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我有一计

推荐阅读:一见钟情:大叔,别纠缠我吞噬星空之元重之主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最狠军阀:列强跪求别开战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第一秘书人在月球助华夏,发现女娲在逃难我在演艺圈里大杀特杀袖手扶摇林凡陈嘉仪

    高墌城告急,</br>  薛举在久攻泾州城不下后,便干脆亲率主力绕过泾州直奔高墌城,这是一步险棋,泾川河谷通道本就险要,留着泾州城不破就南下,</br>  这意味着薛举军的后勤补给线路不畅,如果不能迅速拿下高墌、长武,薛举军就可会进退不得。</br>  这是背水一战。</br>  薛举豪赌,就赌李世民兵力,挡不住他的陇右精锐。只要击败李世民,就能杀进关中平原,到时就能因粮于敌,根本不用愁粮草补给的问题。</br>  接到告急,</br>  暂领军权的刘文静和殷开山,也是立即率兵增援高墌城。</br>  无数陇右军次第赶到,立营于高墌城西南,连营十里。</br>  唐军将领站在城楼上,遥望陇右军营嚣张无比。</br>  前往丰州的骠骑将军高世静也被堵在了高墌城,看着敌军,他不由的对刘、殷二人再次提起了皇帝的旨意。</br>  “陛下让秦王殿下迅速出击,不料此时意患疟疾不能领兵,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薛举耀武扬威?”</br>  “刘相,现在殿下将兵权交于你,你得拿主意啊。”</br>  殷开山也道:“如不出战,反为敌所轻视,现在城中士气低迷,这样一味守城也非上策。”</br>  薛举大军杀到高墌城下,派人到城下喊话,说泾州城已破,守军顽抗,城破后皆已被屠。</br>  限高墌城守军投降,否则城破后跟泾州城唐军一个下场。</br>  刘文静等人自然不信这种话,</br>  但架不住高墌城的一些军民半信半疑,毕竟薛举刚亲率大军从泾州过来增援。</br>  面对数倍于守军的陇右军,</br>  守军士气确实在迅速跌落。</br>  “当趁敌新到,出城一战,挫其锐气。”</br>  殷开山和高世静都在劝说刘文静出兵,两人这么积极请战,也是因皇帝催的急。</br>  高世静更是发出薛举原本不过是金城一校尉而已这样的话。</br>  殷开山也说上次薛仁杲进犯扶风,被他跟李世民打的一路败逃到陇山,薛军也不过如此。</br>  刘文静沉吟着,</br>  他既是行军长史,也是宰相纳言。</br>  他还是二皇子李世民的强力支持者。</br>  殷开山建议出城一战,反正背靠高墌城,打完就退。</br>  打这一仗不指望就能彻底击败薛举,而是要挫其锐气,鼓舞自家士气,正所谓守城必野战。</br>  此时统帅秦王病重不能统兵的消息已经在军中散开,</br>  要是不能打一场胜仗,哪怕是一场小小的胜仗,那现在这种士气城也不好守。</br>  再则,从高世静到殷开山,再到高墌城主要守将刘世让,以及总管李安远、慕容罗睺等人,也都没太把薛举父子放眼里。</br>  当然,殷开山也还有一个担忧,</br>  薛举这般狂妄,直接不按兵法,绕开泾州城,那他会不会也绕开高墌城,直奔长武?</br>  甚至是一直冲到关中平原去?</br>  他既然能绕一城,也有可能绕二城,虽然正常人不会这样做,但也不是不可能。</br>  而现在长武虽经加固,但主力都调来了高墌城,秦王病重身边又没多少人,真让薛举杀去长武,那岂不是置主帅于危险之地。