的关卡前,张凌刚刚挥手下令,要对沧阳关卡发起猛攻,城头上突然燃起了火把。
    密集的弓箭如同雨点一般散落下来……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649/4103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