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红袖夜添香
推荐阅读:家族除名第一天,奖励武神躯!、我只是扮演变态,其实我是好囚犯、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重生归来:万兽认主,挖回神骨、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明星老婆夜不归宿,提离婚她却悔哭了、不死帝尊、仙临、林素、混沌古鼎、
领着两人小院里到处逛了一圈,</br> 两人都很喜欢这里,玉漱虽然生在新罗官员之家,又曾在郭将军府为婢,但经历过一段牢狱之灾后,她更喜欢这乡下小院,起码看着能更安稳。</br> 而刚从掖庭宫出来的姬素君,前十九年大起大落,现在更想要一份简单安稳点的生活。</br> 李逸一回来,小院到处是欢声笑语。</br> 秀芝忙着给李逸烧艾叶水,说是出了远门回来,要好好沐浴。兰香丫头则忙着做饭,她们已经简单吃过了,这会却是煲腐竹、炒豆芽、煎荷包蛋、煮豆泡汤,炒蕹菜,</br> 黄毛丫头现在也会一点颠锅了,熟铁炒锅在她手里也是有模有样。</br> 家常饭菜。</br> 姬素君吃的却想落泪,在这个小院,在李逸身上,她真切的感受到了关心和温暖。</br> 自没入掖庭后,这五年来,她是艰难的熬过来的,曾经也有过许多次轻生念头,也在黑夜里流了无数泪水。</br> 最终她熬过来了,不再流泪,变的坚强,</br> 曾经她告诉息,一个人熬过这些苦,谁的糖也不会再要。</br> 可今天却总控制不住自己,</br> 本以为再没有什么苦难能让她流泪,不料当一束暖阳照进冰封的心,却有这么大威力。</br> “多吃点,你看你脸色苍白的,太缺营养了,头发都枯黄分叉。”</br> 一句话,让绿珠很是吃醋,她觉得自己先跟了阿郎,而且还已经得阿郎宠幸,地位应当比这后来的高。</br> 兰香小丫头瞧瞧绿珠,又瞧瞧素君,暗暗为三娘姐姐叹气。</br> 那晚,大家都听到了动静,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大家都闭口是提。现在看来,无逸阿兄真的没看上三娘姐姐。</br> 许秀芝则埋头吃饭,心里其实也是有些羡慕这两个刚来的,同样是奴婢,但人家更年轻漂亮,阿郎对她们好也理所当然。</br> 这顿晚饭,</br> 大家都在院里树下石桌吃,不分主仆,气氛很好。</br> 饭后,秀芝去洗碗,</br> 绿珠主动问住房安排,还委婉表示想在李逸卧室住,理由是方便照顾起夜什么的。</br> 李逸想了想,</br> “西厢现在是作坊占用了,东厢中屋是学堂教室,兰香姐弟现在东厢上屋住,秀芝娘三在东厢下屋,”</br> 正屋三间,中间是厅堂,右边是卧室,左边是书房。</br> 新建的耳房、倒座房还没上梁苫顶。</br> “你们俩先住书房吧,等西院弄好,到时学堂和作坊都会搬过去,就有空屋了。”</br> 石头狗剩带着门栓兄弟俩,抱着辣蓼草、艾草、稻糠等在房前屋后,还有马厩牛棚都焖起了烟,</br> 空气中弥漫着有些辛辣的烟气,</br> 闻着这烟,李逸烟瘾有点犯了。</br> 身体倒是没有烟瘾,但心里有点瘾。</br> 绿珠主动的找秀芝要来一把蒲扇,极贴心的在旁边给李逸扇风赶蚊,这服务态度,要不怎么说唐朝贵族们家家都要买新罗婢呢。</br> “以后咱家呢,秀芝是管家兼顾做饭,绿珠掌钥匙管钱粮,素君则是账房。门栓门柱哥俩还小,就帮着洒扫庭院、放牛喂马,中午呢也都来学堂上课。</br> 咱家现在一匹马两头骡一头驴一头牛,嗯,还有两只鸭子,得看顾好。”</br> 罗三家搬回自家旧窑洞后,现在小院里也就兰香姐弟三算是外人。</br> 兰香主动道:“阿兄,我可以洗衣做饭、喂鸭子。”</br> “嗯,你厨房给秀芝打打下手就行,有空跟着学学针线女红,中午也要来上课。你家田地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我请村里人帮我照看田时,顺便给你家的也打理了。”</br> 罗三对李逸有救命之恩,初来乍到时人家没把他当外人,他现在自然得好好照顾他们姐弟几个。</br> “阿郎,木匠师傅说过几天家里门窗就能都打好了,还要打什么家具,得跟他们交待。”</br> “嗯,我记下了,这院里要打的家具多呢,桌椅床榻凳几案,箱子柜子,他们的活可有的做。</br> 光是学堂教室打书桌凳子就得六十套。”</br> 这么多家具,又得买许多木材了。</br> 说到木材,秀芝也跟她禀报说柴火的事,先前家里、作坊烧柴,都是跟村民们买,什么稻草、树枝、杂木都行,但现在作坊的锅灶都在迅速增加,</br> 需要的燃料很多,特别是做腐竹的那灶,稻草杂枝这些不好烧,不好控制火力,最好是用劈柴,这个就要贵不少。</br> “罗二叔说要到集市上去买,村民们零星送已经不够了,而且那些毛柴杂柴腐竹房那边不能用,尤其是现在新添了烘烤房,也得用劈柴。”</br> 李逸不在意的道:“有需要买便是了,二叔是作坊管事,这事他拿主意就行。”