</br>  “我等来前,秦王特意再三交行,不可出城作战,只需坚守不出既可。”刘文静缓缓道。</br>  “刘相,中原的形势可等不及了,河套的刘长逊也可能等不及了,”</br>  “形势有变,咱们拖不起啊,我来前,陛下也是再三嘱咐,一定要让秦王殿下速点速决,不能拖延。”高世静道。</br>  “刘相,打吧,也试一试薛举的斤两。若是敌人真的很强,再退回城中坚守也无妨。”殷开山再次劝说。</br>  “好,那就八总管尽出,于西南一战。”</br>  八大总管,各统五千,集结于高墌城的四万步骑齐出,城中只有几千人留守。</br>  战鼓擂动,</br>  牛角号齐鸣。</br>  八大总管各个顶盔贯甲,跨着高头大马,统兵鱼贯出城。</br>  一营又一营人马出城,</br>  在城外摆开阵势,</br>  足有一个多时辰,四万人才摆好阵势,往西南敌军缓缓推进。</br>  而本来正在营中烤全羊的薛举听到鼓角声,看到一个月来,唐军终于肯出城迎战了,兴奋的一脚踢开烤羊,大喊道:“拿我马槊来。”</br>  秦军集结,</br>  列阵,</br>  薛举准备亲自率精锐骑兵一举冲溃唐军。</br>  “陛下,”</br>  薛举宰相郝瑗赶来,</br>  “陛下,且慢。”</br>  “郝相有何事?”</br>  赫瑗原是金城县令,隋末陇右河西饥荒,动荡不安,盗贼四起。赫瑗招集几千青壮,准备交给校尉薛举率领讨平流贼。</br>  不料誓师会上,薛举跟儿子率十三个家丁,反劫持了郝瑗,逼他开仓放粮,然后举兵造反,</br>  薛举父子都勇悍无比,每战冲锋在前,所向无敌,还给自己取了个外号西秦霸王。</br>  而赫瑗也干脆跟着薛举,成了他信任的军师。</br>  郝瑗建议薛举向东发展,抢先夺取长安,以成就霸业根基。可薛举却要先打李轨,夺取河西,以除后患。谁知道派兵攻打河西不仅兵败,反而被李轨打了个反击,西平郡、枹罕郡都被李轨夺去。</br>  使的薛举的都城金城直接暴露在敌兵锋之下,让他不得不迁都天水。</br>  这次薛举终于吸取教训,听赫瑗的建议向东,到了扶风后,跟贼帅唐弼大战,又是赫瑗建议薛举以高官厚禄招降唐弼。</br>  唐弼本来扶持了个傀儡天子李弘芝,打不过薛举后,便杀了李弘芝带手下投靠薛举,</br>  谁知道薛举非常不厚道,竟然趁机突袭唐弼,吞并了他的大部份人马,唐弼只带几百人逃跑,</br>  这种不讲武德的做法,让此后再没人愿意投靠薛举。</br>  也可以说因此,让李渊先一步入关中夺取了长安。</br>  关键时候,又是郝瑗站出来提了一个建议,联合朔方梁师都,重金贿赂突厥可汗,联兵进攻关中,</br>  只可惜拉拢突厥的计划最后还是失败了,李渊起兵之初就得到突厥支持,一直跟突厥关系良好。</br>  “陛下,唐军倾城来战,此正是一举灭亡他们的最好时机,但不能这样简单的对阵。一旦唐军失利,他们就会退回高墌城中,到时就不会再轻易露头了。”</br>  “郝相有何妙计?”</br>  郝瑗笑道:“臣有一计,可灭唐军,大王可率军出营列阵,向前推进,与唐军对战,只要拖住唐军即可。”</br>  “陛下派太子统领精锐骑兵,从迂回绕到唐军背后,截其归路,到时前后夹击,唐军无路可退,必全军覆没,则高墌城亦唾手可得矣。”</br>  薛举疑惑道:“就这么简单?”</br>  “高墌城守将,既然能率军倾城来战,那足以证明是个蠢货,这个计策一定能行。”</br>  “哈哈哈,郝相高明,就按郝相说的办。”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228/1143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