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他还能从哪里变出一支军队不成?

推荐阅读:骂谁害群之马呢,叫我警神大秦:血肉苦弱,助祖龙机械飞升九界散人剑道主宰笔趣阁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末世首长,开局一个精锐步兵班!AK换九转金丹,这叫公平交易?万倍返还,年迈的我去当舔狗病娇小青梅占有欲超强,又绑我了醉仙葫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陆行简脸上是一如既往的从容不迫,只是吩咐随从:“去问问顺天府府兵,为何而来?”
    这才看向陆佑廷:“十三叔,急什么?坐,夜还长着,咱们慢慢看戏。”
    说罢,自己迈着长腿居上座,仿佛闲庭信步。
    于永见状,默默把抽出来的腰刀插回刀鞘。
    陆佑廷瞳孔猛缩。
    陆行简太过淡定,让他心生不安。
    仿佛被伏击的不是他陆行简。
    这小子心眼儿可比他爹多多了。
    五军营按兵不动。
    神机营和三千营被他全调到昌平州布防暂时过不来。
    五城兵马司是他岳父的人,已经控制住京城内部交通要道。
    顺天府府兵就是来抓他的主力。
    他还能从哪里变出一支军队不成?
    思虑至此,陆佑廷心神微微安定。
    筹谋多年的局面今晚终于要见分晓,说不激动兴奋那绝对是假的。
    希望今夜一局定乾坤,也不枉他以身入局。
    外头传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声音太过震撼,刚奉上来的茶杯放在桌子上都有些微微晃动。
    屋子里的人都凝神屏气,等待探子来报。
    陆行简轻轻刮着茶杯杯盖,低头慢慢吹着漂浮在水面的茶叶,水汽氤氲,笼罩着他的脸。
    瓷器摩擦的声音在这紧张的气氛里,显得格外突兀。
    良久,有卫兵进来禀报:“顺天府府尹李瀚亲率府军卫与府军后卫前来护驾!”
    陆行简端着茶杯的手一顿,微微侧脸,目光锐利地看向陆右廷,眼神极具压迫感。
    陆右廷也刚好向他看去,两人视线在空中交锋,谁都不曾退却。
    其他人全都噤若寒蝉。
    李瀚率军前来究竟是护驾,还是图谋不轨,谁也不好说。
    苏晚晚的手紧紧抓住椅子的扶手,整个人都紧绷起来,冷汗涔涔。
    前不久经历过萧彬案,她知道顺天府尹李瀚是首辅李东谦的学生。
    如果李瀚投靠了荣王陆佑廷,那李东谦是不是也会暗中支持陆佑廷?
    李东谦会做这样的事吗?
    陆行简前几天才给他加官进封,位极人臣,他用得着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支持荣王陆佑廷弑君谋反?
    日后史书上,写不尽的是他“贰臣”的耻辱。
    可是,前不久他的独子才刚刚病故。
    李兆先的死与萧彬案,“金水桥罚跪”事件,都是他和陆行简之间难以弥补的裂痕。
    陆佑廷率先开口:“怎么,皇上不打算召见李府尹吗?”
    陆行简轻轻笑了笑,看向苏晚晚:“晚晚,你觉得呢?”
    苏晚晚喉头一紧,尽量让声音镇定下来:“那边油坊大火,李府尹应该先带人救灾。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圣贤传下来的道理。”
    陆行简很爽朗地笑了几声,“好一个民为贵,君为轻!李荣你去传旨,就把这两句话告诉顺天府尹,让他以救民于水火为重任!”
    李总管遵旨去了。
    至于李瀚肯不肯遵旨,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陆佑廷的脸色非常难看。
    他深深看了苏晚晚一眼。
    不愧是在周氏面前教养多年,帮着批阅奏折的女人,一句“民为贵,君为轻”四两拨千斤,就把李瀚架在火上烤。
    不救火,那就是枉读圣贤书。
    救火,那就不能以“护驾”的名义来控制住皇帝。
    文人最讲究脸面和名声。
    这李瀚,做事太他娘的婆婆妈妈!