</br> “罗二叔说集市劈柴买的多能便宜点,但买的多得不少钱,要先问过你。”</br> “很贵吗?”李逸之前还真没太在意这个。</br> “若是买的多,则一担劈柴百斤二百钱。”秀芝道。</br> 李逸听到二百钱时愣了下,柴火要两文钱一斤?</br> 秀芝倒是生活经验丰富些,便解释道:“以前太平年间,一担柴能换一斗米,如今动荡未安,一担柴火虽卖二百钱,却也只能换半斗米了。”</br> 姬氏也道:“都说千里不贩粜,百里不贩樵。这薪柴虽看似不起眼,但薪柴不适合长途贩运,都靠本地买卖。我们这是在京畿,长安郊区,自然就贵些。”</br>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排第一的就是柴。</br> 老百姓家家都要生火做饭,都靠烧柴,城市居民烧柴全靠买,柴跟米一样是一笔固定的不小开支。</br> 乡下百姓虽说田里稻草麦秸桑枝麻杆这些也能烧,但如李逸这样要开作坊,那么多灶要烧,可就不是一点杂草灌木就够的。</br> 首选当然是劈柴,优选松柴,松柴虽不如荷柴等耐烧,烟也大,但好燃且火快,价格也要便宜不少。</br> 可二百钱一担,还是出乎李逸预料了。</br> 这家里二十几口灶,一天到晚的烧,每天得烧多少柴,这腐竹房还打算再添十口锅呢。</br> 他之前算成本的时候,都没怎么算柴火这块,</br> 没想到成本不低,百斤松劈柴二百钱,但转过来想,一担柴也就换十个馒头,也不能说贵。</br> 好在他的腐竹豆泡等没啥竞争,利润空间很大,否则就是这烧柴也能烧破产啊。</br> 两文钱一斤,买一万斤得两万钱,值五十多匹绢呢,够他又买六口锅的。</br> “买,贵也得买,先买个一万斤,让送货上门来,这天天得烧,省不了的。”李逸对绿珠两人道,“明天我让二叔先到素君这开条子,然后到我这盖章,再去绿珠那支取钱绢买柴,</br> 柴买回来,绿珠记得登记入库,素君你核实一下。”</br> 李逸不是信不过罗二,</br> 作坊越做越大,就得有规矩,用规矩来管理,这样也会更高效。</br> 夜晚,</br> 洗浴过后,李逸来到书房,</br> 他终于用上了油灯,</br> 这还是从长安买回来的,还是盏省油灯,原理其实也挺简单的,是个瓷盏,有个中空的夹层,可以注入水,就能降低灯盏温度,减少油的挥发,达到省油目的,节省还不少。</br> 灯油用的是便宜的菜籽油,</br> 灯光昏暗,</br> 李逸很不适应这昏暗的光线,</br> 拿出纸笔,</br> 李逸开始画图,画的是一些家具图样,他对唐朝的很多家具不太满意。</br> 光说这床,唐人倒是有不少种类,小的叫床大的叫榻,有带围屏的,也有不带的。</br> 老百姓的卧具就更简单了,就像是一个矮脚的大方桌,没拦没靠的。</br> 李逸画了个架子床,三面围栏,还有四柱支顶,这样还方便挂蚊帐、帷布,顶上还能摭灰。</br> 他没画太复杂的架子床式样,尽量简洁一些,四腿四柱三面围栏,围栏有一尺半就够了。</br> 卧室里还得有衣柜、五斗柜、床头柜、木箱、梳妆台。</br> 厅堂得有长条案、供桌、椅子、八仙桌、长凳等,这里也是待客之处,那还得有茶几、坐榻,弄个罗汉床或是贵妃榻也有必要。</br> 书房则得有书柜、书桌等,餐厅要有餐桌、碗柜、橱柜,</br> “阿郎画的这些家具真好看,奴以前都没见过呢,就是怎么都是高足的。”在一边磨墨的绿珠问。</br> 隋唐以前的人,基本上都是跪坐为主,所以就算是坐具,也多是直接跪坐的蒲团、席子、床榻,也就是从隋唐开始,才慢慢的受胡风影响,有了高足的坐具,慢慢开始了垂足高坐。</br> 各种家具,也就慢慢变成高足。</br> 李逸还是习惯后世的那些家具,他在这乡下,也不能跟长安那些贵族一样,家里都铺上木地板,然后铺上毡子或席子、蒲团跪坐、盘腿坐。</br> 这泥地上还是弄点高足的家具吧,乡下也没脱鞋习惯,</br> 教室的学生桌椅,则画了简单的双人长桌配长凳,简洁大方,带有可储物的桌箱。</br> 一叠家具图纸,既有样式,也还有大概的尺寸数据。</br> “乡下的木匠,会做么?”绿珠问。</br> “就是式样有些变化而已,琢磨下就会了,”</br> 冯家铁匠铺那边,李逸也是这样提要求,照样订制。</br> “阿郎,天色不早了呢,今天又赶了这么久的路,早点安歇吧。”</br> 这新罗婢撒起娇来,妩媚无比。</br> 李逸咳嗽了一声,“嗯,你也回屋早点睡,记得插好门。”</br> “阿郎不要奴服侍么?”</br> “明早我还有事要早起,快去吧。”</br> 肉好吃也不能天天吃,得节制,身体是自己的,年轻也不能乱造,长安住了三晚,李逸都跟她大战十来回合了,</br> 得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了。</br> 绿珠有点不情不愿离开,一步三回头,撅着小嘴,眼神勾人,李逸差点都没把持住。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228/1143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