    难怪说“文人造反,三年不成”。
    他若是二话不说以“护驾”率兵闯进来先控制住陆行简,反倒没什么。
    大不了以后托辞说皇帝病重亡故。
    现在这样被当着众多士兵的面要求去救火,抗旨不尊的话,只怕会军心动摇。
    毕竟那些士兵,吃的可都是皇粮,当场反水也不是没可能。
    苏晚晚紧张到身体微微发抖。
    李总管这一去还能不能回来,并不好说。
    陆佑廷目光锐利地盯着陆行简,眼里似乎快要喷火,都快把陆行简盯出两个洞。
    脑子里在疯狂转动。
    陆行简如此气定神闲,是不是早就知道回京路上会有埋伏?
    可他虽然筹备许久,整盘计划却是仓促形成的。
    参与其中的人都是临时接到命令通知。
    陆行简不可能知道。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他从头至尾慢慢复盘。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总管笑吟吟地回来了。
    “回皇上,李瀚大人已经让府军卫与府军后卫去救火了。”
    他顿了顿,“巡关御史林茂达禀报,宣府军正在外头候着,等皇上召见。”
    陆佑廷蹭地站起身,不敢置信地问,“宣府军?怎么可能?!”
    “边军无诏不可进京!”
    李总管欠了欠身,笑眯眯道:“这就得问兵部尚书刘大人了。”
    兵部可是有调兵权的。
    当年英宗“北狩”,京城告急,就是兵部侍郎于谦调动京城剩余兵力死守,才挡住了鞑靼铁骑的进犯。
    陆佑廷瞳孔巨震。
    他想起来,兵部尚书刘宇,是前首辅苏健大力提拔的人,多次向先帝推荐此人。
    当初先帝为了夺权,扶持刘大夏,数次打压刘宇。
    以至于刘宇一直在外督军,当了右都御史,总制大同宣府偏头关等处边疆重镇。
    苏健倒台后,也就是今年正月,刘宇才被调回京城,掌督察院院印,从右都御史一路升迁到左都御史,后来又当了兵部尚书。
    他调动自己熟悉的宣府军进京护驾,合情合理。
    难怪陆行简今晚那么气定神闲。
    就坐等他亮出底牌。
    陆佑廷颓然地坐回椅子,仰天大笑一阵,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大侄子,你是不是早就挖好坑,就等我们跳进来?”
    陆行简弯唇笑着:“难道不是十三叔挖好了坑,等朕往下跳?”
    陆佑廷一副了然的态度,脸色阴晴变幻,最后目光幽暗不明地看向苏晚晚。
    “晚晚,我还真是小瞧你了。”
    苏晚晚茫然不知所措:“殿下,您在说什么?”
    装。
    可真会装。
    他完全就是栽到这个女人手上了!
    如果不是她贸然出京,他怎么可能会启动这个冒险计划?
    陆佑廷哂笑了一下,不再说话,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等待着事态进展。
    没过多久,巡关御史林茂达过来面圣,还带着两名武将。
    其中一名,居然是数日不见的顾子钰!
    顾子钰肃着一张脸,满身肃杀之气,完全没了之前满脸笑容的样子。
    陆佑廷脸上的不甘与愤恨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顾子钰的出现,代表着顾家的表态。
    要知道,顾家起家于宣府,在宣府、大同等边军中根深蒂固。
    宣府军的风吹草动,顾家不可能不知道。
    他本以为,五军营按兵不动,就是顾家的表态,表示中立两不相帮。
    没想到,呵呵。
    有宣府军的介入,局面迅速稳定下来。
    神机营与三千营的官军也先后赶到,先一步进城肃清街道,排除隐患。
    太阳升起的时候,一切井然有序,终于可以离开宅子了。
    苏晚晚坐上轮椅跟着陆行简被众人簇拥出门。
    门外街道已经被肃清,街上停着辆马车。
    陆行简正转身扶苏晚晚上马车,突然从后背射来一支冷箭!
    陆行简往前踉跄一步,喷出一口鲜血,往苏晚晚面前栽倒。
    簇拥他们的侍卫迅速把两人团团围住!
    陆行简感觉远处有一道亮光反射过来,抬头看去,只见屋顶上有名黑衣人正弯弓射箭!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120/503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